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鄧毅 夏保國 康芬 蔣昕
摘 要:針對應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特點,湖北經濟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開發在線虛擬仿真技術資源庫,配合線上線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和賽事參與,建立混合式課程教學改革路徑。實踐表明,在線虛擬仿真技術在酒店餐飲管理混合式教學改革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基于在線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型本科課程混合式創新教學模式探索,為課程在線虛擬仿真系統的繼續建設和進一步優化提供借鑒。
關鍵詞:在線虛擬仿真;混合式課程教學;酒店管理專業
一、在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的必要性
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不可避免的,世界正經歷革命性的變化,數字化與智能化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中普及,教育這個傳統的“慢行業”也正發生巨變。2018年,教育部開始推動虛擬仿真教學項目建設工作[1],《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可見,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將重構高校教育生態,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2]。
傳統的網絡互聯實驗課程往往依附于理論課程的設置,多數實驗內容是對理論課程的驗證與演示,不利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和解決實際工作中所面臨的網絡問題[3]。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混合式教學符合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習規律,借由虛擬仿真技術可讓學生很好地感知生產工藝和服務流程,解決實際教學過程中實驗條件不足等問題,讓學生在課上課下反復觀摩練習,有利于學生畢業后快速熟悉酒店企業崗位工作,減少酒店企業的培訓成本。為此,我校(湖北經濟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餐飲管理課程組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構建了餐飲管理虛擬仿真課程資源庫,以任務點的形式形成在線資源庫,以目標為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拓寬實驗訓練的知識面和深度、難度,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提供解決方案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實驗研究中相關方法和技術的精髓,從整體提升實驗訓練的水平。通過平臺自動生成的統計報告數據以及線下考核與反饋,建立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較全面的了解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效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二、虛擬仿真實驗技術的應用特點
立體式、全方位的虛擬仿真實驗技術使得知識以其本身的面貌進行傳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知識本身的形態,成為互聯網時代教學技術的創新代表。酒店專業教育作為一種以職業為導向的專業學科,不僅必須為學生提供理論基礎,而且還應為學生提供在工作場所使用的一系列技能訓練。這些技能包括問題分析和即時決策,團隊建設以及酒店業務變量之間的關系(入住率,利潤和客人滿意度)。虛擬仿真實驗技術被認為是發展這些技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虛擬仿真實驗技術可以實現參與者模仿工作所需的動作,并積極參與學習和技能獲取的過程,其特點主要體現在:
(一)交互性教學體驗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老師主要通過口授或者板書、圖片、視頻等來傳遞知識。而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和知識的傳遞過程變得直觀立體化,呈現出多渠道、多主體、強互動的特征,需要教師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全方位的足量信息傳輸。而這種教學方式對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教學組織能力要求極高,且不可避免知識在語言傳授過程中會出現信息的丟失。虛擬仿真技術使得學生能夠真正進入一個由計算機生成的交互式三維虛擬現實環境中,與之產生互動,進行交流。通過參與者與虛擬仿真環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對所接觸事物的感知和認知能力,幫助和啟發參與者的思維,以全方位地獲取虛擬環境所蘊含的各種空間信息和邏輯信息。
(二)沉浸性教學體驗
孔子在教育學生過程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觀察法和談話法,比如孔子帶學生去觀察自然景觀,與學生對話時經常打比方和講故事,其本質就是為學生搭建一個教育場景,學生沉浸于其中,從而把理論變得形象化,便于理解。由于虛擬仿真技術特有的沉浸感和實時性,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環境的超越,使得它在軍事模擬、先進制造、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醫學生物、天文等領域中有非常大的應用前進,比如對于一些劇毒物質的試驗,未知領域外太空的探索等。虛擬現實技術能夠大大地推進這些領域的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將虛擬教育與現實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三)趣味性教學體驗
借助對多媒體技術(音頻、視頻、圖像)、虛擬仿真技術構建了互動體驗的實驗教學環境,能有效激發學生能動性和實驗興趣,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構建思維。虛擬仿真技術和互聯網環境下,通過趣味性的互動體驗讓個體充分參與到教育教學中來,在保存趣味的同時高效地傳遞知識,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識。儒家孔子樂學,“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指出要以學習為樂,以游戲的心態學習,并樂此不疲,這是一種游戲體驗學習的最高境界。
三、基于在線虛擬仿真技術的餐飲管理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
餐飲管理課程設計是一門系統了解餐飲管理的各種要素及其內在聯系而開設的綜合性管理實踐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積累、遷移和應用的能力。本課程緊跟國內外餐飲業發展進程及市場發展現狀,注重服務管理理論在餐飲企業類型的探討,并聯系現實餐飲企業以及星級酒店餐飲部門管理活動,幫助學生為今后從事餐飲企業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識積累。結合宏觀背景,能運用相關管理學、經濟學知識對中觀餐飲行業及微觀餐飲企業中具體的現象或實務性問題加以分析和理解,掌握基本的服務技能及技巧。
酒店管理專業為實現對接“大接待業”行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實驗教學環境最好模擬真實工作環境。由于受到特殊實驗條件、操作不可逆性、實驗成本高等因素的限制,高校本科層次人才培養過程中往往存在“實踐能力不強、管理思維缺乏、創新意識不足”等問題。在餐飲管理這樣一門十分重要的酒店管理專業管理實踐課程中,很難保證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從頭到尾地親手操作餐飲設備,體驗餐飲環境及設施的便利性,理解客服務技巧的重要性,學生作為旁觀者而非參與者自然很難對課程設計的作用和意義有深刻認識和理解,更別提鍛煉他們的動手實操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了[4]。通過信息化手段結合學科特色,打造交互性和實務性的虛擬仿真實驗,豐富了教學模式,大大推進了教學資源共享化和教育信息數字化,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因此,近年來,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課程開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有效的虛擬仿真教學。實驗教學一直是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培養人才的實踐能力和服務創新能力。
(一)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教學平臺網絡輔助教學
“超星學習通”平臺是一款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應用軟件。使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實現了“互聯網+教學”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師生教學互動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5]。“超星學習通”平臺為疫情期間餐飲管理實務實驗課程的在線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主要體現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教學環節。課前,教師將課程教學資源(文檔、音頻、視頻、圖片等)上傳到“超星學習通”平臺,為學生課前預習提供指南(知識點及重點難點介紹)。就學生而言,學生按照指南預習,對知識點和重要概念有了初步認識,能夠有效提高線上或線下課堂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就教師而言,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生成的學生預習數據掌握學生預習的基本情況,進而展開針對薄弱環節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教師可以構建虛擬仿真庫(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包括網上虛擬餐飲企業和餐廳虛擬實訓,利用音頻、視頻、動畫、實訓指導書、模擬實訓軟件等相關資源使教學場景對接崗位場景,通過角色扮演對學生進行崗位服務能力的訓練。課中(線上或線下),教師可通過“超星學習通”APP或網站設置多種課堂活動(簽到、搶答、選人、討論、測驗等),根據學生搶答情況給予獎勵,趣味性強,有效加強課堂師生互動。課后,教師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布置作業或小組任務,根據學生作業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知識總結,給予課后指導。當一個章節教學內容完成時,教師可在學習通上發布章節測試對學生進行考核。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教學環節,“超星學習通”都可以做到時時記錄學生學習活動痕跡并按教師設置的成績權重計分,還能進行成績統計分析,建立每生成績分析模型,教師根據分析結果,了解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努力程度,進而改進教學方案,課程成績也有了充分依據。運用“超星學習通”線上平臺,切實延展了教學的三個重要環節,保障了課程教學質量。
(二)在線虛擬仿真技術網絡輔助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餐飲管理課程分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兩部分,應以理論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學改革兩方面雙軌并行的模式探索深入。采取“超星學習通”平臺與虛擬仿真技術混合教學模式,理論教學部分以“超星學習通”網絡輔助教學為主,結合PowerPoint等多媒體軟件講授;實驗教學部分采用虛擬仿真技術教學法,模擬配置實驗。課程以餐飲管理實務中的關鍵任務節點為模塊來搭建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的框架,由工作模塊引導對應的實驗單元,并契合相關知識點(表1展示了10個虛擬仿真實驗所包含的主要知識點)。在虛擬仿真實驗中,我們也加大了管理案例分析和人際溝通情境復雜性和難度,更接近于實際餐飲運營情況;并在每個實驗操作后增加小組匯報或小組PK,設置教師評價、組內評價和組間評價的比例為6:2:2,以進一步提高考核的區分度和公平性。根據學生反饋,與傳統實驗相比,課前預習環節和課后復盤環節都可以基于虛擬仿真庫(共享型教學資源庫)展開,虛擬仿真技術優化了實驗的完整性和邏輯性,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三)酒店餐飲模擬運營課程平臺深化虛擬仿真技術的應用實踐
在新興教育培訓技術中,模擬被認為是技能發展最有效的方法,能夠通過虛擬仿真環境下模擬公司運營環境和處境能夠以適用于不同受訓者的方式傳遞給受訓者。在決策模擬中,訓練變得“真實”。學生根據情境設定模擬現實工作中需要采取的行動,并積極參與學習過程。酒店管理模擬/游戲是一種虛擬模擬技術,已成功地用于酒店教育和培訓中。酒店業面臨著成為真正的服務和面向客戶的挑戰。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酒店業需要各個層次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注入。因此,酒店旅游業的教育和培訓必須從傳統的教學和培訓方法(講座、演示、研討會、會議、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發展到基于向學習者提供的理論模型以及管理決策和來賓關系技巧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以在工作場所中應用。
基于虛擬仿真技術的專業課程及行業賽事為檢驗教學效果提供了平臺。芬蘭CESIM基于在線虛擬仿真技術開發模擬教學平臺包括多門課程,其中CESIM Hospitality提供酒店餐飲管理模擬在線教學模塊,這是一款互動性很強、有趣而實用的酒店餐飲模擬運營教學方案。虛擬仿真教學中,學生團隊(一般為4-5人)模擬酒店或餐飲企業的管理團隊,線上運營一家包含餐廳的酒店并與其他小組競爭,參與者將嘗試不同的運營方案,要求學生綜合運營酒店管理的相關職能、收益管理、銷售促銷、餐廳菜單調整、客房服務、員工管理和管理流程,對酒店管理全局認識、各職能部門的關聯以及酒店盈利問題的綜合考量,決策后分析不同方案所得出財務結果和公司狀況。模擬酒店運營的成功由眾多財務指標決定,其中包括運營利潤、凈利潤、資產回報以及現金流等。在酒店運營中收益管理和客戶滿意度是最關鍵的成功因素;在餐飲管理方面,菜單調整、員工管理和客戶整體體驗是最關鍵的因素。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熟悉并掌握酒店行業的行業性指標,如ADR、GOPPAR,RevPAR,入住率%、單客平均收益以及餐廳上座率等。課程模擬一般包括6個回合,針對每一回合結果和公司狀況,平臺將生成數據分析報告,有利于學生分析自身或參照競爭對手的運營狀況。每回合結束后的數據結果是評估學生學習進程和經營表現的重要工具之一。財務結果將通過系統的結果頁面顯示整個模擬市場中的各家酒店運營狀況,所有團隊都可以獲得該信息,形成一種虛擬酒店餐飲市場博弈情境。結果數據為學生提供了所有經營數據,幫助學生理解自己與其他競爭對手間的差別。結果數據包括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和主要財務指標等。該模擬提升了學生在酒店餐飲運營和環境變化影響下,發現、分析并處理那些影響酒店和餐廳運行的復雜因素,也增強了學生基于事實的分析決策能力,并通過現金流和財務報表理解酒店運營的盈利基礎。通過對酒店管理模擬的演練,激發了學生的競爭熱情和協作意識,并讓其有空間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的能力。
四、結語
基于“三有三實”應用型本科人才培育理念,對酒店管理專業“餐飲管理”課程進行了改革,構建了以流程管理實踐項目為主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該模式結合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切實轉變以學生為主體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學中思、思中做、做中想、再嘗試”,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能力。管理實踐項目完成過程亦是學生積極主動進行知識體系建構、綜合能力提升的過程。從教學效果來看,實施狀況良好,學生管理實務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團隊協作意識得到有效提升。同時,結合時代特色融入職業素養和課程思政要素,利用互聯網線上教學與虛擬仿真項目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實現了應用型本科酒店管理專業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初衷。
參考文獻:
[1] 閻西康,梁棟,張靜娟,王玲.虛擬仿真在土木工程類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OL].實驗技術與管理,2021,(3):207-209,218.
[2] 夏元清,戴荔,閆莉萍,等. 教育部來華留學研究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建設方法探究:以“隨機過程理論及應用”為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9,(12):42-45.
[3] 王婷.基于“互聯網+”虛擬仿真技術的《網絡互聯管理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1,(3):84-85.
[4] 孫交通,張曉東,周丹.虛擬仿真技術在高分子材料課程設計課程中的應用[J].化工管理,2021,(3):26-27.
[5] 楊亞玲,馬馳.虛擬仿真技術在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展望[J].物理通報,2021,(3):36-38.
[6] 張旭.“互聯網+”及虛擬仿真相結合教學模式下《電工電子學》課程改革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