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縱觀近兩年學術界對于類似主題的研究,有些從大概念分析,有些以構圖構成為出發點。當下時代,不去創新不行,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過度追求創新也不行,容易遺忘中國畫的傳統定位。透過此矛盾,探究其產生原因、表現以及解決方式,尤為重要。
全球化趨勢下,我國與世界的聯系不斷加強。除了經濟方面,不斷加強的文化交流,也正是此矛盾產生的直接原因。
西方油畫為主導的外國畫種通過此文化交流進入大眾視野,人們對于美的理解也逐漸“西洋化”。一向以追求意境、以形傳神的中國畫與西方油畫產生了碰撞。但人們似乎更青睞于西方油畫,更享受這種視覺沖擊和造型。后來甚至學畫畫的最初階段,學的竟是西方繪畫體系的素描。中國畫畫家們因此不得不追求創新。如果不創新,作為我國本土的傳統畫種,其傳承將受到負面影響。
有些畫家摻和丙烯、塑料等綜合材料來描繪畫面,畫面本該有的筆墨韻味消失不見。這種創新雖然很大膽,具有探索性,但缺乏了中國畫最本質的筆墨性,無法令人信服。如此下去,中國畫與其他畫種的界限將更加模糊。
這種創新,畫面本身無法做到通俗易懂,要讓人們硬著頭皮去猜測畫作的立意與意象,展露的問題是精神文化內涵修養的欠缺。一個畫家并非什么都能畫,畫家筆下之物一定程度上是自身價值觀和修養的體現。
某些中國畫畫家大肆夸張所用的線條,使得畫面上的筆墨與線條缺乏了傳統筆感。中國畫區別于其他畫種的重要特點之一就在于用筆和用墨,如果沒能把用筆變化和用墨韻味保留下來,無論形式再怎么花哨,似乎都會與中國畫的傳統定位產生偏差。
重構即拆解原結構作為基本單位再重新組合。繪畫中藝術家們根據立意構圖需要,無需考慮現實的合理性,打破時空、文化、觀念界限,把畫面中所需要的構成元素主觀的進行重新構建。①“重構”并沒有脫離中國畫的傳統定位,表現手法和基本技法都被保留,借助對象來表達情感的方式也沒有改變,是一種很好的協調方式。
此前于四川成都展出的四川美術書法精品展中,有將花鳥與人物、山水互相結合的作品。這種創新,使得中國畫畫面內容更有新意。在廣東畫家方向的“人間山水”展覽上,他的畫傳統筆墨還在,卻巧妙于山水中融入了現代建筑。
總體來說,中國畫創新不能脫離其傳統定位。不論如何創新都必須銘記中國畫的筆墨不能丟。針對創作形式和繪畫題材,可以挖掘很多創新點。嘗試哪些可以結合然后傳達出新的含義,并不忽略用筆用墨,這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矛盾平衡。
注釋:
①邱平.當代工筆花鳥畫中畫面元素“重構”的表現方法特點探究[J].西部皮革,2018,40(18):第1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