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華
長春市中醫院 ,吉林 長春 130031
每年發生呼吸道感染超過6次或連續發作次數超過3次(發作時間間隔未超過1月),可稱為反復呼吸道感染(RRI)。RRI在呼吸系統病變中,發病率較高。隨著年齡增加,老年群體多伴有通氣功能障礙、氣道凈化功能衰退等基礎疾病,加上機體免疫力降低,RRI發病風險增加,近年來,RRI已發展為高齡老年患者重要死因[1]。分析RRI病因,多與細菌感染有關,但隨著抗生素濫用率增加,患者機體耐藥性隨之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年呼吸道感染診治難度。結合臨床實踐分析,RRI發病機制繁雜,與患者免疫功能衰退有關,因此臨床嘗試提升患者免疫力治療RRI。中醫認為RRI與患者自身正氣虛弱有關,因此以補升陽氣方治療。本文為研究補中益氣湯治療老年RRI療效,選取120例患者開展研究,報告如下。
1.1資料 本文選取120例老年RRI為樣本,就診時間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隨機分組。A組,31例男、29例女,最小年齡61,最大年齡79歲,年齡均值(79.41±3.87)歲,發作頻率均值(8.79±1.14)次;B組,32例男、28例女,最小年齡62歲,最大年齡80歲,年齡均值(79.52±3.91)歲,發作頻率均值(8.82±1.21)次。本文選入120例樣本,均符合RRI診斷標準,均出現不同程度咳嗽、咳痰、發熱、咽痛癥狀,剔除非感染因素引發發熱者、伴過敏性鼻炎者、伴咽炎者。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120例老年RRI患者知情,對比患者年齡、呼吸道感染程度及發作次數,P>0.05。
1.2治療方法 A組行補中益氣湯治療,藥方如下:柴胡、升麻、人參、當歸、橘皮、白術各6g;灸甘草9g;黃芪18g,加減給藥方案如下:伴噴嚏、鼻癢者另加蒼耳子、辛夷花各10g;伴咽癢者另加僵蠶15g;伴咽痛者另加連翹5g與牛蒡子8g。上述諸藥水煎至150ml,每日早晚給藥,持續治療6周。
B組行常規西藥治療,給予止咳、祛痰、抗感染藥物治療。
1.3療效評判 服藥后隨訪半年,病情未反復或發作1次未顯效;發作頻率降低、發作時間減少為有效;發作頻率與發作時間均未變化為無效。
2.1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組間療效分析 A組經補中益氣湯治療,療效98.33%;B組經常規西藥治療,療效88.33%,差異對比,P<0.05。如表1。
表1 老年呼吸道感染療效分析表(n,%)
2.2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并發癥風險分析 A組行補中益氣湯治療,出現1例惡心、1例皮疹、1例腹部不適,并發癥發生率5.00%;B組行常規西藥治療,出現2例惡心、1例皮疹、2例腹部不適,并發癥發生率8.33%,χ2值為0.5357,P>0.05。
近年來,我國老年人群中慢阻肺、支氣管擴張等發病風險逐年上升,加上老年患者各臟器功能逐年衰退,機體抵抗力降低,難以抵御外源性病菌,導致老年RRI發病風險顯著提升。發生RRI后,病情較輕者可降低生活質量,病情嚴重者可并發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健康。分析老年RRI發病機制,多與感染病毒有關,而臨床多以抗生素進行抗病毒治療,療效不佳,由于人體自身免疫力具有抗病毒作用,因此可通過提升機體免疫力控制RRI進展。結合中醫理論分析,老年RRI與患者自身正氣不足、衛外不固有關,感染風寒后可致氣虛、乏力,難以治愈[2]。中醫多以補氣和解方治療,其中補中益氣湯應用率較高,為中醫常用甘溫除熱、補升陽氣方,用于老年RRI治療中,效果良好,可降低RRI發作頻率、縮短發作時間。補中益氣湯方中,君藥為黃芪,可固表升陽、滋補元氣;灸甘草配伍人參與白術,可益氣養脾;黃芪可健脾;當歸可養血;橘皮可理氣;柴胡、升麻可調節氣機。結合現代藥理作用分析,防風、白術、黃芪與人參等諸藥合用,作用于人體中藥物活性成分,可提升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進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此外,黃芪還能調節免疫系統,恢復免疫系統正常功能[3]。結合本次研究成果,A組行補中益氣湯治療,療效98.33%優于常規西藥治療B組88.33%,且不良反應發生率5.00%略低于B組8.33%,提示補中益氣湯用藥安全性高,有利于人體免疫功能恢復,可作為老年RRI患者首選治療藥物。
綜上所述,老年RRI患者選取中藥補中益氣湯治療,安全高效,可降低RRI發作頻率、減少發作時間,有利于控制病情,具備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