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端輝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科,福建廈門 361000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人口的快速增長,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 因冠心病心絞痛屬于心內科比較普遍的心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而老年人口的增多,也就導致了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的增加[1-3]。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一種類型, 是因為心臟血液不足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疼痛, 最有特點的臨床表現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 對于中老年人群來說,患有冠心病心絞痛的概率遠遠高于年輕人, 一般中老年人群都會由于年齡問題,身體出現一些退化現象,導致中老年人的身體免疫力水平降低,很容易出現一些老年性疾病,這都會提高中老年人群的患病概率[4]。 然而,在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臨床治療中, 對他們實施全面的護理措施也同樣重要。 因為大部分患者都屬于中老年人群,所以,不僅要滿足患者治療需求,還要滿足患者的其他各個方面的需求[5-7]。 該文方便選取該院在2018 年3月—2019 年3 月期間治療的76 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心理護理加健康教育模式后的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進行治療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共76例,將患者按照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每組各38 例,其中傳統護理組男性12 例,女性26 例,平均年齡(65.71±6.87)歲,平均體質量為(62.19±4.48)kg,平均病程為(5.32±3.5)年;聯合護理組患者男性28 例,女性10 例,平均年齡(66.32±5.83)歲,平均體質量(62.27±4.27)kg,平均病程(6.55±1.5)年。納入標準:①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都是在獲取知情的前提下, 自己愿意加入這項研究,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②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③所有患者均出現心絞痛癥狀。 ④所有患者均沒有嚴重精神系統疾病。 排除標準:①嚴重腦血管意外及其他急性感染的患者。 ②惡性腫瘤的患者。 ③智力發育不正常,不能主動配合治療工作的患者。
傳統護理組患者的常規護理措施。 包括:①飲食護理:飲食上應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以高維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飲食為主,嚴格限制對高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②病情監測:對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生命指標進行嚴格觀察和監測; ③藥物預防: 可口服維生素類藥物,改善脂肪代謝及動脈粥樣硬化類疾病的預防,對心肌梗死也有一定的作用。
聯合護理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加入心理護理措施聯合健康教育模式,具體措施包括:①由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疾病病程相對比較長, 所以患者在身體與心理上都受到惡劣長期的困擾, 比較容易出現不良的情緒,降低了整體的配合度。 因此,護理人員一定要充分的觀察和了解患者的病情, 并且觀察其情緒發生的變化,以及主要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多鼓勵患者進行傾訴, 對于患者的提出的問題也要能夠耐心地進行解答與指導,并且積極地進行交談,讓患者通過聽音樂與看書等方式來轉移對于疾病的注意力, 并且為患者給予心理上的支持,多鼓勵與安慰患者,讓患者能夠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從而提升患者整體的配合度。 通過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 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計劃,同時向患者家屬進行有關疾病的健康教育宣傳, 始終保持以關愛、和藹的態度對患者進行鼓勵和安慰,讓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治療,提高治療效果。 ②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 創辦健康教育護理小組,對小組成員進行有關健康教育護理的知識培訓,并定期進行小組內部的會議, 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 針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護理人員可通過對患者發放健康宣傳手冊或者現身說教的方式, 讓患者對冠心病心絞痛的注意事項、 引發因素及治療方法進行充分的理解,對患者心理存在的一些疑問,護理人員應予以耐心和詳細的解答,從而減少患者因不了解病情,而在心理上出現的負面情緒,從而導致治療效果不理想。同時,可通過對患者的一些錯誤行為進行糾正和指導,來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①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 應用該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估,總分100 分,將標準分成:非常滿意(>85 分);滿意(70~85 分);不滿意(<70 分)3 個標準。 ②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通過SF-36量表,通過患者的心理、生理、生命力、社會功能指標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生存質量越好。 ③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應用SAS、SDS 自評量表進行評估,SDS 評分標準以53 分為標準, 分數越高, 說明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高;SAS 評分標準為50 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焦慮情況越嚴重。 ④對兩組患者的心絞痛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進行評估, 其頻率和時間越短,說明患者的臨床效果越顯著。
采用SPSS 1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聯合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于傳統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n(%)]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后的SAS、SDS 評分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聯合護理組患者在干預后的SAS、SDS 分數低于傳統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SAS、SDS 評分比較[(±s),分]
組別SAS干預前干預后SDS干預前干預后傳統護理組(n=38)聯合護理組(n=38)t 值P 值54.32±2.10 53.82±1.74 1.130 0.262 48.32±2.51 40.34±1.02 18.156<0.001 53.85±3.02 53.45±2.08 0.672 0.503 47.66±2.05 42.58±2.12 10.619<0.001
聯合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傳統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生理心理生命力社會功能傳統護理組(n=38)聯合護理組(n=38)t 值P 值43.87±12.51 52.48±10.53 3.246<0.001 51.12±14.49 66.01±20.32 3.678<0.001 40.63±10.15 46.61±11.48 2.406 0.019 47.88±16.63 55.85±14.85 2.204 0.031
聯合護理組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 (2.21±0.32)min/次, 常規護理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3.92±1.53)min/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744,P<0.05);聯合護理組心絞痛發作次數(1.32±0.15)次/周,常規護理組心絞痛發作次數(2.66±0.55)次/周,聯合護理組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及發作次數均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4.490,P<0.05)。
冠心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一般臨床表現為胸悶、心絞痛等,而臨床上經常會出現心絞痛的癥狀,如果患者在確診了冠心病心絞痛之后, 不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嚴重者會出現心肌梗死, 從而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為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冠心病心絞痛一般好發于4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由于中老年人群多數年齡偏大,導致身體體能會出現一部分的退化,對身體免疫力水平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導致心理狀態低落。 因此,冠心病患者在治療上更容易出現一些并發癥,增加了醫生對冠心病心絞痛治療的難度[8-10]。
因此, 該文在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護理中加入心理護理措施進行干預, 針對患者在護理中出現的一些負面情緒,護理人員可給予相對應的心理疏通,從而減輕患者因病情或其他原因出現的焦慮、抑郁程度,就該文通過對傳統護理組和聯合護理組患者干預前后的SAS、SDS 評分情況進行比較,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的SAS、SDS 分數相近(P>0.05);干預后,聯合護理組患者的SAS、SDS 分數明顯優于傳統護理組(P<0.05)。王寧[11]在 《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中提出,護理前,研究組和對照組的SAS及SDS 分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SAS 分數為(43.54±7.76)分,SDS 分數為(40.34±6.67)分,對照組SAS、SDS 分數分別為(56.66±8.03)分、(62.23±11.1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該文研究結果中SAS、SDS 分數一致。
大部分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由于年齡較大, 大多患者對自身的病情及治療方法的認知度并不是很高,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是很高,從而影響治療效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帶來嚴重的影響。 此外,在此次研究中, 結合該院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在護理中加入對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能夠在對冠心病心絞痛的認知能力上起到提升作用,對臨床療效具有改善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該文通過對傳統護理組和聯合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進行比較, 聯合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傳統護理組(P<0.05);對兩組患者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和發作次數對比后, 聯合護理組治療后心絞痛發作持續時間(2.21±0.32)min/次,心絞痛發作次數(1.32±0.15)次/周,對比常規護理組更低(P<0.05)。此外,這兩種護理措施的加入,均能夠滿足患者治療期間的需要,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該文中傳統護理組總滿意度為78.9%,低于聯合護理組總滿意度為97.4%(P<0.05),閆紅麗在[12]《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分析》 中的研究結果中指出研究組患者滿意度為93.33%, 參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0.00%,研究組滿意度更高(P<0.05);研究組患者在社會生活、睡眠情感、軀體活動、精力上的分數分別為(93.56±5.26) 分、(91.08±5.48) 分、(89.16±4.59) 分、(90.51±4.67) 分, 對比參照組患者更高(P<0.05),與該文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在對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加入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模式后,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進護患之間的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緩解了患者的負面情緒,對比常規護理模式更能全面滿足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