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碧,張亞真,蔡小萍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血液凈化室,福建漳州 363000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主要手段, 也是延長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主要方式[1]。 該治療方式不僅時間長,同時還會對患者的血管通路產生傷害,而且隨著長期臨床研究發現,受到患者年齡、疾病、血管自身情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采取多次穿刺的方式進行治療, 容易使得血管出現嚴重病變,影響治療效果,因此臨床上一直在不斷探索合適方式以減輕血管損傷[2]。 人造動靜脈內瘺因為不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傷害,因此逐漸在臨床上廣泛使用,并成為尿毒癥患者首選血管通路[3-4]。 而且人造血管內瘺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該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血流量,還能夠減少反復性穿刺,同時其生物相容性也非常理想, 因此受到了患者及醫護人員的高度關注[5]。 盡管該技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有研究表明, 如果在患者治療期間未開展積極有效的護理工作,仍會影響一定的治療效果。 為此在該次研究中, 針對該院2018 年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55 例應用人造血管內瘺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討論細節化護理服務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應用人造血管內瘺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5 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5 例,年齡47~78 歲,平均(63.4±3.5)歲。 所有患者均知曉并同意參與該次研究, 該次研究取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55 例患者均開展細節化護理模式。其中糖尿病腎病患者15 例、高血壓腎病17 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3 例、其他10 例。
55 例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療, 將患者手臂部1根動脈與靜脈吻合,作為瘺管。 血透時將穿刺針穿入瘺管,與人工透析機連接,凈化患者血液后將機體內代謝廢物進行排出?;颊哐和肝龃螖禐?~3 次/周,4 h/次,透析血流量控制在200~250 mL/min。
在此基礎上對5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細節化護理:①心理護理:向患者說明內瘺目的、意義、該治療方式對其健康的作用以及幫助, 并對其展開詳細的健康知識指導,讓患者全面了解自身疾病、人造血管內瘺、細節護理內容等。 對患者建立人工血管內瘺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告知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消除患者內心不良情緒, 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 ②內瘺術后細節護理:在對患者進行人工內瘺后,囑咐患者術后一周應保持術側患肢干凈,避免皮膚潮濕、碰傷等情況發生,積極預防患者術后感染發生。注意患者術后手術部位的血流是否順暢, 并觀察患者內瘺口處有無血腫、滲血情況出現。 告知患者禁止使用內瘺手臂檢測血壓、抽血、動靜脈穿刺等操作,當內瘺建立后6~8 周以后血管逐漸擴張才能夠使用, 同時還需要結合人造血管內瘺的生長發育情況, 選擇正確的穿刺時機,人造血管內瘺首次使用后,需要采取B 超進行檢測,在了解患者動靜脈的走向以后進行穿刺。 ③血液透析間內瘺護理: 在建立內瘺時需要遵循先上肢、后下肢,先優勢側再非優勢側。 在透析結束24 h 以后,對穿刺處使用熱毛巾進行濕敷,加強患者手臂鍛煉,充盈血管。 另外指導患者如何正確的保護自身內瘺,做好透析前手臂清潔, 從而提高并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與透析效果。 ④透析結束后細節護理:護理人員在患者每次透析結束后需采取壓迫止血法,減少血腫發生從而延長內瘺使用壽命。 在止血時需要注意按壓力度,以不出血最佳,并且在拔針以后迅速的使用無菌紗布按壓。
觀察對比5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心理壓力評分、自我護理能力評分以及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
生活質量評分(SF-36)標準:對患者的8 個維度進行評價,包括生理、心理健康,生理、心理職能,精神,軀體功能、社會職能、整體健康。 各個維度評分范圍均為0~100 分,分值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高。
自我護理能力(ESCA)評分標準:對患者的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我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進行評價,分值范圍:0~172 分,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越高。
心理壓力分別使用SAS、SDS 自評量表展開評價。SAS 評價標準:低于50 分視為心理健康,隨著分值增加患者焦慮情緒增加。SDS 評分標準:低于53 分視為心理健康, 分值越高患者抑郁程度越嚴重。 護理并發癥包括:人造血管內瘺阻塞、血腫、血栓、出血、感染等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55 例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55 例患者護理前后SF-36 評分對比[(±s),分]

表1 55 例患者護理前后SF-36 評分對比[(±s),分]
時間護理前(n=55)護理后(n=55)t 值P 值生理健康76.31±3.41 82.49±3.29 9.673<0.001心理健康生理職能心理職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75.30±3.28 83.45±3.18 13.230<0.001 72.49±2.12 82.40±3.31 18.698<0.001 73.41±3.20 86.29±3.21 21.074<0.001 73.29±2.47 84.37±2.41 23.811<0.001 73.12±2.37 84.30±2.49 24.120<0.001精神整體健康73.39±3.38 82.30±3.92 12.766<0.001 80.62±2.20 93.41±2.17 30.696<0.001
護理后,55 例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明顯上升,與護理前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55 例患者護理前后ESCA 評分比較[(±s),分]

表2 55 例患者護理前后ESCA 評分比較[(±s),分]
時間自護技能自我責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識總分護理前(n=55)護理后(n=55)t 值P 值21.49±1.48 28.93±1.39 27.175<0.001 13.03±1.43 15.76±1.38 10.188<0.001 16.49±1.58 20.81±1.64 14.069<0.001 40.91±2.64 48.93±2.75 15.602<0.001 87.49±2.74 92.12±5.31 5.747<0.001
相較于護理前,護理后55 例患者的SAS、SDS 評分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55 例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 評分比較[(±s),分]

表3 55 例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 評分比較[(±s),分]
時間SASSDS護理前(n=55)護理后(n=55)t 值P 值56.75±2.47 51.30±1.01 15.146<0.001 57.39±2.13 50.11±2.48 16.515<0.001
55 例患者護理后僅出現1 例內瘺阻塞,2 例血腫,不良情況發生率為5.45%。
腎臟作為人體內最為重要的組織器官之一, 是機體代謝的主要場所,但是在疾病的影響下,會導致患者出現慢性功能衰竭,使得體內毒素增加[6-7]。 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目的在于清除患者代謝廢物, 調節患者的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有效延續患者的生命時限,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 內瘺的建立能夠維持患者長期接受血透治療, 但是很多患者因為對內瘺知識不夠了解,容易導致患者治療后出現一系列并發癥[8-9]。
細節化護理通過給予患者全面性、針對性、整體性護理服務, 讓患者詳細了解自身疾病知識以及內瘺相關內容,讓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有助于提高內瘺使用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10]。
在該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對5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細節化護理服務后,不僅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明顯降低患者心理壓力,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提示說明細節化護理模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自我認知行為,幫助患者養成良好、正確的自我護理習慣,并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從而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文章中,5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護理后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各項指標均高于護理前,這與曹云等[11]的研究結果相符合,在其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取專項護理服務后,其自我護理能力評分顯著提升,其中遵醫囑服藥分值為(4.03±0.83)分、自我監測(4.55±0.59)分等。而且該文中,55 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療期間未出現明顯的并發癥,這與徐毅[12]的研究結果相符合,在其研究中,通過給予觀察組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服務,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僅為5.00%(1 例阻塞、1 例感染),而該文中55 例患者實施細節化護理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5.45%??梢钥闯鐾ㄟ^細節化護理服務能夠讓每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積極參與到治療、護理過程中,并重視細節處理管理,積極調動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全面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
綜上所述, 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優質的護理服務,能夠幫助患者正視自身病情,提高患者主觀能動性,有效減少不良情況發生,幫助患者改善病情,提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