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語瀟
生物高考實驗試題的考查主要題型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是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主要題型。也是學生容易失分的題型。如何才能答好生物實驗設計題,取得優秀的分數呢? ,掌握實驗設計的基本思路和技巧,在理科綜合實驗能力測試中就能夠做到有據可依,有法可循,總體考慮,綜合分析,達到事半功倍,獲得高分的效果。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生物實驗設計題的基本解題思路與技巧。
什么是實驗設計
所謂實驗設計,就是要求學生設計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器材,安排實驗步驟,設計數據處理的方法及分析實驗的現象等。但在理科綜合能力測試中由于受時間和卷面的限制,實驗設計能力考查無法面面俱到,或者是考查實驗步驟的設計、續寫或修改,或者是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或者是實驗數據的加工和實驗結果的分析,或者是考查實驗結果的預期與討論,或者是實驗裝置的檢驗或改進等等。
二、實驗設計的基本內容??? 設計1個較完整的實驗方案1般應包括:①明確實驗目的→②確定實驗變量→③分析實驗原理→④提出實驗假設→⑤落實實驗用品→⑥設計實驗步驟→⑦預測實驗結果→⑧得出實驗結論。
三、實驗設計的基本解題思路
(1)明確實驗目的,分清實驗類型。明確實驗目的就是要弄清“做什么”的問題,即探究或者是驗證什么生物學現象或原理。明確實驗目的才能明確運用原理進行實驗設計,才能明白實驗設計中哪些因素是實驗變量。
實驗設計一般有兩種類型:驗證性實驗設計和探究性實驗設計。驗證性實驗具有明確的結果,通過實驗加以驗證;而探究性實驗的現象和結果是未知的或不確定的,應針對多種可能分別加以考慮和分析,得到相關的結論。
(2)找出兩類變量,確定對照類:①找出兩類變量。在實驗過程中,變量是指可被操縱的特定因素或條件。據其在實驗中的作用,可分為兩類:實驗變量與反應變量:實驗變量,也稱為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操縱的因素或條件。反應變量,又稱因變量,指實驗中由于實驗變量引起的變化和結果。通常實驗變量是原因,反應變量是結果,2者具有因果關系。實驗的目的在于獲得和解釋這種前因后果。②確定對照類型。通過設置對照實驗,既可排除無關變量的干擾,又增強了對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在1個對照實驗中,可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是接受自變量處理的對象組,對照組是不接受自變量處理的對象組,1般是隨機決定的。如“探究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接受光處理的種子是實驗組,不接受光處理的種子為對照組。設置對照通常有以下4種方法:a.空白對照:設計1個不加任何實驗處理的對照組。即不給對照組做任何處理因素。b.自身對照:指實驗組與對照組都在同1研究對象上進行,即不另設對照組。如“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是典型的自身對照實驗,這種對照實驗的關鍵是比較實驗前后的變化。c.條件對照:給實驗組某種處理,給對照組另1條件的處理。如在“驗證甲狀腺激素促進幼小動物的個體發育”的實驗中,存在以下實驗組和對照組。甲組:飼喂甲狀腺激素(實驗組);乙組:飼喂甲狀腺素抑制劑(條件對照組),丙組:對蝌蚪不做任何處理(空白對照組),d.相互對照:指不另設置對照組,而是利用幾個實驗組相互對照。如證明植物根向地生長實驗中不同方向放置的玉米種子之間的對照。
根據實驗要求,凡是涉及確定變化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的實驗中,1般都需要設計對照實驗。了解常用對照的類型,有利于學生在實驗設計時針對不同的情況加以設置。
(3)理解實驗原理。實驗原理決定著實驗中主要實驗步驟的設計及相應實驗試劑的選擇。如“設計實驗驗證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質”的實驗。這1實驗的實驗原理同教材中常規實驗“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原理相同,因此可用雙縮脲試劑與唾液的呈色反應來驗證這1問題,明確了這1原理之后,也就明確了其主要實驗步驟與“蛋白質成分的鑒定”類似。
(4)提出假設和預期。假設:是“可能會怎么樣”,并對可見現象提出1種可檢測的解釋。具體為:提出假設→尋找證據→符合事實(不符合事實)→假設成立(假設不成立)。??? 預期:在檢測提出的假設以前,先提出實驗的預期結果(1個假定的結果),若預期沒有實現,則說明假設不成立;若預期得到實現,則假設成立。
(5)細心研究實驗條件和器材。完成這1實驗所必需的理化條件及生物學處理方法。如光照、溫度、PH值、酶、緩沖劑、離心等。認真研究實驗裝置設計的嚴密性和合理性;在實驗設計中,用具及材料的選擇是10分重要的,要根據實驗所提出的問題和要求,聯系命題者所提供的器材,準確判斷和選取實驗所需的用具及材料。
(6)合理設計實驗步驟。實驗步驟的構思一般是:材料準備與前處理→分組、編號→對不同(或同1)對象施以不同的處理(對照原則)→結果觀察(或預測)、記錄→根據結果(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實驗步驟有一定的順序,要注意實驗步驟的關聯性和實驗操作的程序性。實驗步驟的前后順序一般不能顛倒,特別是關鍵環節。
(7)觀察和收集數據:在實驗方案中要事先設計定時觀察的內容和觀察的次數,同時應按要求進行觀察,并將觀察的現象和結果如實地記錄下來。
(8)預測和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對記錄的數據(包括現象、結果),進行整理分析,1般常用的表達方法有文字描述、表格、坐標曲線、畫出觀察圖象等,然后進行推導得出結論。
四、實驗設計中的注意技巧
(1)實驗組別的編號:凡實驗中涉及到兩組或兩組以上,需用1、2、3……或A、B、C……或甲、乙、丙……等加以編號便于區分。
(2)實驗現象的觀察:找準實驗觀察的對象并準確描述。
(3)實驗結果的表達:針對實驗現象,分析單1實驗變量對結果的影響并選用文字、表格、坐標曲線圖等形式進行具體、準確表達
(4)對照實驗的科學性。對照實驗中除變量外,其他條件應相同,同時要確保實驗的正常進行。
總之,解生物實驗設計題時,既要掌握答題的基本思路(準確地把握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變量——設置實驗變量——理順設計思路——表達實驗步驟——找準觀察對象——預測和分析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同時又要了解實驗設計中的注意技巧,并結合實踐多訓練,定能提高實驗設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