朱琳琳 陳彥霞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友誼醫(yī)院,新疆 伊犁 835000
本次研究針對體檢人群決定在其期間給予健康指導,并將高脂血癥防治效果與未給予健康指導體檢人群予以比較,以探析其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保健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體檢人群參與研究調查,并將其中的200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和對照組(100例)。其中對照組中男57例,女43例,年齡40~70歲,平均(55.23±5.48)歲;觀察組男55例,女45例,年齡40~70歲,平均(55.23±5.19)歲。
1.2方法 對照組--未給予健康指導,僅僅給予10 mg阿托伐他汀鈣片予以治療,1次/d。
觀察組--實施健康指導。①疾病知識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與體檢者保持一對一的健康教育指導,為體檢者普及高脂血癥疾病相關知識與防治措施等,使其了解并掌握高脂血癥防治期間的心理狀態(tài)維持與運動狀況護理流程等,并聯(lián)合視頻播放與實物講解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度,知曉并熟悉高脂血癥的誘發(fā)因素,提高體檢者的自護能力。②飲食健康指導。結合體檢者的飲食習慣與喜好為其設定針對性的飲食均衡配套方案,以高纖維、低鹽、低糖為營養(yǎng)平衡制度,指導體檢者多吃新鮮蔬果,保持飲食清淡,并依據(jù)實際情況實時更換飲食方案[1-2]。③運動健康指導。為體檢者設定低強度運動鍛煉方案,如散步、單腳跳等,運動時檢測心率,將其控制在125次/min左右,每次運動時間在30 min內為宜。④矯正負性情緒。通過正向心理疏導與音樂療法在確定體檢者心理分級后,幫助其緩解焦慮、煩悶、不安等負性情緒,并督促體檢者與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調節(jié)身心,充實自我。⑤建立自護行為。提前告知體檢者高脂血癥誘發(fā)危險因素,指導其保持科學合理作息時間,指導體檢者定期入院復查,提高配合度。
1.3觀察標準 ①比較兩組血脂相關指標--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TC(總膽固醇)、TG(三酰甘油)。
②比較兩組健康指導情況--健康行為知識、心理保健知識、疾病防治知識、飲食與運動知識;飲食控制與運動達標合格率。
2.1兩組血脂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TC、LDL-C、TG水平值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血脂相關指標比較
2.2兩組疾病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運動達標與飲食控制合格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疾病健康知識知曉情況比較[n(%)]
伴隨我國老齡化人口數(shù)量的逐步增長,高脂血癥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遞增的趨勢持續(xù)增長著,而此病則作為威脅民眾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需及時加以防治,盡量降低此病發(fā)病率。
高脂血癥由于早期癥狀不太明顯,且無過于強烈的病前反應,加之,大多數(shù)人群對于此病的認識欠缺,因而往往不能及時認識到此病的危害性[3]。本次研究則決定在體檢人群參加體檢期間強化對高脂血癥的健康指導,強化體檢者對高脂血癥疾病知識的掌握度,調動體檢者自身的積極性與自主性,指導體檢者配合飲食控制與運動鍛煉,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自護能力。
綜上所述,體檢人群在健康體檢過程中給予健康指導,可為體檢人群全面普及高脂血癥疾病知識與防治手段等,全方位提高體檢人群的運動自主性與飲食控制力,改善血脂指標,提升高脂血癥防治效果,且具有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