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峰云
一、閱讀課程從哪里來
我校創辦于2004年,是一所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學校。教師渴望凝聚教育智慧,學生需要豐富認知和成長體驗,家長需要提升素質,改變家庭教育氛圍。于是,我們開始尋求促進教師、家長、孩子共同發展途徑?!伴喿x課程”便應運而生,將科學管理班級、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全面發展、家長素質提升,緊密圍繞在其周圍,用“閱讀”凝聚各方力量,用“閱讀”促進三者之間和諧發展。有計劃、有目的地構建對話、交流、分享的閱讀平臺,滿足不同群體需求,促進三者共同成長。
二、閱讀課程走向哪里
(1)課程目標。閱讀課程目標指有計劃、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與家長閱讀,構建共享閱讀平臺,創造良好閱讀氛圍,有效提升閱讀質量,最終達到教師、學生和家長們閱讀習慣養成,閱讀能力生成。
(2)課程實施者。在課程目標引領下,課程實施者,即教師和家長與閱讀同行。①成立家長讀書俱樂部,點燃閱讀的火苗。讓家長成為孩子閱讀的同行者,讓閱讀逐步成為文化自覺,為培養孩子的閱讀力奠定基礎。教師和家長共讀《一位智慧校長給家長的50封親筆信》《正面管教》,激發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創設家庭閱讀氛圍。家長們通過傳閱讀書心得、展示摘抄筆記、分享閱讀感受等形式相聚在“家長讀書俱樂部”,逐步成為孩子們閱讀的伙伴和學習的榜樣。②親子共寫閱讀手冊——記錄家長和孩子閱讀點滴。共同創設閱讀氛圍,設計家長使用的《家長閱讀學習手冊》,引導養成閱讀習慣,成為孩子閱讀伙伴。孩子記錄的《開啟“悅”讀密碼》,見證孩子閱讀的每一次成長的足跡。
(3)課程主體。實踐證明,教師與家長的閱讀行為直接影響孩子閱讀行為。通過學校與家庭閱讀空間的創設,打造“學生——家長——教師”三位一體的閱讀共同體。①改變閱讀教學格局,發展學生思維。如何從改變閱讀內容的組織結構和閱讀教學的形態開始,發展學生思維呢?對于教讀課文,重點在于對范文引領,即先選好言語實踐點,由此及彼,再讀一組文章,以一篇帶多篇,從教科書中的“1”延伸到課外閱讀的“X”。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表達方式,減去繁瑣的課文分析,找準“1”中的言語實踐點,梳理出閱讀方法,運用于“X”的閱讀中,提高閱讀的有效性。
三、探索群文閱讀策略,促進教師成長
(1)填寫“群文閱讀記錄表”。如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單元學習時,建議學生自主閱讀群文閱讀教材《童年的學與玩》上的幾篇課文《純真的童心》《第一次騎大象》《讀不完的大書》《探險者的一課》,認真完成批注再填寫“群文閱讀記錄表”。?教師既了解學生閱讀動態,又讓自主閱讀有章可循,逐步培養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素養。剛開始,質量差,孩子的填寫停留在優美的詞句、無關緊要的人物對話上。教師再及時引導,把更多的目光停留在書中人物的鮮明性格和生動細致的細節描寫上。
(2)四步教學策略。在課堂匯報交流中,主要采用“四步教學法”操作模式,即為:溫故知新,回顧主題──拓展閱讀,整體把握──自由聊書,引發思考──精彩賞析,提升能力。
第一步指提煉出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在回顧中提高歸納概括能力,用簡練精準的語言和列小標題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第二步是快速閱讀群文閱讀中相關文章,提取相關信息并整合,借助“群文閱讀記錄表”,準確概括,深層思考。?第三步是在單篇文章閱讀的基礎上,營造出濃厚團隊的讀書氛圍,各抒己見,大膽表達,提高個體與群體閱讀素養。?第四步是在充分交流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思考。群文閱讀中習得的寫作方法,在遷移中鞏固知識、形成能力。
(3)成立“家長讀書俱樂部”,提升家長素質。每學期“家長讀書俱樂部”會定期開展讀書活動,大家共讀一本書,尋教育良方,與孩子同成長。通過家庭、班級每月組織主題閱讀活動,充分調動三者閱讀積極性,形成“你追我趕”的閱讀氛圍。
四、課程評價
評價促進課程發展,為此我們建構五重評價:
(1)個人評價。通過《“悅”讀密碼》進行個人自評,每天記錄閱讀時間和閱讀內容,每天20分鐘的《美文賞析》,字里行間表達閱讀欲望,記錄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2)伙伴互評。通過星級方式進行評價,一目了然。獲得五星學生,將通過“讀后感”“好書推薦卡”“手繪小書”等形式,展示在班級“快樂讀書吧”這方陣地。
(3)家?;ピu。借助“閱讀曬圖打卡”的形式,把老師無法觀察到學生的閱讀現象充分展示。既有效督促每天完成閱讀任務,又把孩子的閱讀期待完整呈現,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評價。
(4)活動促評。走進“名家經典閱讀周”,將無聲的文字通過深情并茂的片段朗讀,為孩子們搭建展示平臺;《上下五千年》閱讀打卡活動,連續20天閱讀曬圖打卡,連續20篇閱讀文字摘錄,讓孩子們充分的閱讀,深層的思考。除此開展教師書籍批注展示、家長讀書心得分享、家長讀書筆記評比等活動,進一步激發閱讀熱情。
(5)成果展評。如閱讀節開展“書簽制作比賽”“圖書漂流”“好書推薦開”等系列活動。“好書分享”“讀后有感”“我的繪本”“讀書成長手冊”“作文之星”“美眼看中國”“詩海拾貝”“論西游”“《草房子》人物大盤點”“詩詞大會”等形式使孩子們體會到分享與成功的快樂,讓閱讀發揮獨特魅力。
總之,多一把評價的尺子,就多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只有在自由的清風下,閱讀才發揮最大的魅力。
五、閱讀課程往哪里走
(1)究竟讀什么書。不同群體自有不同閱讀選擇。如何把學生的閱讀權落到實處?在滿足學生閱讀興趣的前提下,選好點,遵循文體和表達,如相同文體不同表達、相同主題不同表達、相同表達不同主題。通過閱讀“質”和“量”的提升,加大知識儲備,構建知識體系,最終成為快樂的閱讀者。
(2)應該怎樣讀書。寬度和深度的結合,不但不會喪失閱讀樂趣,恰恰相反,能提高閱讀的樂趣。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思考:實施過程中,厘清閱讀步驟,把書讀“活”,能與書交流,能與書溝通。在閱讀中思考,在閱讀中聯想,在閱讀中實踐,遷移表達作品要素或風格,逐步培育學生和家長的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增進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