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燕
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 山東 濟南 250022
髖部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其主要指的是股骨粗隆間骨折以及股骨頸骨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極大。老年人的各項身體機能不斷退化,且其免疫力也不斷下降,很容易發生髖部骨折,而且在骨折之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其發生并發癥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甚至會引起患者死亡[1]。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的方式治療髖部骨折,雖然具有很好的效果,不過手術本身是一種有創操作,可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創傷,再加上患者年齡大,而且很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恢復起來具有較大難度,因此必須要做好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護理工作。對此,本文特選擇我院納入的相關病例,分析并研究了風險管理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接受手術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104例,納入時間為2018年3月-2020年6月,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每組各有52例。常規組中有28例男,24例女,年齡在65~81歲間,平均(72.8±5.1)歲;干預組中有29例男,23例女,年齡在64~80歲間,平均(72.5±5.2)歲。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不顯著(P>0.05),能夠比較。
納入標準:①符合髖部骨折的診斷標準,且經過影像學檢查確診;②了解和知曉研究的全部內容,并且簽字;③獲得倫理委員會審查和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意識障礙或者精神障礙;②合并嚴重臟器功能障礙;③臨床資料不完整。
1.2方法 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對其實施常規健康宣教,針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幫助患者做好各種常規檢測,做好術前準備,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術后做好并發癥護理[2]。
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干預組患者接受風險管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①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小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小組成員由責任護士及其他護士組成。小組成立之后,針對容易引起風險事件的各種因素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制定出相應的對策。做好對小組成員的培訓工作,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強化其護理技能[3]。②風險評估以及制定預案:以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風險因素為依據制定風險評估表,并且制定相應的風險應急預案,然后組織護理人員做好關于風險預案現場考核,同時進行模擬急救考核。③強化質量管理:在每日早晨,小組長要進行床邊護理查房,對夜間患者的護理安全質量進行評價,同時,每日下午也要進行病房巡查,對日間患者的護理安全質量進行評價和記錄,一旦發現問題,必須要馬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4]。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包括尿路感染、肺部感染、意外拔管、跌倒和壓瘡等。
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通過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兩組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其中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滿意。
2.1不良事件發生率 干預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數據檢驗(P<0.05)。見表1。
表1 不良事件發生率
2.2護理滿意度 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數據檢驗(P<0.05)。見表2。
表2 護理滿意度
髖部骨折是一種常見病,其很容易引起各種不良事件,特別是老年人髖部骨折后出現不良事件的幾率更大,不僅影響患者的術后效果,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導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在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要做好護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保證患者的手術效果,促進其術后康復[5]。
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風險管理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通過成立風險管理小組來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使其樹立較高的責任心,同時還可以進一步的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處理能力,利用全方位預見性的風險管理模式針對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存在的風險事件進行預見性護理,找出其中客觀存在的風險,甚至是潛在的風險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從而能夠確保患者圍術期的安全,可以有效地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6]。在本次研究中,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風險管理,結果顯示,干預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數據檢驗(P<0.05);干預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數據檢驗(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圍術期護理中,應用風險管理效果確切,能夠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而且還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