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重慶明好醫院,重慶 400039
妊娠期糖尿病屬于妊娠期常見并發癥,即表現出程度不同的糖耐量異常。目前,妊娠期糖尿病臨床發病率顯著提高,很容易造成胎兒窘迫、巨大兒和畸形等[1]。為此,血糖管理在降低母嬰健康風險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覷。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產科門診妊娠糖尿病血糖管理中流程管理的應用效果十分有必要。
1.1基礎資料 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間,我院共收治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其平均分成實驗組(n=25)和對照組(n=25)。實驗組:最大年齡為39歲,最小年齡為22歲,平均年齡(28.34±3.21)歲。對照組:最大年齡為37歲,最小年齡為21歲,平均年齡(28.22±3.25)歲。比對兩組入組時上述基線資料提示具有比對價值(P>0.05)。
1.2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管理,經診斷后開展口頭宣教并向其發放健康教育資料。
實驗組應用流程管理:1)檢查與確診。孕婦于妊娠24-28周在門診抽血并進行糖尿病篩查試驗。2)飲食管理。護理工作人員需告知患者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并發放調查問卷,以深入了解其對于血糖生成指數以及營養保健知識的掌握程度。結合調查狀況為其制定飲食管理知識手冊,并幫助患者制定標準食譜。一般情況下,在每天的飲食中,淀粉谷物類的占比應為25%,將粗糧作為主食,盡量多攝入膳食纖維與礦物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少攝入動物內臟與肥肉等食物。而且,患者每天進食總熱量卡不允許超過1800大卡[2]。根據流程管理要求,營養師負責對患者飲食攝入加以指導,每天攝入碳水化合物超過150克,在總熱卡中的占比控制在50-65%之間。脂肪在總能量中的占比在20-30%之間,蛋白質在總能量中的占比在12-20%之間。而膳食纖維素則能夠對患者糖耐量改善,且降低血糖,因而應多攝入。此外,礦物質與維生素的補充也十分關鍵,而且每天的鹽量攝入不能超過6克。3)心理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中,心理護理也十分關鍵,只有心態健康,才能夠為血糖管理提供必要保障。為此,產科門診可設置妊娠期糖尿病知識宣傳欄,并向其普及相關基礎知識,使其正確認知疾病對于母嬰的危害。同時,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者心聲傾聽,進而了解心理需求,以幫助其減輕疑慮。4)血糖監測。護理工作人員要對患者實施血糖監測操作技術的培訓,使其能夠在家中定期監測血糖,并借助電話方式遠程監督、詳細記錄,方便對患者血糖變化形成深入了解,一旦發現問題需立即做出調整并就診[3]。
1.3評價指標 (1)對患者遵醫行為進行研究。
(2)比較兩組護理質量指標。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軟件SPSS23.0版本客觀分析所得數據,P<0.05即統計學差異基礎表達方式。
2.1對比實驗組、對照組遵醫行為 前者各項指標與后者比較,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遵醫行為分析(n/%)
2.2兩組護理質量指標比較 實驗組護理服務投訴率、護理質量投訴率、護理滿意率較之于對照組,P<0.05。(表2)
表2 實驗組、對照組護理質量指標研究(n/%)
醫院門診產科流程的設計需將孕婦滿意度與安全性作為基本原則,通過流程管理護理的開展,可使得孕婦血糖管理更加規范,不斷增強護理服務,以全程指導血糖控制工作[4]。
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接受流程管理,較之于對照組各項臨床指標,P<0.05。由此說明,血糖流程管理通過孕婦血糖的確診、飲食控制、心理護理和知識教育、血糖監測等系列流程,可對孕婦是否存在高血糖的情況予以及時發現,并通過飲食與心理引導,緩解患者的焦慮感,積極配合血糖監測,提高治療依從性[5]。
總體來講,流程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應用,使患者能夠獲得科學醫學指導,使得母嬰健康風險明顯下降,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