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白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女性在懷孕期間患有的高血壓病的總稱,是造成我國孕產婦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根據高血壓和蛋白尿的發生時間不同,可以分為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子癇、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五類。
如果懷孕前就已經患有高血壓,或是孕20 周前產檢發現血壓異常,都稱為慢性高血壓合并妊娠,孕期也可能進展為子癇前期直至子癇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一旦發生,對母體及胎兒的危害都是巨大的,甚至可能危及母兒生命。
血壓升高是本病最常見的表現之一。因此,每次產檢,對血壓的測量是必查項目。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可以引發患者頭暈頭痛、視物不清、甚至抽搐(子癇)、腦出血等嚴重問題,危及生命。
很多孕婦孕晚期會有下肢的輕度水腫,但是如果患妊娠高血壓的話,水腫會更加嚴重,甚至腫到大腿、肚子。
如果血壓異常,但是尿常規蛋白陰性,那么病情尚在妊娠期高血壓或慢性高血壓的階段。如果尿常規結果顯示蛋白陽性,說明病情已經進展到子癇前期了,醫生就會立即向患者交代病情,安排住院治療。
妊娠高血壓的基礎病理損害是孕婦全身的微血管痙攣、微循環障礙,因此母體所有臟器的功能都會受損。隨著病情的進展,會誘發急性左心衰、肺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腦血管意外、HELLP綜合征、凝血功能障礙、產后出血、視網膜剝離、失明等嚴重的并發癥,隨時危及孕婦的生命。
孕婦微循環障礙會導致子宮血管痙攣,引起胎盤供血不足,胎盤功能減退,從而導致胎兒發生宮內窘迫、發育遲緩,甚至胎死宮中。如果伴發了胎盤早剝,可能發生嚴重的胎兒宮內窘迫、早產,甚至胎死宮內。孕婦高血壓的病情越重,對胎兒的不良影響就越大。
妊娠高血壓發生越早,一般進展越快,后果也就越嚴重。只要不結束妊娠,病情只會越來越重。血壓越高,越容易發生子癇抽搐和嚴重并發癥,但是血壓輕度升高也需要足夠重視,有時也可能迅速惡化,甚至突然發生子癇抽搐。
另外,有妊娠高血壓的患者在結束分娩后病情會好轉,但下一次懷孕更容易發病,而且可能發病更早,病情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