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琴
江蘇省興化市中醫院腎內科,江蘇興化 225700
腎病綜合征(NS)是多種病因共同作用引起的綜合征,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為典型特征,并伴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水腫、高脂血癥等臨床癥狀,病情嚴重時可出現腎功能損害、細菌感染、代謝紊亂等,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 基于此需采取有效方案進行治療[1]。 據統計NS 為臨床常見腎臟疾病,隨著近年人口老年化、腫瘤等疾病發生率,NS 發生率持續升高,藥物為治療NS 首選方案,臨床多選擇潑尼松等激素治療,但其臨床療效部分不明顯,且存在不同程度毒副反應,及早尋求有效治療方案為臨床亟待解決問題[2]。受益于醫療技術的發展, 環磷酰胺沖擊治療方案因療效顯著被應用于臨床,為明確其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該文方便選擇2019 年2 月—2020 年6 月接收腎病綜合征患者102 例研究,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02 例腎病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按1∶1 比例分為兩組。觀察組51 例中男/女=27/24,平均年齡(38.95±6.42)歲;平均病程(1.18±0.21)年;病理類型:20 例膜性腎病者、15 例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者、16 例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者。 對照組51例中男/女=28/23,平均年齡(38.89±6.25)歲;平均病程(1.18±0.24)年;病理類型:21 例膜性腎病者、16 例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者、14 例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者。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已上報醫院倫理委員會,并獲得審批。
納入標準:①參考《慢性腎臟病篩查診斷及防治指南》確診者;②可耐受藥物治療者;③精神狀態良好者;④認知、理解能力正常者;⑤無需血透治療者;⑥自愿入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⑦血肌酐≤177 μmol/L 者[3]。
排除標準:①認知及聽力障礙者;②藥物禁忌證者;③合并器質性疾病者;④精神及心理疾病者;⑤無法配合完成治療計劃者;⑥合并嚴重感染者;⑦急性腎功能不全者;⑧合并糖尿病腎病者;⑨妊娠及哺乳期者[4]。
對照組選用醋酸潑尼松片(國藥準字H12020689;規格:5 mg),口服給藥,1.0 mg/(kg·次),QD,持續治療8 周,后逐步減量至10mg/日,維持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選用環磷酰胺 (國藥準字H32024654;規格:500 mg)沖擊治療,將0.9%氯化鈉溶液(200 mL)與10 mg/kg 環磷酰胺混合后靜脈滴注,控制滴注時間在2 h 左右,1 d/次,持續治療2 d,此后1次/月,持續治療6 月后每3 個月1 次,共隨訪觀察1 年左右。
102 例患者入院經相關檢查確診后,需積極控制其合并癥,并對心率、血脂代謝紊亂情況進行糾正,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指導其嚴格遵醫囑定時、定量用藥,確保治療效果。
①采集肘正中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 速度離心10 min, 待血清分離后借助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TNF-α、IL-6、CRP 等指標。
②根據尿蛋白定性判定臨床療效,評定標準:尿蛋白定性為陰性且臨床癥狀消失(顯效)、尿蛋白定性為弱陽性且臨床癥狀改善(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無效)[5]。
③記錄兩組治療前后BUN、24 h 尿蛋白、UACR 等腎功能指標變化。
④可見胃腸道反應、血糖升高、白細胞減少、肝損傷等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 兩組TNF-α、IL-6、CRP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治療后, 觀察組TNF-α (81.12±20.62)ng/L、IL-6 (113.72±29.85)ng/L、CRP (5.11±1.16)mg/L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s)
組別觀察組(n=51)對照組(n=51)t 兩組治療前值P 兩組治療后值TNF-α(ng/L)治療前治療后IL-6(ng/L)治療前治療后116.63±30.28 116.62±30.12 0.002 0.998 81.12±20.62 98.72±23.11 4.058<0.001 154.72±42.52 154.78±42.62 0.007 0.994 113.72±29.85 132.62±37.11 2.834 0.005 CRP(mg/L)治療前治療后9.32±1.42 9.31±1.35 0.036 0.971 5.11±1.16 6.04±1.35 3.731<0.001
與對照組82.35%臨床療效相比,觀察組(96.08%)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觀察組不良反應率(9.80%)與對照組(5.88%)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停藥后1 周左右上述癥狀逐漸消失。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治療前, 兩組BUN、24 h 尿蛋白、UACR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7.85±0.52)mmol/L、24 h 尿蛋白 (0.62±0.31)g/24 h、UACR(62.45±4.11)mg/g 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腎功能比較(±s)
組別觀察組(n=51)對照組(n=51)t 值P 值BUN(mmol/L)治療前治療后24 h 尿蛋白(g/24 h)治療前治療后16.02±2.01 16.04±2.11 0.049 0.961 7.85±0.52 11.56±1.46 17.096<0.001 5.54±1.28 5.55±1.26 0.039 0.968 0.62±0.31 2.42±0.71 16.592<0.001 UACR(mg/g)治療前治療后165.05±12.05 165.22±12.36 0.070 0.944 62.45±4.11 108.65±9.97 30.595<0.001
研究發現, 腎病綜合征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導致的慢性腎臟疾病,以“三高一低”為典型特征,其中大量蛋白尿為典型癥狀,亦是該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機制,發病后機體每日尿蛋白排出量>3.5 g、 血漿白蛋白降低<30 g/L,若肝臟蛋白合成無法滿足機體分解需求,便可繼發低蛋白血癥,因該病伴有蛋白攝入量不足、飲食量少等特點,若未及時得到治療可引起感染、高凝等癥狀,增加整體治療難度[6-8]。 腎病綜合征為臨床常見疾病,但其治療所需時間長、臨床癥狀緩解速度慢,目前多選擇激素進行治療, 并配合抗感染、 抗凝類藥物治療,但長期用藥會降低機體免疫能力,亦可影響治療安全性; 其次經研究發現長期使用藥物的患者極易對藥物產生依賴,且病情存在反復發作特點,為改善其臨床癥狀需選擇更有效治療方案,以便及早控制病情,提高治療安全性、有效性[9-11]。
經對比, 觀察組臨床療效 (96.08%) 高于對照組82.35%,且不良反應率(9.80%)與對照組(5.88%)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潘紅霞等[11]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療效93.33%高于對照組75.00%,該結果與該文結果接近,證實環磷酰胺沖擊治療安全性、有效性較高,分析原因為:①環磷酰胺作為非特異性藥物,對機體炎癥狀態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經靜脈滴注進入人體后被腎臟內過量的磷酰胺酶水解, 發揮滅殺病變細胞、抑制細胞增殖的目的,繼而改善其臨床癥狀[12]。②臨床多選擇糖皮質激素與環磷酰胺沖擊療法聯合治療,以發揮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但潑尼松長期使用毒副作用較強,可增加胃腸道等毒副作用,將其與環磷酰胺聯合可減少潑尼松藥物劑量、使用時間,提高治療有效性[13]。 ③環磷酰胺作為前體藥物,治療時需進入肝臟通過細胞色素P450 代謝產物活性物質,達到抑制機體炎癥反應的目的,長期使用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基于此該文選擇沖擊治療,通過間斷治療,既可維持治療有效性,亦可提高治療安全性,但若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需通過藥物、飲食、心理等方案進行干預,亦可通過注意力轉移緩解其不適感,提高其治療依從性[14]。
經對比,觀察組TNF-α(81.12±20.62)ng/L、IL-6(113.72±29.85)ng/L、CRP(5.11±1.16)mg/L、BUN(7.85±0.52)mmol/L、24 h 尿蛋白(0.62±0.31)g/24 h、UACR(62.45±4.11)mg/g 低于對照組, 證實環磷酰胺沖擊治療在改善腎病綜合征腎功能中極具優勢,分析:腎病綜合征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異常特征, 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會將激活的炎癥細胞因子釋放入血,損傷腎小球,TNF-α 是浸潤于腎臟局部炎癥細胞分泌, 且腎固有細胞也會分泌TNF-α, 誘發免疫炎癥反應, 加重腎臟病理損傷;IL-6可與系膜表面IL-6 受體結合,導致系膜細胞增殖、基質增生,不僅會誘發腎臟炎癥反應,亦可造成免疫損傷;CRP 為評估機體損傷、炎癥狀態的敏感指標,一旦檢查提示CRP 升高,證實機體發生損壞,而該研究發現經環磷酰胺沖擊治療后機體TNF-α、IL-6、BUN 不同程度下降,表明機體炎癥狀態得到控制。
綜上所述, 環磷酰胺沖擊治療在改善腎病綜合征患者腎功能、炎癥狀態中發揮重要作用,亦可改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有效性,但基于該方案安全性較低,在實際治療中需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控制藥物劑量,還需加強對不良反應的預防,提高治療安全性;其次該研究方案設計較簡單,納入樣本數量有限,僅能證實環磷酰胺沖擊治療可改善腎功能,但未對其預后效果、遠期療效進行對比,后期可優化研究設計方案,通過大批量對比為臨床治療腎病綜合征提供高質量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