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立場。今年4月,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地方人大工作實現新發展座談會上,李小敏常務副主任指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各級人大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保證人民安居樂業。5月底,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情況的報告,正是對這段闡述的生動注解。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唯有以法治的力量加快推進,才能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履行人大監督職能,讓民生工程更具質效。為了在常委會會議上更好地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情況的報告,會前,相關委員會進行了深入調研,查找相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就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充分發表意見看法,為下一步如何更好開展工作積極建言;會后,省人大常委會將審議意見“清單式”交辦,對下一步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改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化人大的有效監督需要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持續發力,形成更加完整的監督閉環,以實實在在的交辦、督辦、滿意度測評打造更具剛性的監督舉措。同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更應高度重視專項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落實和后續工作,將委員、代表的意見建議及時轉化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具體措施,讓居民群眾更有獲得感。
充分發揮代表作用,讓民生工程更貼民心。人大代表是人民群眾與黨委政府溝通聯系的“連心橋”,代表履行職責能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起到重要的黏合劑、潤滑劑的作用。例如,在具體改造工作中,當居民對某項工作的細節產生疑問時,代表及時通過履職陣地深入了解相關工作,把政府部門的考慮和居民的訴求進行雙向溝通,那么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又如,由具備相關資質和經驗的專業代表,在規劃、設計、融資等方面出謀劃策,不僅有利于提高工作的專業性和含金量,對具體承辦單位也是很好的督促。
營造良好法治環境,讓民生工程行穩致遠。隨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推進,新老問題也不斷積累,尤其剩下的往往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例如,居民訴求不盡相同難以達成共識、改造資金來源單一、改造后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等。解決深層次、“頑固性”問題,不僅需要具體工作層面的有效舉措,也離不開法治的保駕護航。例如,地方人大可以就加裝電梯、房屋安全、停車管理等探索“小切口”“小快靈”立法,為老舊小區改造提供法治遵循;也可以通過作出相關重大事項決定,推動暢通社會資本參與機制、法律宣講、異議糾紛調解等,廣泛凝聚職能部門和居民意愿,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氛圍。
老舊小區改造,改建的是居住環境,考驗的是法治環境的質量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智慧與擔當。在推進這一民生實事的過程中,各級人大要始終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履職為民、擔當盡責,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讓好事更好、實事更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