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 月5 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十年磨一劍”出自唐詩。以今人的視野,我們更能讀出這一名句的深刻內涵,并予以新的詮釋。什么是“十年磨一劍”?“十年磨一劍”的內涵,就是忍耐時間之長,忍受鉆研之苦,最終實現高遠的理想?!笆昴ヒ粍Α笔悄瑹o聞后的驚艷登場,是不逞一時之勇的亮劍,也是自我激勵實現逆襲的出彩。
“十年磨一劍”精神,體現的是對完成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的莫大期待和信心。“十年”漫漫,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一旦上馬,注定了不會是一段短途。有些事急不得,要耐得住性子,耐得住寂寞。也許,十年不夠,還須更多十年。但只要立下“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我們就一定能在相關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嫦五”帶回月壤,“奮斗者”完成萬米海試,北斗系統建設邁上新臺階……以中國科研人員的聰明才智,中國舉國之力奮勇攻關的勇氣,我們看到了中國科技頂端的風景。中國人不比任何人差,別人能做到的,中國人一定能做到。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一些環節上明顯缺課,在一些核心技術上仍然受制于人。
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就會被人卡脖子,就會在博弈中居于弱勢地位,就會影響科研攻關進程。華為手機遭遇的打壓,核心因素還是在芯片問題上沒有自主能力和話語權。
要改變這一局面,就必須橫下心、干起來。我們的“救世主”就是自己,唯有從現在開始腳踏實地、奮勇爭先,矢志攻關,“日拱一卒”,才能為自己贏得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次提及“卡脖子”問題,提出: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這里的“精耕細作”可謂“十年磨一劍”的別樣詮釋。
“十年磨一劍”精神,時間是重點,“磨”更是重點。“十年磨一劍”不是對時間的白白耗費,而是“只爭朝夕”式的拼搏??蒲泄リP,是重任在肩,是使命感召,每一個參與者都必須全力以赴。
在何處而“磨”?在基礎研究等重要領域而“磨”。
在一些問題上,基礎理論研究的掉鏈子,是被人“卡脖子”的關鍵原因。梳理人類歷史可知,幾乎每一輪科技革命都是以基礎研究的突破為起點的。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圍繞基礎研究而“磨”,是必有之義。老老實實補課,把最基礎的部分掌握好,打好基礎,才能逐步進階。而在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出臺之后,廣大科研人員無疑有了目標,有了規劃,有了動力。
為何而“磨”?為自主創新而“磨”。創新是科研的生命。自主創新,是我們解決發展路上諸多難題的“法寶”,也是最亮的一把“劍”。
據央視報道,從1983 年“雙星定位”理論提出,歷經30多年的探索實踐,三代北斗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自主創新談何容易。一路上,北斗團隊要攻克的“卡脖子”技術有很多。星載原子鐘被形容為導航衛星的“心臟”,然而,北斗工程建設之初,我國還沒有完全掌握這項技術,只好從國外引進。但在簽署協議時,外方卻突然提出交付時間要大幅推遲,指標也不能保證……國產原子鐘成功上天,背后是科研人員無數次挑燈夜戰、開拓創新、技術攻關的結果。無疑,在更多領域,更多環節,我們依然要拿出聞雞起舞、接力攻關的精神氣,干出個樣兒來讓別人瞧瞧。
“十年磨一劍”精神,是對浮躁風氣、急功近利思想的反對?!笆昴ヒ粍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局觀,要有沉穩干事、科學評價的精神氣,要有重視人才、善待人才的氣度。
不可否認,在有關領域也出現了浮躁氣、功利味。例如,據報道,部分地方出現盲目上馬集成電路項目的現象,有的地方芯片項目爛尾。這說明,一些項目的立項、運轉,經不起時間的考驗,這不是“十年磨一劍”,這是不作深思熟慮就一哄而上的鬧劇,再也不能發生了。
與此同時,應該看到,人才是科研的第一資源,是重中之重。但去年發生的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之事引人憂慮,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一次會議上提及,“一直以來廣大科研人員反映,一些支持創新的措施落實不到位,許多不合理的束縛仍然比較多?!庇萌水斪鹬厝?,當為更好地用人出臺各種革新、激勵政策,為人才松綁,給人才以良好的待遇,這是必須做到位的。這也是鼓勵人才埋頭苦干,“十年磨一劍”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