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博薇 李鐵嬌 閆東洋 李作麟


摘 ?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我國“十四五”時期的重要舉措,鄉村分類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前期階段,由于村莊發展基礎現狀、人文因素、自然資源、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振興發展實施路徑必然各不相同。以永清鄉、金山鄉20個行政村為研究對象,通過定性分析法與加權比較法相結合,經過加權計算村莊綜合得分,將村莊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4類,全面構建村莊分類指標體系。
關鍵詞:鄉村振興 ? 村莊分類 ? 指標體系 ? 分類標準
中圖分類號:TU982.29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c)-0174-04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Village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Take Yongqing Township and Jinshan Township of Xichong County as an Example
ZHENG Bowei1 ? LI Tiejiao2 ? YAN Dongyang3 ? LI Zuolin4
(1.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Economics,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100097 China; 2.Beijing Branch, Xinjiang Ruixiang Agriculture andAnimalHusbandr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43 China; 3.Beijing Zhongnong Jiayua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43 China; 4.Beijing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97 ?China)
Abstract: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in China's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Rural classification is the early stag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asic status quo of village development, human factors,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must be different. Taking 20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Yongqing township and Jinshan Townshi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weighted comparison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the weighted villages was calculated, the village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gglomeration and promotion, suburban 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 protection and relocation and merger,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 the village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Village classification; Index system;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這一過程中,城市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與此同時廣大農村地區的發展卻出現了停滯和后退的現象,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也大多表現在農村地區。自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我國農村地區全面推行振興行動,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謀劃,省市縣三級政府依次推進階段性區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萬億級資金正有序流入農村地區,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分類推進村莊發展路徑,避免“一刀切”,探索我國新時代、新階段村莊發展多樣化、多元化、多方參與的創新模式[1]。
1 ?村莊分類指標確定及研究方法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分類推進鄉村發展要求,根據村莊的發展特性,將村莊劃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這4類進行差異化發展[2-8]。
1.1 集聚提升類村莊
現存規模比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村莊,這類鄉村占比較大,應重點關注。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規劃,有序推進改造提升,建設適宜居住和創業的美麗新型鄉村。
1.2 城郊融合類村莊
這類村莊多存在于城市周邊,可以高度城鎮化。實際工作中,應著眼于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建設統一籌劃、公共服務統一管理,保留村莊原有風貌,同時引入城市治理經驗,逐步強化服務城市發展、承接城市非中心功能、提供城市休閑消費場所與服務,為城鄉深度融合發展提供寶貴借鑒。
1.3 特色保護類村莊
某些村莊包含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傳統資源、少數民族特色資源等自然及人文特色資源,是彰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工作中應堅持把握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努力保持村莊的原始完整性、生活真實性和功能延續性,應從全面保護歷史建筑、文化遺存等方向加以重視[6-8]。
1.4 搬遷撤并類村莊
部分村莊自然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可實行易地搬遷、生態搬遷等形式。搬遷撤并后的村莊原址,因地制宜復墾或還綠,增加鄉村生產生態空間。
1.5 研究方法
該研究采用定性分析與加權比較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按照村莊分類將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4類村莊定義內涵,明確各類村莊的屬性要素,結合村莊的生態、經濟、人口、文化、基礎設施等影響因素,定型分析確定村莊分類的評價因子。再通過加權比較法,以鄉鎮、村莊兩級基礎數據為依托,綜合判斷各因子對村莊發展的影響程度,對因子進行權重賦值,得出村莊評級分值并進行比較,進而將村莊劃分發展類型[9-12]。
2 ?研究區域概況
研究區域位于西充縣的南部,南充城區的北部,距西充縣城9 km、南充城區25 km,是西充的南大門,南充北部的生態堡壘;研究區域同時處于川東北經濟區、成都經濟區、上游成渝經濟區、長江經濟帶等多個經濟組團內,地理區位和經濟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研究區域內戶籍總人口為16 136,常住人口總數為5 293人,16~60歲常住人口總數為3 088人,60歲以上常住人口1 433人(見表1)。從數據統計來看,常住人口不足人口總量的35%,占總人口的比重較低,人口流動嚴重,不利于當地經濟的發展。年齡結構兩極分化非常嚴重,研究區以淺丘山地地貌為主,不利于機械化,在急需勞動力的情況下,青壯年占比較低,勞動力匱乏,不利于農村第一產業的發展。研究區域總面積為40.6 km2,耕地面積共1 193.5 hm2。地貌為淺丘地貌,溝谷縱橫,丘陵密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緩緩傾斜。
3 ?數據處理
數據處理過程中,對于單位與標準不符的情況按照國際單位轉換標準換算,對于數據空缺項按照全量數據單位面積平均值補充,數據來源由西充縣各委辦局及鄉鎮政府和全國村鎮建設管理平臺獲得。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對我國鄉村的分類標準,對基礎數據進行4類村莊的指標化(見表2)。按照權重賦值對永清鄉、金山鄉村莊進行綜合分類評價,對于具有特殊影響因素的村莊將進行特例分析進而劃分村莊類型。
4 ?分類結果及鄉村體系空間布局
鄉域村莊在規模、經濟水平、資源條件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從分布來看,永清與金山的居民點向交通、水源或其他有利村莊發展的資源條件聚集的趨勢較為明顯,同時也受地形影響較大,永清鄉村莊居民點規模相對較大,村莊之間相對聚集,金山鄉村莊居民點相對比較零散,并且村莊規模相對較小。村莊普遍存在土地利用不集約,居民點建設缺乏與區域發展的統籌,村莊居民帶點布局不合理等現象。
村莊體系空間布局規劃應以實現城鄉統籌發展為指導,把村莊空間布局與城鄉土地空間利用相結合,構建城鄉一體、相互融合的城鄉空間布局。按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要求對研究區域內村莊構建村莊體系,體系包含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這4個維度將村莊分為4類。
南岷山村,在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集聚提升類的得分都相對較高,考慮到南岷山歷史遺跡與自然景點是其他村莊所不具有的獨特資源,將南岷山村歸為特色保護類。桂花村,在集聚提升類、拆遷撤并類中得分相對較高,對拆遷撤并類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桂花村人口流失分項指標較高,對拆遷撤并類指標影響較大,但由于桂花村在紅苕產業方面有規模化的經營主體在運營,產業基礎較好,且地方政府對桂花村有產業定位及重大項目規劃建設,所以把桂花村歸為集聚提升類。
全國各地區正全力創新鄉村振興發展路徑,以村莊分類發展模式為突破口,因地制宜推進村莊特色化發展,謀劃村莊發展路徑。該研究為探索村莊分類評價標準提供參考,同時也是為鄉村振興實施積累相關經驗,對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N].人民日報,2018-09-27(1).
[2] 逯連靜,陳國榮,徐琳君,等.大都市農業區不同類型村莊的鄉村振興路徑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區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21,49(13):7-12.
[3] 劉彥隨.中國新時代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J].地理學報,2018,73(4):637-650.
[4] 喬陸印.鄉村振興村莊類型識別與振興策略研究——以山西省長子縣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19,38(9):1340-1348.
[5] 龍花樓,屠爽爽.鄉村重構的理論認知[J].地理科學進展,2018,37(5):581-590.
[6] 葉興慶.新時代中國鄉村振興戰略論綱[J].改革,2018(1):65-73.
[7] 張子榃,祁麗艷,張云濤,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安丘市景芝鎮村莊分類研究[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20,41(3):60-67.
[8] 周游,李升松,周慧,等.鄉村空間分類量化評價體系構建及南寧實踐[J].規劃師,2019,35(21):59-64.
[9] 宋寧.莊河市市域鄉村建設規劃之村莊分類管控初探[J].中國集體經濟,2021(9):11-12.
[10] 周揚,郭遠智,劉彥隨.中國鄉村地域類型分區發展途徑[J].地理研究,2019(3):467-481.
[11] 韓忠蕓.黔西農村鄉村振興戰略宣傳的調查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1.
[12] 張馨月.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壽光模式”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1.
作者簡介:鄭博薇(1983—),女,碩士,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科研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李作麟(1982—),男,碩士,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農業產業化研究,E-mail:578966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