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劍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育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按照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新建、改擴建1000個左右體育公園,逐步形成覆蓋面廣、類型多樣、特色鮮明、普惠性強的體育公園體系??梢灶A見,隨著更多體育公園的興建,它們將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體育公園是以體育健身為主要元素、與自然生態融為一體、兼具多種功能的綠色公共空間。體育公園的特色要義是“體育”。堅持以“體育”為核心進行公園建設,才能區別于一般性公園的功能,讓更多人在舒適、優美的自然環境中進行鍛煉。體育公園建設必須緊扣體育特色和便民利民兩大重點。
突出體育特色,要配備充足且實用的體育場地和設施。體育器材設施或運動功能設置上,應具備常規球類運動、跑步健走運動、器械鍛煉或游樂活動等體育鍛煉基本功能。同時,還要兼顧室內運動與室外運動。在突出“體育”的同時,要建造出美麗生態綠色環保的自然景觀,讓市民在開展體育鍛煉的同時能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優美景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體育公園建設要堅持便民利民。這既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實踐,也是體育公園建設的本質要求。只有堅持便民利民,才能彰顯體育公園建設的價值追求,進而吸引更多的市民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便民利民的體育公園建設,首先考驗的是地方政府的規劃建設能力。因此,要根據各地空間發展規劃,統籌考慮人口密度、交通狀況、城市功能、產業布局以及體育公園功能定位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