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峰(甘肅:慶陽市東方紅小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養已經成了教育領域的熱點詞匯之一。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就是不僅要讓學生扎實掌握數學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具備能夠適應未來發展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理念要貫穿于數學教學始終。本文主要闡述了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教學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及其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核心素養這一教學理念提出以來,小學數學教學也因此有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小學數學老師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時,應遵循兩點原則:第一,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數學老師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模式,都需建立在學生心理能夠接受的基礎之上,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第二,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教學方法不可過于單一,也不能頻繁運用,要堅持適度性和整合性的原則,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整合運用,從而避免學生對某一種教學方法產生厭倦心理,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
所謂情境化教學,就是數學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立足于教材內容設置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教材內容。例如在教學《觀察物體》一課時,由于小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相對薄弱,對于幾何物體的特征并不能做到真切的理解,數學老師就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在講臺上利用正方體模型拼接成組合立方體,讓學生對組合立方體的各個方位進行認真仔細的觀察。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的位置關系及其基本特征,而且可以培養學生構建數學模型的思維方式,提高空間想象力,為其今后從事更為復雜的數學幾何的學習提供方法與思路,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關,小學數學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生活化教學法由此應運而生。例如在教學《年、月、日》一課時,數學老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可以舉辦一個了解學生生日的討論會,讓每個學生挨個兒說出自己的出生日期。當一位學生說到自己只能四年過一次生日時,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好奇心。這種與一年一次生日的常見生活實例產生沖突的牽引,有利于提升學生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學習欲望。數學老師也可以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業,例如做一次小家長去超市購物,并且記錄下自己消費的金額總數,鞏固加法運算的技巧。通過生活化教學法教學,學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著數學奧秘,數學知識中也處處滲透著生活常識,加深對數學與生活之間聯系的認識,還能啟發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全新的教學方式倡導要培養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即遇到問題不是尋找參考答案或者詢問老師直接獲取答案,而要采取探究式的學習模式,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式學習能力,如果學生還不具備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數學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合理的問題,引發其思考。例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一課時,數學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見過三角形與四邊形呢?同學們是否知道三角形和四邊形有哪些區別呢?”通過設置課堂問題,可以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也便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以及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數學老師可以鼓勵學生采取自主探究或者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共同交流,取長補短,從而得出統一的結論。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而且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其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新,需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適度性、整合性原則,采取情境教學法、生活教學法以及提出合理的課堂問題等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這既可以不斷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也為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