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平 李婷 司娟 江雪 盧淑嫻 石梓炫 王昭丁


摘 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就業崗位縮減、招聘形式轉變、人員流動受限等多重困難與挑戰導致高校畢業生產生巨大的就業壓力。而國外疫情的加重給英語專業畢業生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再添風霜。然而疫情的爆發也給英語專業畢業生們帶來了不少新機遇,福禍相依,只要有效掌握迎接挑戰的方法,便可逆轉乾坤,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基于此,本研究深度研究了畢業生將遇到的風險與挑戰,并對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對相關畢業生給予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新冠疫情;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機遇與挑戰;應對方法與途徑
一、研究背景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三重壓力,即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社會經濟下行和疫情。一定時期內受疫情影響,多數企業面臨資金鏈斷裂,流動資金不足,且無法開展新的生產活動,導致經濟活動暫停,無法產生收益。為了應對這一情況,減少企業成本,多數公司不得不對企業員工進行部分清退或者暫不納入新人。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就業市場存在的供需矛盾。此外,雖然國內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國外疫情依然持續蔓延,給我國及全球經濟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依舊巨大,就業形勢更是雪上加霜。除了工作崗位的供需矛盾,供給大于需求的問題,由于新冠疫情的傳播性,以及畢業季,一些城市正處于隔離狀態,還存在著企業招聘者與畢業生缺乏有效溝通的問題,從而帶來的畢業生就業難的處境。
二、調查過程及分析
2020年7月26日至8月2日,本研究選取了湖北經濟學院2020屆英語專業畢業生和2017至2019屆在校生共70人進行線上問卷調查。本文基于此次調查,運用了問卷分析法,數據統計分析方法,進行深入分析。
(一)調查對象
第1題:您所在年級。在調查過程中將英語專業學生以年級進行劃分,大一學生占8.57%,大二學生占45.71%,大三學生占18.57%,大四學生占27.15%。可以看出,在調查的70位對象中,大二的在校生居多,其次是大四畢業生。
(二)學業狀態
第2題:您目前屬于以下哪種情況?選擇繼續升學或出國的占52.86%,尚未找到工作的占24.29%,只有7.14%的調查對象已就業。
(三)就業看法
第3題:您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英語專業學生找工作與2019年相比如何?有64.29%的受訪者認為企業推遲復工,工作更難找。21.43%的受訪者表示尚不明確。10%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前后找工作差不多,相對持平。只有4.29%的受訪者認為企業用工缺口大,更好找。由此可知,大部分受訪者對疫情后就業的影響持消極看法,認為工作更不好找。而只有很小一部分受訪者對疫情后就業的影響持積極看法,認為工作更好找。
第4題:就目前就業形勢來看,請問您的就業行業選擇是什么?65.71%的受訪者選擇考研或者繼續學習,22.86%的受訪者選擇先就業、再擇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選擇待業觀望(5.71%)或考公務員(2.86%)或自主創業(2.86%)。沒有人選擇教育行業。由此可以看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選擇先深造不就業的人居多,英語專業選擇自主創業或是考公務員或是從事教育行業少之又少。
第5題:您了解疫情期間政府對于大學生的就業政策嗎?61.43%的受訪者表示聽說過,不是很了解,22.86%的受訪者表示比較了解,12.86%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沒聽說過,只有2.86%的受訪者表示知道。由此可知,大部分的受訪者對大學生就業政策并不關注,對待就業還比較迷茫,這也成為就業難的原因之一。
(四)就業信息
第6題:您對疫情期間開設的線上云招聘的看法如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能滿足和基本滿足英專生畢業需求的人數,少部分認為可以有效解決英專生求職難問題或是認為作用不大。見圖1。
第7題:您平時主要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就業實習信息?調查對象能通過多個渠道來了解就業實習信息,其中選擇通過學校的就業創業中心提供的求職信息比選擇其他三項的要少,反映出學校提供的求職信息還有完善和改進的地方。見圖2。
第8題:在疫情下,您在就業時優先考慮的因素有哪些(排序題)?根據平均綜合得分數據,薪酬待遇排在第一位,其后依次為發展空間、自身興趣和專業對口。對行業前景和家庭因素考慮的很少。見圖3。
(五)疫情影響
第9題:您認為疫情對英語專業就業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認為,全球疫情形勢嚴峻,對于外語類的人才需求下降,就業受到影響。可以看出,受訪者對于疫情的影響持消極看法,不利于就業。見圖4。
第10題:對于此次疫情影響,您認為應該從哪個方面為就業做準備(多選題)?大部分受訪者會選擇積極行動,適應網上招聘(占85.71%);進行職業規劃和職業選擇的占81.43%;在家自覺學習,提高自身技能的占85.71%;參加就業培訓班,觀看就業指導課程的占38.57%。
(六)就業政策
第11題:您覺得政府和學校對于疫情就業的政策和安排有哪些不足之處?超過65%的受訪者認為學生可獲取的信息渠道不夠、提供的就業崗位緊缺、沒有開展足夠的關于疫情期間求職技能的培訓。見圖5。
第12題:您希望學校就業部門和政府可以出臺哪些措施幫助就業(多選題)?著重希望學校和政府能加大高校合作力度(占78.57%),增加畢業生到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領域就業力度(占72.86%),擴大深造規模(占67.14%),加大重大領域招聘(占60%)等。這反映出學校和政府在就業政策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三、新冠疫情下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機遇
(一)在線教育
自2011年以來,隨著網絡和電子設備在大眾生活中的進一步普及,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也已集成到教育行業中。此時出現了實時在線教育,并且滲透到K12,職業培訓等領域。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使得千萬學生無法正常去學校上學,線下教育活動全部被迫暫停。后有“停課不停學”的政策,這加速了在線教育行業在全國的普及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的科技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長會加大子女教育投資力度。同時,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的良好條件下,成人對自身的學習投入也會增大。而英專畢業生中很大一部分在大學四年取得了教師資格證,四六級證書,專四專八證書還接受過教學相關課程的學習,并且擁有扎實的英語課程知識與能力。這些已經取得的成績使英專畢業生與傳統學科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來躋身在線教育行業。對于有能力的畢業生來說,無論是投身k12英語教育還是成人英語教育,這方面的市場前景都十分良好。
(二)國家政策
國家為了應緩解疫情下畢業生的就業壓力,特此規劃了許多充實基層專項計劃與行動。其一,“特崗教師”計劃將擴招5000人,因此招募規模有望達到10.5萬。其二,適當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項目實施規模。各地方教育單位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作為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師資力量。其中“先上崗、再考證”的舉措,也會進一步為中小學和幼兒園注入新的活力。此舉可為以往有意向服務基層的英專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無論是已經還是沒有拿到教師資格證的畢業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先上崗,后拿證的策略可為已經有意向服務基層的英專畢業生拓寬就業渠道,也可為還沒有想過投身基層教育建設的畢業生開辟新思路。無論是否拿到教師資格證,畢業生都有機會參與其中。
(三)升學深造機會增加
受疫情影響,教育部出臺相關政策,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這給面臨“就業難”的英語專業畢業生帶來更多升學機會,學生可以選擇考研,繼續提高專業性技能,努力成為高尖端人才。與此同時,雖然疫情之下出國留學十分危險和不便,但是部分外國高校降低入學門檻,采取國內線上授課的授課模式,有效緩和了安全問題。通過學歷的提升,英語專業畢業生可以避開就業需求緊縮的時間,不斷提升自我價值,豐富個人閱歷,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畢業做好周全準備。
(四)就業面擴大
疫情防控之下,現代通訊、大數據、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新興產業應運而生,甚至可能成為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產業,因而產生了更多的就業機會,英語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選擇時,應不局限于常見傳統職業,例如教師和外企公司職員,可以擴大就業面,嘗試新職業。
四、新冠疫情下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挑戰
(一)就業渠道發生變化
受疫情影響,傳統的校園宣講和現場招聘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線上招聘,即“云招聘”,“云招聘”帶來新的求職挑戰,企業精簡面試流程,用人單位對應屆畢業生抱著寧缺毋濫的心態,僅僅通過電子簡歷和網上交流了解應聘者,這對很多適應線下招聘的畢業生來說是一個新的難題。此外,云招聘使得畢業生的求職方向偏向線上行業,這一定程度上和畢業生原本的職業規劃存在差異。電話面試,視頻面試相對于傳統面試的最大區別就是它對求職者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更高,這非常考慮畢業生的心理素質,需要畢業生提前充分準備。
(二)就業崗位供不應求
數據顯示,每年80%的就業崗位是由中小微企業創造的,它們是就業的主要驅動力。在疫情的沖擊下,中小微企業面臨經營困難,裁員甚至停業的困境,這也加劇了就業的嚴峻形勢。
英專學生畢業后有相當一部分會選擇去相關的教育機構任職,然而,自2018年教育部頒發《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后,各機構的經營明顯吃力了起來,而2020爆發的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學校補課和居家令使得機構經營困難。據調查,超過90%的教培機構難以為繼,機構紛紛少招或不招新的工作人員,更有甚者大幅裁員,這使得教育和培訓行業的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英專學生的另一就業主渠道是外貿行業。受國內外疫情影響,各國接連出臺限制令,使得境內境外貿易交流受阻,甚至于國外項目延遲或停滯,由于疫情最先報道在中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外顧客對我國商品的接受度,加之美股的幾次熔斷,各外貿企業陷入青黃不接的窘境。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接連破產,去年因招不到新人而苦惱的公司,今年也將招聘計劃擱置下來,部分畢業生已經通過面試,卻因疫情影響企業遲遲無法開工而被動失業。
國內求職人數總量增加。今年全國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較去年增加了40萬。且因疫情影響,少有學生出國就業。由于海外疫情相對國內較為嚴重,海外留學生陸續回國,客觀上造成國內就業總量增加,更加大了國內人才市場的競爭力。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焦慮情緒上升
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高校畢業人數規模的不斷增加,意味著企業更少的招聘崗位以及更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據統計,今年大學生畢業就業率較去年通勤而言有5-20個百分點的降幅。同時,內卷壓力增大,一方面出國留學和就業人員返回國內(據估計,到2020年,將有大約60萬海外大學畢業生),另一方面,不同專業的學生之間存在著勞動替代效益,英語是大部分畢業生都能掌握且運用的語言,企業更傾向于選擇復合型人才。
不僅如此,短期內企業人力成本的加劇,使企業基層崗位的崗位面試要求愈加苛刻,沒有相關經驗的人會被拒之門外。大部分畢業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偏理論,畢業之后很難實踐,因此,那些有經驗有多項技能的學生才能受到企業的青睞。甚至有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招聘2021屆的學生,使得畢業生遭受“社會毒打”的同時還要直面“同輩壓力”。春季正是高校畢業生求職實習的高峰階段,受新冠疫情影響,交通受制、假期時間延長、線下招聘暫停、新冠病毒傳染的不確定性,勢必會打亂畢業生的就業規劃,加重畢業生的焦慮情緒。
五、新冠疫情下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的途徑
(一)全面落實就業指導工作
1. 組織網上就業招聘會
高校要鼓勵英語畢業生積極參與網上招聘。在疫情時期,英語專業的前景與企業的發展需要都受到很大影響。高校要思考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求職活動或緩就業機會。例如,在線上聯動企業尋求更多“云面試”機會;不定期邀請有經驗的專業人士開展網上有關就業講座;充分發揮校友會的資源優勢;積極搜索和更新英語畢業生就業的最新數據,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和指出就業的方向。
2. 提高就業指導師資力量
高校應重視畢業生就業指導,合理配置就業指導教師,提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教師需時刻關注當前社會上的英語專業的就業形勢,對畢業生就業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總結,并生成相應的統計報告,從而制定科學的就業指導內容,在畢業生就業的過程中能有效地提供幫助。高校需不斷創新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借助釘釘、騰訊會議、騰訊課堂等軟件開展網絡就業指導課程、網絡模擬招聘等活動,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提升其實踐能力和求職能力,也為接下來的就業工作提供寶貴的經驗。
3. 完善就業幫扶體系
國家應加強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少數民族、貧困縣等高校畢業生群體的精準幫扶,高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引導工作,為畢業生提供心理咨詢,緩解畢業生就業心理壓力。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正確處理考研與就業、擇業之間的關系。
(二)拓寬畢業生就業深造渠道
1. 促進畢業生基層就業
高校要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支持,引導英語專業畢業生將職業選擇與社會需求、國家發展結合起來,積極就業、自主創業,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到基層就業、創業。
2. 支持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高校要建立校企合作對接平臺,與諸多企業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確保在疫情時期也能為畢業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在現今“互聯網+”發展背景下,高校應支持畢業生多渠道就業,鼓勵畢業生學習“互聯網+”相關技能,積極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實踐類比賽。
(三)畢業生積極準備就業
1. 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英語專業畢業生應該要調整好心態,客觀積極地去看待疫情。疫情給就業帶來的不利因素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每個畢業生都無法逃避。與其在現實面前不知所措,或是自怨自艾,還不如直面現實,提高能力,迎難而上,視變化為機遇。
2. 提前準備,積極爭取
疫情期間,英語專業畢業生應提前做好充分準備,以不變應萬變。可以結合自己的英語專業和興趣愛好,認真思考未來的就業方向,從自身實際出發,及時地進行重新規劃。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也可以選擇直接就業。如果選擇繼續深造,則應積極聯系學校和老師,尋求學業規劃和指導。若選擇直接就業,可以聯系學校尋求就業指導,積極參加線上面試活動,尋找實習工作。畢業生可以提前在網上查找一些招聘的面試題庫進行練習,搜集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組織答案,模擬應答,或者參與網上模擬面試比賽來積累經驗。
3. 了解就業政策,提高綜合能力
英語專業畢業生要緊跟國家就業政策,提高獲取就業信息的能力,多渠道去了解關于就業方面的信息。同時,要盡快適應線上招聘方式以及工作環境。利用空閑時間,積極學習其他技能和其他領域知識,如學習掌握“英語+教學”、“英語+財經”“英語+法律”等知識,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競爭能力,努力成為復合型人才。
六、結語
2020新冠疫情的到來,促使新興行業蓬勃發展,在政策支持下,英專畢業生們就業上有著一定的優勢。但同時,世界經濟也遭遇了重創,許多英專畢業生們面臨著畢業即業的困局。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本研究從國家政策,高校工作,及英語專業畢業生本身三個維度提供疫情下就業的新思路,同時也希望能夠給突發情況下的就業問題提供參考意見。本次研究的視角以及內容是兩大創新點。雖然目前畢業生就業的較多,但本次的新冠疫情是一個新的大背景,在新背景下研究這個課題會給英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帶來不同的研究思路以及借鑒意義。通過對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的研究,也反映出當前疫情大背景下,市場行業的更迭發展。
(指導老師:王瑞輯)
參考文獻:
[1] Neville J Rigby,Shiriki Kumanyika, W Philip T James.Confronting the epidemic:the need for global solutions[J].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Policy,2004,25(3/4):418-434.
[2] 溫曉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地方高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對策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23(1):40-42.
[3] 黃素雅,龔倍杰.新冠疫情背景下應屆畢業生就業政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7):209-211.
[4] 岳昌君.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有何影響[N].中國青年報,2020-03-09(008).
[5] 盧孝軍.新冠疫情影響下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20,(17):20.
[6] 耿海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高職院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對策[J].大眾標準化,2020,(16):127-128.
[7] 趙天明,黃月明,劉煒.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0,(22):40-44.
[8] 桂兵.后疫情時代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與對策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11):76-77.
[9] 亓強.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畢業生就業工作路徑探析[J].黑龍江科學,2021,12(7):144-145.
[10] 孫曉芳.不可控因素影響下促進畢業生就業對策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J].黑龍江科學,2021,12(7):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