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歡歡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河南 開封 475000
卵巢癌屬于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極高,因早期癥狀不顯著,多數患者經確診以是晚期,需進行化療。TP化療屬于最佳治療方式,但治療過程中,患者易產生各類不良反應,影響預后[1]。加之,不間斷化療會令患者治療依從率下降,以及易出現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基于此,本文以TP化療治療卵巢癌患者為例,旨在探究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此疾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將結果匯總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86例TP化療治療卵巢癌患者,起始時間2017-3,截止時間2019-7納入標準:1、可獨立思考,溝通順暢者;2、于本院接受相關診斷、檢查和治療均符合卵巢癌診斷標準[2];3、本次研究經醫院論理委員會批準;4、患者(家屬)知曉研究內容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臨床資料缺失;2、不配合治療、護理與調查者;3、精神意識和認知方面存在障礙者;4、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以及免疫系統疾病;5、中途退出者。患者信息輸入Excel表格,不同護理方法分兩組(每組43例),常規護理為對照組,針對性護理為試驗組。對照組年齡區間在31~58歲,平均年齡區間在(44.5±6.5)歲,病程區間在5~12個月,平均區間在(8.5±1.0)個月;試驗組年齡區間在32~59歲,平均年齡區間在(45.5±7.0)歲,病程區間6~13個月,平均區間在(9.5±1.5)個月,兩組患者從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化療前對各項機體檢查進行完善,化療過程中遵循醫囑為患者提供輸液、給藥護理。
試驗組實施措施如下:(1)TP化療前護理:化療前,在對患者機體檢查完善的基礎上,對患者提供必要的營養支持,同時給予健康宣教,普及內容疾病相關知識、化療方案治療機制、效果以及化療期間存在的不良反應等,以便提升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了解。同時,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在化療期間發生的情緒變化進行密切觀察,若發生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對癥進行溝通交通,針對患者疑問耐心解答,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積極心態面對治療。(2)TP化療中的護理:化療過程中,護理人員應替患者持續心電監護護理,并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期間患者生理狀態若出現異常,需及時向主治醫生告知,并協助醫生完成處理措施。(3)TP化療后的護理:定期對患者生理反應、體溫進行監測,以便提升患者免疫力、機體功能。為患者制定合理飲食計劃,保證膳食營養均衡。引導患者適當體能鍛煉,每日保證充足睡眠。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本院自擬生活質量評分表,分為四項,總分0~100分,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佳;
(2)觀察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
(3)觀察兩組中位生存周期。
1.4統計學分析 將患者信息輸入Excel表格后進行分組。分組數據輸入SPSS20.0統計學軟件,不良反應發生率以χ2分析,生活質量評分與中位生存周期以t分析,α=0.05為分界值,低于則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生活質量評分 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經統計分析提示具有優越性(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分)
2.2不良反應發生率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經統計分析提示具有優越性(P<0.05),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n,%)
2.3中位生存周期 試驗組中為生存周期(2.54±0.25)年、對照組(1.28±0.16)年,試驗組中位生存周期經統計分析提示具有優越性(T=27.837、P=0.000)。
早期卵巢癌癥狀并不明顯,加之發病部位較為隱匿,因此易被患者忽視。臨床為對中晚期患者癌癥病灶、病變發展控制,最大限度將患者生存周期延長,會采取TP化療方案為患者進行治療[3]。化療可有效將患者腫瘤體積縮小、對微小轉移病灶消滅或抑制,但受化療藥物影響以及腫瘤自身應激反應,患者會出現較多不良反應,令其預后、生活質量產生影響。
在患者化療期間,對其實施針對性護理,是通過術前給予患者必要營養支持,將機體抵抗力、耐藥性提升。同時,治療期間患者受疾病、應激影響,導致負面情緒出現,對此,針對性護理會像患者提供對癥心理干預,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本次研究中,給予針對性護理的試驗組,結果顯示,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66%低于對照組20.93%,以及試驗組中為生存周期高于對照組,由此得知,在TP化療卵巢癌患者護理中應用針對性護理,效果顯著。
綜合以上分析,針對性護理在行TP化療治療卵巢癌患者中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應,改善生活質量,同時提升患者生存期,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