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男
黑龍江省第三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各種老年疾病的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漲的態勢,尤其是腦梗塞作為一種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老年疾病[1],也被稱之為缺血性腦卒中,導致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其顱內出現供氧障礙、供血障礙等問題,從而造成患者的腦組織出現軟化或者是壞死等后果,不僅會給患者在生理上造成極大的痛苦,還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下降,甚至威脅到患者的生命[2]。所以,就需要對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避免患者出現嚴重的后果。因此,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84例腦梗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分析通過阿斯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對腦梗塞患者口服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現結果如下所示。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選自我院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間收治的腦梗塞患者共84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設定其中42例患者為對照組并采用阿斯匹林藥物進行治療,另外42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藥物進行治療。全部患者中的男性48例,女性34例,年齡區間為42~73歲,平均年齡為59.2(s=3.5)歲。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未見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阿司匹林藥物治療,給藥方式為口服,每天兩次,每次給藥0.1克。在這個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藥物進行治療,給藥方式為口服,每天一次,每次給藥75毫克。兩組患者均接受連續30天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根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在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同時,根據患者治療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確認對其治療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大幅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超過90%)、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一定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超過45%但不足90%)、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下降不超過45%)。

2.1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n/(%)]
2.2對比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為(26.7±5.6)分,治療后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為(8.6±6.4)分;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為(27.1±5.2)分,治療后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為(11.3±5.9)分。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對比無差異,(t=1.435,P=0.791);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神經功能殘缺評分均有明顯下降,并且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t=7.247,P=0.000)。
腦梗塞作為一種臨床上的老年常見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漲的態勢[3]。該疾病多發于45歲以后的中老年人,而且還有著很高的致死率,近些年來該疾病有著有著年輕化的發展態勢。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因為現代人們生活節奏快以及工作壓力大[4]。腦梗塞的發病部位通常在人體的大腦前動脈、大腦中動脈、大腦后動脈、小腦后動脈以及頸內動脈,患者在發病時通常處于劇烈運動以及情緒激動的狀態,患者還會出現意識障礙、疼痛以及嘔吐等多種癥狀。如果患者還存在合并高血壓的問題,患者還會出現大幅度的血壓波動[5]。如果沒有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不僅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還會給患者的腦組織造成嚴重的不可逆傷害,導致患者出現偏癱、癱瘓等嚴重后果。針對該疾病,通常采用阿司匹林藥物進行治療,其作為環氧化酶抑制劑,將其用于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有著較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并且,該藥物對乙酰化環氧化酶I的活性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還可以對花生四希酸與其他活性點位的結合產生很好的阻斷效果。將其用于腦梗塞的治療有著一定的效果,但是單一用藥治療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
硫酸氫氯吡格雷作為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藥物,能夠起到有效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并能夠對ADP與血小板受體結合產生很好的抑制作用,這樣就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狀態,使患者的神經功能大幅改善。所以,將兩種藥物聯合對患者進行治療,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神經功能殘缺評分均有明顯下降,并且觀察組患者的神經功能殘缺評分的下降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通過阿斯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對腦梗塞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并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