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慶
江陰英智澄江康復醫院,江蘇 江陰 214400
作為危害人類生命健康和生存質量的兩大基礎疾病,高血壓及糖尿病公眾知曉率極高,但認知多半停留在慢性病層面,并未意識到長期規范用藥對病情控制的重要性,而這也是臨床療效欠佳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臨床治療方面,2型糖尿病與原發性高血壓合并存在無疑會加大治療難度,且二者互為因果,均是無法治愈的、終身性身心疾病。為進一步觀察厄貝沙坦聯合氨氯地平治療2型糖尿病伴原發性高血壓的有效性,筆者在實踐中開展了對照研究,現將相關研究成果匯總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58例研究對象均為江陰英智澄江康復醫院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劃分組別,研究組29例中男女比例為17:12,年齡為43~75歲,均齡為(65.74±2.15)歲,患病3~18年,均值為(8.45±2.14)年;常規組29例男女比例為18:11,年齡為42~75歲,均齡為(64.82±2.36)歲,患病2~18年,均值為(8.29±2.20)年。按照獨立樣本分析法對兩組上述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均衡可比(P>0.05)。
1.2研究標準 ①納入標準。原發性高血壓病情診斷明確,2型糖尿病病情診斷無爭議;年齡上限為75歲;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并對個中風險表示知情了解,自愿參與。②排除標準。合并重度/急性腦血管疾病;伴發嚴重心臟病;伴精神/意識障礙;伴研究用藥過敏反應;繼發性高血壓;Ⅰ型糖尿病。
1.3方法
1.3.1常規組 入院后結合血糖檢測水平及其不適癥表現甄選胰島素/降糖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停用患者入院前所用降壓藥物,經藥敏測試排除過敏反應后,使用氨氯地平為患者進行規范治療。用藥之初,每日用藥劑量控制為5mg,一次性頓服,而后以每日5mg或10mg的劑量維持治療,期間需監測患者用藥后臨床反應及其血壓的變化而酌情增減。
1.3.2研究組 入院后接受常規管理,血糖控制與常規組無異,同時按照與常規組相同的方式服用氨氯地平,并規范服用厄貝沙坦。每日用藥一次,用藥之初劑量控制為0.15g,仍以患者用藥后臨床反應及其血壓的變化酌情增加劑量,但用藥上限為日服0.3g。
1.4對比參數 擬定兩組用藥后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飯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及其不良反應發生率為對比參數。數據統計節點為治療前和治療3個月末。
2.1組間血壓和血糖指標統計,見表1所示。
表1 組間血壓和血糖指標統計
2.2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見表2所示。
表2 組間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n,(%)]
毋庸置疑,原發性高血壓與2型糖尿病的合并存在會加大臨床治療難度,這不僅是因為兩組基礎疾病的合并會加重代謝紊亂癥狀,繼而拉低藥物敏感性,發病患者所承受的身心折磨及其在心因性因素影響下所產生的一系列負性行為亦會對臨床治療工作的開展及其療效產生干擾[1],故應予以重視。
事實上,2型糖尿病伴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治療,首要原則是維持血糖的平穩控制并循序降低血壓,但是降壓藥物的選擇不可對糖脂代謝產生不良影響,以免拉低整體治療效果或增加用藥的風險。氨氯地平是一種長效鈣拮抗劑,因對血壓的降低有效且血藥濃度穩定、適用于高血壓和心絞痛臨床治療,故在臨床有著一定的應用空間[2]。厄貝沙坦是一種適用于合并高血壓的2型糖尿病腎病、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其生物利用度高、吸收良好,常被配伍其他抗高血壓藥物,以促使患者血壓達到目標值[3]。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研究組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飯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呈較低水平。由此表明,厄貝沙坦與氨氯地平聯用對血壓、血糖的平穩控制有利,且用藥安全性可靠,對2型糖尿病伴原發性高血壓病情的轉歸助益良多,建議示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