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平馮彬彬張建海
(1.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農林技術推廣站,河南 洛陽 471023;2.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 萬州 404120)
佛手為藥食兩用的藥材之一,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藥用,同時也經常作為園林植物和庭院植物,以供觀賞。其來源于蕓香科柑橘屬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的果實,成熟的佛手如佛之手,故名佛手[1]。佛手外皮鮮黃,留香持久,造型如手指,寓意吉祥如意,被譽為“果之仙品、世之奇葩”。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痛,燥濕化痰等功效[1]。佛手的主要藥效成分為黃酮類、揮發油等類,可應用于制藥工業、化妝品、香料等領域[2,3]。佛手在食品方面主要應用于食品開發,目前主要的食品有[4]佛手蜜餞、佛手果脯、糖佛手、佛手精油、佛手發酵酒、佛手飲料、佛手酥、佛手涼果等。本文主要對佛手起源、初加工、提取、藥效成分、加工產品等進行了綜述,以期對佛手開發利用提供文獻支持。
佛手以枸櫞名始載于《圖經本草》,曰:“今閩廣、江南皆有之,被人呼為香椽子,形長如小爪狀。”《本草綱目》云:“枸櫞產閩廣間,木似朱欒而葉尖長,枝間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有長一尺四五寸者。”又載:“入藥用皮瓤,治心下氣痛。”又說:“佛手取象也。”以上所述,所指枸櫞即現在的佛手[5,6]。
佛手是一種分布廣泛并具有重要經濟價值的蕓香科Rutaceae植物。柑橘屬植物種的分類,說法不一,主要有2個學派:以田中長三郎為代表,認為本屬有159個種(截至1969年的統計);以W T斯溫格爾為代表,認為只有16個種和幾個變種,印度和美國的一些學者則認為有30~40種。柑橘屬多種植物的果實在不同地區作藥用,如酸橙Citrus aurantium Linn.及其變種,佛手、橘、甜橙等[7]。
2.1.1 中國藥典的加工方法
據中國藥典描述,佛手初加工方法為秋季果實尚未變黃或變黃時采收,縱切成薄片,曬干或低溫干燥[1]。
2.1.2 中藥大辭典的加工方法
中藥大辭典對佛手的初加工方法為栽培4~5a開花結果,分批采收,多于晚秋果皮由綠變淺黃綠色時,用剪刀剪下,選晴天,將果實順切成4~7mm的薄片,曬干或烘干。炮制方法為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或噴淋清水,稍潤,切碎,曬干[8]。
2.2.1 熱風干燥
佛手經過挑選、清洗、切片后,先55℃熱風,再加大到75℃熱風,最后降為65℃熱風,干燥即得[9]。
2.2.2 冷凍干燥
佛手經過挑選、清洗、切片后,冷凍干燥即得[9]。
2.2.3 微波干燥
佛手經過挑選、清洗、切片后,微波(70℃)干燥即得[9]。
2.2.4 微波與真空冷凍組合干燥
章斌等[10]對微波與真空冷凍組合干燥加工佛手的工藝進行研究,微波與真空冷凍組合干燥方法可明顯提高成品復水率并縮短凍干總時間,更能保證產品品質。
取一定的佛手,加水浸泡一定時間,再煎煮2次,2次濾液合并。
佛手提取物現多用于實驗研究,目前尚未利用提取物進行現代試劑研究并應用于臨床治療。
3.2.1 佛手中揮發油提取
佛手揮發油提取方法有很多,常見的主要有水蒸氣蒸餾法、超臨界萃取、壓榨法、回流法等多種方法,各種佛手揮發油提取方法優缺點有所不同,具體見表1。

表1 佛手揮發油的提取方法
3.2.2 佛手中多糖的提取
佛手中多糖提取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超聲法、滲漉法、水提法、微波輔助法等,不同方法優缺點不同。

表2 佛手中多糖的提取方法
3.2.3 佛手黃酮類提取
佛手黃酮類提取方法很多,常見的有超臨界CO2萃取、復合酶提取法、超聲波提取法等,但不同提取方法效率、優缺點也不一樣。

表3 佛手黃酮類提取方法
3.2.4 脂溶性成分提取
朱春暉等[32]對佛手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藝進行優化,最佳提取條件:60℃水浴條件下,加入4倍95%乙醇(v/v),提取2次,每次提取4h。
佛手的化學成分主要由多糖、揮發油、黃酮類、香豆素類等多種成分組成。

表4 佛手的化學成分組成
佛手的深加工產品越來越多,主要有佛手蜜餞、佛手果脯等產品,目前佛手深加工產品已經開始向提取成分方向發展。
佛手通過提煉、蜜調、浸漬等方法可加工成多種保健食品(如果脯、蜜餞)和保健飲料(如佛手酒、佛手茶、佛手蜜)等。

表5 佛手的加工方法

續表 佛手的加工方法
佛手既是我國的名貴中藥,又是我國用途較廣的食品,在我國種植面積較廣。多年來,許多研究者對佛手的種植生產、加工、提取方法、化學成分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佛手含有多種藥效活性成分,具有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抗腫瘤等作用,隨著其保健功能的深入研究,以佛手為原料開發出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保健品或中成藥的前景廣闊,為其工業化生產的可行性奠定基礎[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