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清
青島頤德康復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帕金森病屬于臨床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疾病,通常是因患者中樞神經系統發生退行性病變而引發,患者常常會出現身體功能障礙,所以會給日常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現階段臨床中主要采用多巴胺藥物治療,雖然該藥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發展,具有良好療效,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則可能會發生一系列不良反應,直接影響臨床療效[1]。因此近幾年臨床治療逐漸轉向中醫方面,中醫認為疾病發病機理主要是腎肝虧虛,所以補肝益腎為主要治療原則,采用黃芪補腎湯治療,同時加以針灸輔助治療,能夠取得顯著功效。對此,本文主要選取我院患者針對黃芪補腎湯和針灸輔助治療效果展開探究。
1.1基礎資料 此次主要從2019年1月-2020年6月時間內選取我院86例帕金森病患者當作研究對象,所選取對象均排除藥物過敏者,且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利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常規組與研究組,各43例,常規組男女比重25:18,年齡界限在45~74歲,平均(61.38±3.64)歲;研究組男女比重24:19,年齡界限在46~75歲,平均(61.42±3.65)歲;所有資料經統計對比后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組采用常規西藥治療,主要給予患者多巴絲肼片口服治療,每次服用125mg,每天服用3次,之后根據患者病情適當增加藥物劑量,但總藥物劑量必須低于1g/d。
研究組采用黃芪補腎湯聯合針灸輔助治療,湯方有:人參、茯苓與羌活各10g,50g黃芪與20g白術,15g木瓜與5g蟬蛻,還有6g甘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加味:若是患者屬于血瘀型則需要適當加入沒藥、延胡索、紅花;屬于氣滯型則需要加入木香與枳殼;屬于毒熱型則需要加入金銀花、大黃;所有藥物統一用水煎煮,取300ml湯汁為1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針灸方法首先選用患者天柱、完骨、啞門、風池與合股等穴位后,借助32號毫針,需要保持毫針和頭皮之間呈現出30°水平上進行施針,當進針后和電針治療儀正確連接,給予持續刺激治療,每天進行1次,每次大約20min,持續治療2個月時間。
1.3觀察指標 應用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對治療前與治療后1個月、3個月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分值滿分30分,所評得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神經功能越高;同時給予患者生活能力量表(ADL)評估日常生活能力情況,分值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高。
2.1統計神經功能改善情況 如表1所示,治療前兩組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而治療后1個月、3個月研究組MMSE評分低于常規組,P<0.05。
表1 統計治療前后MMSE評分
2.1統計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 如表2數據統計可見,治療前兩組患者ADL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而實施治療后1個月、3個月研究組ADL評分比常規組高,P<0.05。
表2 統計治療前后ADL評分
帕金森病作為臨床中常見的的一種老年人疾病,患者常常會出現運動障礙,當前臨床中主要采用西藥治療,其中以多巴絲肼片為常用藥物,該藥物能夠促使患者多巴胺受體興奮性逐漸提高,同時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所以能夠正常保持患者機體多巴胺神經元功能,以發揮出良好療效[2]。
雖然西藥治療可以取得一定療效,但長期用藥可能會存在不良反應,從而給遠期療效造成影響,對此研究人員經研究發現采用中醫黃芪補腎湯聯合針灸輔助治療可以取得顯著的效果,中醫學上將疾病發病原因歸納為氣血不足與肝腎虧虛,所以黃芪補腎湯方中的黃芪能夠發揮出補腎健脾作用;白術、人參和茯苓則可以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羌活則能過有助于患者止痛消腫;甘草可以行氣補血;蟬蛻具有散風除熱作用;諸多藥物聯用則可以充分發揮出養肝健脾與活血化瘀的治療效果[3]。另外,加以針灸輔助治療,能夠疏通患者經絡,平肝熄火,并具有一定的除顫功效,所以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黃芪補腎湯加味結合針灸治療帕金森病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神經功能與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