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珊
(甘肅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甘肅蘭州 730050)
伴隨著潤滑油使用范圍的擴大,市場上的各個潤滑油生產廠家不僅加大了生產規模,生產處理不同性能的潤滑油,更是在生產過程中非常注重含水量的檢測。雖然在潤滑油生產和使用中,含水量檢測有著多種的方式,但在技術不斷進步的今天,含水量檢測技術也有了嶄新的發展,出現了一些在線檢測當現代化技術,有效保障了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可根據含水量檢測結果來進行潤滑油油質的判定,科學地進行潤滑油的選擇和應用。
1.1.1 外部混入
因為潤滑油生產和使用的特殊性,在一些環節可能會出現水分混入潤滑油的情況,比如,在生產與存儲階段,一旦相關人員沒有選擇好存放設備或者傳輸管道存在破損問題,就會導致雨水、雪水或者其他水分混入到油品內,導致潤滑油中的水分超標,降低了潤滑油的使用性能。潤滑油的使用過程中,也會出現冷卻器的滲漏問題,在出現了這一問題且并未及時處理后,油品內可能會混入冷卻水。當潤滑油存儲和使用在潮濕的條件下或在溫度異常低的情況下,空氣中的水分也會混入其中,導致油品中的水分超出正常標準。
1.1.2 內部析出
潤滑油有著明顯的溶水特性,但其本身溶水性也與溫度變化有著一定的關系,根據經驗,在周邊環境溫度急劇升高的過程中,空氣濕度同步增大,潤滑油的溶水性更為明顯。這種情況下,油品中的含水量較大,反之,含水量較小。在環境溫度較低的情況下,潤滑油中的水將呈現出飽和狀態,在特定的條件下這些水分將會被析出。因此,內部析出同樣是潤滑油中水分的一大來源。
潤滑油中的水分有多種的存在方式:①分子狀態。這種狀態下,水分出現在潤滑油的分子空隙內,水分對潤滑油的溶解作用受到潤滑油組分、溫度的影響,這種狀態下的水分很難直接判定,需借助專門的檢測設備和儀器來判斷其含量。②細小顆粒狀態。這種存在形式下,形成了油水兩相乳濁液,油水分離的技術難度大。③油中析出,形成了微小顆粒后逐步成為大顆粒,多處于容器底部或者內壁。
根據潤滑油的基本構成,其中主要以基礎油和添加劑為主,一旦在潤滑油中的含水量超出了正常標準,就會導致基礎油受到水分的干擾而表現出明顯的氧化,在氧化現象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也就會導致潤滑油發生乳化現象。添加劑在潤滑油中的作用相當于表面活性劑,在一定的條件下,添加劑極易變成膠狀,最終導致潤滑油的油質不佳,比如,潤滑油黏度降低。一旦水分導致潤滑油中的基礎油、添加劑發生了變化,就會導致油品性能和質量無法滿足使用標準。
潤滑油一般用在機械設備中,可實現對機械設備中零部件的潤滑,減小不同零部件之間的機械摩擦,但一旦潤滑油中的含水量過高,將會導致機械設備的磨損和腐蝕嚴重,易造成機械設備更高的故障率,難以維持機械設備的正常使用。
關于潤滑油中的含水量檢測,有多種檢測方式,蒸餾法是一種十分傳統的檢測方法,具體的檢測工作開展時,在潤滑油中選取試樣,將所選取的試樣與無水試劑充分混合以后,開展一段時間的加熱蒸餾,最后讀取冷凝回流水的體積數據,就可得到含水量指標,這種檢測方法的原理和操作都相對簡單,但在整個的檢測過程中,卻需要消耗相對長的時間,且難以得到高精度的結果。
3.2.1 原理
卡爾·費休滴定法同樣是潤滑油含水量檢測中的常用方法,在利用這一檢測方法開展檢測工作的過程中,主要利用的是電化學法,將I2、SO2、H2O 以1∶1∶1 的比例在電解池內開展化學反應,反應過程如下:

根據上述反應過程,在不含游離態碘的滴定溶液通入高壓電,在此條件下,碘與水將發生一定的變化,在反應結束后,游離態的碘將使得電壓呈現下降趨勢,直到滴定結束,電壓的下降也結束,利用法拉第定律就可得到總碘量值,進而來得到潤滑油的含水量指標。
3.2.2 影響因素
在利用卡爾·費休滴定法開展含水量檢測的過程中,檢測結果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主要為:①卡爾·費休試劑。在周邊環境濕度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卡爾·費休試劑的新鮮度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比如,在濕度增大、時間延長的情況下,試劑的穩定性不足,滴定度的下降速度明顯快于正常標準,試劑可能難以發揮其作用。②溶劑。潤滑油中的水分有多種存在形式,其中,游離狀的水脫除相對簡單,經由溶劑的使用,樣品中的水可以發生狀態的變化,當成為了游離態后,也就可在特定的條件下與試劑發生一定的化學反應,但因為潤滑油為非極性物質,如果在檢測工作中采用了高純度的非極性溶劑,因為導電性質相對較差,兩者之間的反應活性不夠,也就無法保障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當在潤滑油含水量檢測時采用的是稱重法時,需在潤滑油中選擇有代表性的試樣,試樣體積要符合要求,在取樣結束以后按照相關規定來稱重,結合對潤滑油密度情況的掌握,依據特定的公式,計算在同體積條件下潤滑油的質量。因為潤滑油與水存在著密度方面的差異,在開展含水量檢測的過程中,可考慮這兩種物質的質量差值、水和油密度關系等的分析,得出試樣中水的體積和含水量。但利用稱重法開展檢測的過程中,為得到可靠的檢測結果,一般要保障試樣的純度。
潤滑油含水量的檢測中,很多時候也會采用紅外線光譜法,根據這一檢測方法的原理,利用的是油品內不同組分的紅外線吸收強度差異。針對潤滑油的含水量檢測,當利用紅外光連續對油品試樣開展照射的情況下,可同步獲得吸收光譜圖,因為吸光度與含水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經由對吸光度的分析,也就可掌握潤滑油中的含水量情況。但根據實際的應用經驗,當水分含量超過0.1%的情況下,利用這一檢測方法可得到相對可靠的結果。
微波法屬于潤滑油含水量檢測的一種新型方式,當利用這一方式開展檢測時,需在油品內施加電磁波,因為水本身具有極強的導電性,當施加了電磁波以后,也就會在潤滑油內產生感應電流,含水量越高的情況下,這種情況下所產生的感應電流越大,也意味著更大的電磁波能量,經由對電磁波能量的計算,就會獲得準確的含水量結果。
當在潤滑油中通過了射線時,水和油品本身的性質不同,對于射線的吸收率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一旦在潤滑油的含水量檢測時,含水量存在著明顯的變化,將意味著射線衰減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通過這一原理的應用,也就可得到含水量檢測結果。從本質上看,這一檢測方法為非接觸檢測,因為為非接觸的方式,所得到的檢測結果與實際可能存在較大的偏差。
潤滑油和水分別屬于非極性和極性位置,這種性質差異導致二者的介電常數有著顯著的區別,一旦含水量發生變化,介電常數也會同步發生改變,在利用介電常數法開展含水量檢測時,主要是對這種變化量、含水量關系的把握來獲得含水量指標。根據當下潤滑油含水量檢測方面的介電常數法,多利用的是射頻法和電容法,如果采用的是射頻法,需將選定的射頻傳感器探頭置于油液內,經由射頻源的射頻信號發送,在油液介電常數的變化下,傳感器電容也會同步發生變化,這種情況下,經由對傳感器電容阻抗的分析,就可獲得含水量;在含水量較高的潤滑油檢測中,射頻法更為適用。
含水量檢測是潤滑油生產和使用中的重點工作,雖然在當下的技術發展中,檢測方法日漸多樣,但因為每一種檢測方法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條件,為得到可靠的檢測結果,需根據檢測情況來進行檢測方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