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寧(甘肅:迭部縣迪讓小學)
新的教育改革新帶來的發展機遇,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自己的教學效率,必須從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角度進行思考,應用新的教學思維以及教學模式,為學生綜合學習素質提升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實現高質量的教學目標。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沒有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學習也比較被動,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在新的教育改革環境下教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思維,更新教學模式以及觀念,才能真正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小學生正處于知識積累的重要階段,許多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還需要教師給予積極引導和幫助,才能形成科學化的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能力,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因此,教師通過開展教學創新,能夠從根源上解決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的問題,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切實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與魅力所在,進而有效幫助學生對數學產生新的理解和認知,為其后期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素質培養要求加以落實,充分重視以下創新模式的應用。
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需要教師融入創新的教學觀念,將學生在課堂中主動學習的動力激發出來,才有助于教學活動順利推進。教師要把新的教學模式的應用與實際教學情況緊密聯系,通過將預習和教學相結合,讓學生能夠提前感知和認識新課學習的重難點。進而發揮學生主動分析與探究的潛在能力,以問題為核心,引導學生積極進行交流和溝通,并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欲望,使得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良性發展,產生不同的學習體會。教師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述,有助于學生數學知識鞏固升華,提高其對數學知識的理性認知,其學習效率也能有效提高。
比如,在講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相關內容時,為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先對這一部分知識內容加以預習,了解課程中的要點及難點,將存在疑問的內容進行標記,并在課堂中讓學生把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集中提出,教師再對這些疑問集中講解。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有針對性地突破學習的重難點知識,教師也能方便地了解學生學習的難點,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比如,筆算乘法和加減法的差異比較大,計算當中多位數乘一位數不是相同數位上的數相乘,要采用一位數分別乘每一位數,將所得積相加,計算的步驟比較多,需注意的問題也比較多,計算中容易發生錯誤。教師據此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與分析,能夠對小學生數學學習形成科學化指導。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以多樣化和有效的教學模式作為提高學生素質的動力,將創新的觀念融入教學中。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是教學思維的創新,是為學生構建創新課堂模式的重要手段。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能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優化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方式。情境教學模式和數學教學相融合,有助于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以新的思維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這對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質量和效率有著積極意義,能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其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比如,在教學小數點性質相關知識時,為讓學生實現高效學習,教師就可為學生設置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先以問題為引導,在黑板上寫出10、100、1000 幾個數字,然后加入小數點,讓三個數字相等。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當中進行分析,找到添加小數點的方式,思維活躍起來。然后再為學生設置趣味性的情境,以火箭發射中心的數據計算為情境,指出一個小數點出現了錯誤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小數點的重要性。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具體情境之中,真正關注和了解小數點的性質,切實推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為了能夠切實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和學習質量,教師需尊重數學課程的實踐性特點,這也是彰顯數學教學創新的方式之一。數學具有應用性與實踐性的特點,在突出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應該設計多元化的實踐活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實踐活動,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在實踐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
如在教學中為學生講述長度單位內容時,可安排學生參與測量物體長度的實踐活動,為學生分配相應的任務,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主動探究的優勢,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教師所設置的任務。學生之間緊密聯系,主動溝通交流,在熱烈的學習氛圍當中,能夠有效提升參與測量物體的積極性。通過參與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受到崇尚和推行,為小學數學教師帶來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體驗,他們也更為關注教學創新的重要性,以此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現狀,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得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數學課堂中得到彰顯,學生的學習質量才能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