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安徽省阜陽市政府幼兒園
歌唱活動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開展歌唱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歌唱方法,感受歌曲的旋律、理解記憶歌詞,提高幼兒對歌曲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幼兒情感、知識、技能等全面的發展。那么,如何提高幼兒園歌唱活動的有效性?下面,筆者就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及學習方式,淺談一下幼兒園小班有效開展歌唱活動的心得體會。
小班幼兒的合適音域一般在c1—a1的范圍,他們經常會非常投入地哼唱一些歌曲或積極地跟隨熟悉的音樂做身體動作;能用聲音、動作、姿態模擬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思維具有一定的直觀行動性,所以為他們選擇歌曲時盡量選擇歌詞內容生動形象、可以直接用動作表現出來的。這樣,幼兒在邊做邊唱的過程中對歌曲所表達的意思、情緒更容易理解掌握,不僅有利于記憶歌詞,而且也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表達情感。如:歌曲《泡泡不見了》《小花狗》《媽媽我要親親你》等都比較適合小班幼兒。
在組織歌唱活動之前,教師應反復練唱歌曲旋律和歌詞,做到熟知每一個音符;并仔細斟酌歌詞內容,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及歌唱特點,確定活動的重難點所在,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在小班歌唱活動《大貓小貓》中,兩段歌詞分別是:|我是一只大貓|我的聲音很大|喵喵喵喵|喵--0|;|我是一只小貓|我的聲音很小|喵喵喵喵|喵--0|。每段的最后一小節三拍的時值,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唱完整有困難,所以我采用難點前置的方式,以大貓、小貓形象的圖片導入,吸引幼兒仔細傾聽兩只貓聲音的不同,并模仿、跟唱,減輕后一環節學唱歌曲的難度。同時,我還根據歌詞內容設計了“躲貓貓”等游戲幫助幼兒在游戲中通過無意注意輕松學會歌曲。
預令在歌唱活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夠減輕幼兒歌唱的心理壓力,為幼兒準確進入歌曲主旋律做好準備,并幫助幼兒穩定歌唱的節奏,從而體驗歌唱活動所帶來的快樂、舒適和自由的感覺。對于剛接觸集體歌唱活動的小班幼兒來說,預令設置尤為重要。歌曲《大貓小貓》前奏部分在最初的活動中,由于我的預令不明顯,孩子們在音樂前奏過后接唱歌詞部分時,不能準確接唱,所以我一直跟唱。經過反思,我設置了簡便的預令,如:在前奏最后一拍休止處以鋼琴重音提示;前奏最后一小節,老師根據音樂節奏說:準備開始等等,問題得到解決。
預令的方式有很多,在歌唱活動中最常用的就是語言預令和非語言預令。在小班歌唱活動中,一般多采用幼兒聽得懂的語言預令,幫助幼兒輕松進入歌唱活動,在愉悅的氛圍中,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享受歌唱活動帶來的快樂。
教師幼兒歌唱之前正確的范唱不僅可以幫助幼兒從容開口,而且對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歌唱興趣的培養、正確歌唱方法的掌握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學習一首新歌前,教師應根據歌曲內容和情感要求,反復練唱,對于歌曲中出現的延長音、跳音、休止音等,要準確地進行呈現。同時教師范唱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聲音要輕
輕聲范唱便于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進入傾聽狀態,提高傾聽質量,同時讓幼兒感受用什么樣的音量去唱歌聽起來最舒適。
2.吐字清楚
吐字清楚能讓幼兒聽清楚歌詞內容,便于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對于歌曲中難理解的歌詞,老師范唱時更要注意語氣的輕重變化。
3.歌唱速度要慢
給幼兒提供充分的反應時間,讓幼兒聽清楚并充分熟悉歌曲歌詞和旋律,熟練后,再調整到正常速度。
4.盡量清唱
清唱時,教師可自由控制歌唱的速度,既有利于幼兒傾聽歌詞內容,又有利于教師和幼兒之間的情感交流。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較短,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游戲化的教學策略不僅能提高幼兒投入新歌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在觀察模仿、探究創造、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展和人格素養的提升。所以,在活動中我們要抓住契機,設置有趣的游戲情境,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好勝心、愛美之心等,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歌唱活動之中。
如:歌唱活動《大貓和小貓》中,在學唱歌曲部分,我設置的《躲貓貓》游戲:分別把大貓、小貓藏起來,讓幼兒猜猜誰不見了,我們要唱它的歌,它才會回來。唱完歌曲后,大貓小貓分別從黑板的不同方位露出身體,孩子們看到大貓小貓回來時,歡呼雀躍。這不僅滿足了他們熱切期盼大小貓回來的情感需求,而且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然而然提高了幼兒歌唱的積極性。
而在反思評價環節的《做客》游戲,我把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為大貓、小貓邊走邊唱著去貓媽媽家做客,敲門后,貓媽媽問:誰呀?男孩用大貓的聲音、女孩用小貓的聲音,分別唱歌回答。不僅提升游戲的趣味性,而且老師可以充分了解幼兒對歌曲的掌握程度,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連貫的游戲情節像一個完整的故事,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緊跟活動節奏,積極探索、快樂體驗。而游戲難度的層層疊加更能激起幼兒的挑戰欲望,在“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體驗中,逐步養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敢于探究、樂于想象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告訴我們:要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歌唱活動作為幼兒園音樂活動的一個分支,蘊含著大量的教育信息和契機。我們在設計活動時,要對歌曲內涵進行深度剖析,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根據孩子的臨場表現,隨機調整互動方式,在歌唱為主的基礎上與其他領域有機融合,充分調動孩子的感官,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在歌唱活動《小貓大貓》中,捉迷藏環節,我融入了語言、科學領域內容,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說出小貓、大貓所在方位;在《做客》游戲環節融入了社會領域的禮貌用語、與人分享等內容,幼兒在活動中既學會了歌曲,又練習了說完整的話,知道用禮貌用語與人交流等等。
總之,在歌唱活動中,我們要認真分析幼兒的年齡特征,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認真傾聽、從容歌唱、愉悅體驗,充分發揮歌唱活動所特有的教育功能,使幼兒能喜歡歌唱、快樂歌唱、創造性地歌唱。同時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為指導,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結合不同領域的內容和目標,關注幼兒的整體發展、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關注幼兒的學習品質和人格素養,為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