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大慶油田讓北醫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0
上消化道出血為臨床常見急重癥,尤其是門靜脈高壓導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具有病情危重兇險,出血量大、致死率高等特點,為臨床治療難題[1]?,F階段臨床中廣泛應用激素類藥物如生長抑素和小劑量垂體后葉素等,可顯著降低門靜脈壓力,可有效提升門靜脈高壓誘發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有效率[2]。為了進一步明確聯合用藥的臨床治療價值,將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單獨使用小劑量垂體后葉素以及生長抑素聯合小劑量垂體后葉素,對比臨床療效。詳情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于本院收治的門靜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篩選7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者均選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計算機隨機將其均分為兩組。70例患者均符合門靜脈高壓疾病標準,發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家屬知曉研究詳情,認同并接受本組治療方案,簽署知情同意文件。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患者,奇臺因素引發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照組(n=35)男女患者比例為6:1,年齡37~67歲,均值(48.73±2.67)歲。觀察組(n=35)男女患者比例為4:1,年齡在38~69歲,均值(49.03±2.56)歲。本院倫理委員會核準并監督本次研究。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積極對癥治療,要求絕對禁食,靜脈滴注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及時補充液體確保水電解質平衡,血壓波動異常及時補充血容量,根據情況給予護肝治療。
對照組同時應用小劑量垂體后葉素(產商:南京新百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32026638;規格:6U/支)治療,藥物靜脈持續(24h)滴注,劑量標準為4U/h。
觀察組則應用小劑量垂體后葉素(給藥方法和劑量同對照組)聯合生長抑素(產商:瑞士Merck Serono SA Aubonne Branch;批準文號:注冊證號 H20090931;規格:750μg/支)治療,藥物靜脈注射,首次使用劑量為250μg,之后改為持續24h靜脈滴注,劑量標準為250μg/h。
1.3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止血情況,有效止血標準:治療12-24h后不存在活動性出血,良好糾正休克癥狀,潛血檢查結果為陰性,脈搏和血壓正常。詳細記錄有效止血時間。無效標準:治療72h后仍存在活動性出血,或是有效止血后再次發生出血。
觀察組(n=35)有效止血時間(22.35±1.80)h,無效止血例數為2例,止血有效率94.29%(33/35),對照組(n=35)有效止血時間(32.43±2.51)h,無效止血例數為8例,止血有效率77.14%(27/35),經計算,兩組有效止血時間比較t=19.307 P=0.000,兩組止血有效率比較x2=4.200 P=0.040。結果提示對照組有效止血時間長于觀察組,止血有效率低于觀察組,組間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
晚期肝臟疾病患者臨床常見并發癥之一為門靜脈高壓,發生后極易引發門靜脈高壓性胃病或是導致食管為敵靜脈曲張破裂,因此導致發生上消化道出血[3-4]。本病為肝臟疾病晚期患者臨床常見病癥,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5]。臨床中主要借助氣囊壓迫、手術治療、內鏡止血、介入治療或是藥物止血,其中氣囊壓迫止血率約為90%,但是容易發生窒息、吸入性肺炎、呼吸道阻塞以及食管破裂,因此臨床應用受限。內鏡治療或是介入方法在基層醫院應用普遍度較長,因此臨床中最為常用的仍為藥物治療方案[6]。
疾病治療原則為控制門靜脈高壓,通常會應用激素類藥物,垂體后葉素為臨床常用藥,相關研究提示,藥物小劑量持續靜脈滴入,可確切作用于小動脈,從而使內臟血流量降低,控制并降低門靜脈血壓,進而止血[7]。止血有效率約為80%左右,但藥物會對全身血管產生影響導致發生不良反應,特別是給藥劑量和使用時間導致臨床應用存在諸多限制。生長抑制素為短肽類,生物學活性理想,可促進內臟血管收縮且可有效對抗胰高血糖素,從而使內臟和奇靜脈血流量降低從而止血[8]。另外藥物還能抑制胃酸,促進分泌胃泌素和胃蛋白酶有效保護胃黏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有效止血時間長于觀察組,止血有效率低于觀察組(P>0.05),表明單獨應用小劑量垂體后葉素可實現止血目的,但是止血時間及止血有效率均不及聯合生長抑素治療效果。
綜上可知,門靜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應用小劑量垂體后葉素聯合生長抑素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