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沛
摘 要:2015年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拉開了我國標準化改革的序幕,也標志著團體標準登上歷史舞臺。如何做好團體標準化工作,是所有團體標準化工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結合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在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版發行實踐,介紹了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體系框架及發展階段,總結了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出版發行情況,分析了團體標準在出版發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對策,以期為團體標準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公路分會 團體標準 出版發行
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確定建立政府主導和市場自主制定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支持發展團體標準。2018年1月1日,伴隨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正式實施,團體標準被賦予明確的法律地位,進入依法規范快速發展階段。團體標準誕生于改革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沃土之中,發展十分迅速,并在滿足市場和創新需求,保障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助力市場推廣和產業發展,促進國際貿易、交流及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但是,團體標準的發展也存在一系列問題。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公路分會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在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交通出版社”)的出版發行情況為例,根據筆者的團體標準化工作經歷,發現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在管理、編寫、推廣及應用上都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將從標準編制的合規性、科學性,編寫的規范性,行業影響力,營銷推廣等方面,分析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出版發行現狀,總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供團體標準相關工作者參考借鑒。
一、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出版發行現狀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公路分會(以下簡稱“公路分會”)成立于1998年10月,業務工作受交通運輸部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的指導和監督管理,主要從事公路工程建設、養護和運營管理標準化工作。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體系框架包括總體、通用、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專項、公路創新和產品材料等九大板塊。其中,通用板塊包括綜合交通、基礎、評價評估、檢驗評定、造價,建設版塊包括勘測、設計、檢測與試驗、施工、監理,養護板塊包括養護設計、養護工作、加固及再利用,專項包括專項工程、特殊區域、海外工程。
2016年,公路分會制定了《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制修訂管理導則》,對公路領域的團體標準各階段的編制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并確定由交通出版社承擔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出版發行。公路分會團體標準中,技術類標準的編寫規則依照現行《公路工程標準編寫導則》(JTG A04),產品類標準的編寫規則依照現行《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
以2016年為節點,從2010年至2021年,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2010—2015年,開始起步并緩慢發展,其間有7種團體標準立項;2016—2021年,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3月,公路分會共立項417種團體標準,其中,已經發布的有63種。
2017年12月4日,交通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公路分會團體標準《道路復合穩定土應用技術標準》(T/CECS G: D31-01—2017)。截至2021年5月,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公路分會團體標準達56種,其中2017年1種,2018年1種,2019年16種,2020年24種,2021年截至5月已出版14種。
這里用圖書出庫數據分析已出版51種團體標準(有5種出版時間較短,尚無分析參考價值)的發行情況。出庫超過2000冊的有2種,占總種數的4%;出庫在1500—2000冊的有3種,占總種數的6%;出庫在1000—1500冊的,有5種,占總種數的10%;出庫在500—1000冊的有14種,占總種數的27%;出庫不足500冊的有27種,占總種數的53%,超過一半。
另外,目前庫存占比(即庫存數占總印數的比值)超過50%的團體標準有32種,不足50%的只有19種,雖然這個數據受出版時間的影響較大,但這樣的庫存量依然不樂觀,尤其是在出版社第一次印刷數量都不多的情況下,這其中還有近20種標準的庫存數是自圖書入庫之后就基本不變的。出版后有過重印的團體標準有5種,其中只有1種重印達到2次,剩余4種都是重印1次。到目前為止,產品類團體標準已經出版5種,這5種標準的出庫數相比技術類團體標準,總體顯得更少。
二、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出版發行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自2016年開始負責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在交通出版社的出版發行工作,參與了標準總校、標準出版、標準發行等過程,經過五年多的時間,對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出版發行形成了較為系統的認識,現就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簡單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團體標準編制的合規性、科學性不強
筆者通過這幾年參與團體標準審查和總校的工作經歷,發現在團體標準編制的合規性、科學性上普遍存在以下問題:部分團體標準立項的目的、意義和作用未真正做到與實際解決的問題完全結合;團體標準的必要性分析不足、市場需求分析不夠;與現行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的協調性關系沒有完全理清楚;個別團體標準的技術內容不夠成熟,有待進一步調查分析、試驗、驗證;團體標準預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不平衡、不充分;缺乏團體標準的貫徹和推廣方案;未考慮團體標準涉及專利的情況等。
舉個例子,筆者發現個別團體標準在總校過程中存在標準編寫組現場討論、修改技術指標的現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夠科學,標準中任何技術指標(尤其是關鍵指標)的修改都應該建立在具體的試驗基礎上,要有充分的數據支撐,這樣才不會影響團體標準的實用性,也更容易讓工程技術人員準確理解、應用。
此外,團體標準的數據簡單引用自其他標準,標準試驗沒有可溯源性等問題也時常出現。這些問題的出現,既與標準編寫人員不夠專業、不夠重視有關,也與標準組織管理、編制規定不夠完善有關。
(二)團體標準編寫的規范性不高
筆者結合這幾年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出版發行的工作實際,總結歸納了在團體標準編寫的規范性上存在的幾類問題:標準的名稱不能清晰、簡明地描述標準所覆蓋的內容,英文名稱沒有和中文名稱準確對應;標準的前言缺少必要的內容、信息;標準的結構不夠完整,層次不夠清晰;標準條文及條文說明表述不夠規范、簡潔、明確,條文中漏用、錯用程度用詞的現象頻發;標準用詞、用語前后不一致、不統一;引用其他標準的格式不準確;規范性附錄和資料性附錄的編寫要求不明等。此外,標點符號、圖和表、公式,量、單位和符號等的使用也存在諸多問題,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與行業標準中存在的問題相比,團體標準里存在的問題只多不少,而且團體標準之間的質量更加參差不齊,團體標準內部章節之間的水平差異也更加明顯。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編制都已經很成熟,而且通常情況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都是由各行業的重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大型企業集團和骨干生產企業承擔編制任務,持續的時間更長,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更多;參與標準編制的人員更了解標準化工作;而我國團體標準剛向市場放開,可以說還處于起步階段,除了上述重要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大型企業集團和骨干生產企業以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參與到了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中,這些企業并沒有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參與標準編制的人員可能也沒有標準編寫的經驗。
(三)團體標準的行業影響力不大
在團體標準相關工作開展過程中,筆者從與團體標準管理單位(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編制人員、其他出版社團體標準出版發行人員,以及團體標準使用者的溝通交流中發現,團體標準行業影響力不夠的問題普遍存在。導致這個問題的原因較多,包括團體標準放開的時間短、市場認知度低,團體標準市場競爭大,團體標準自愿采用、地位不高,大多數團體標準本身內容的適用范圍較窄,團體標準宣貫培訓的市場需求小,團體標準宣貫培訓的經驗及隊伍少,團體標準編制單位的支持力度不足等。
(四)團體標準的營銷推廣不足
目前來看,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圖書出庫情況并不樂觀,說明銷售數據也不理想。這個問題與團體標準的影響力不夠、銷售渠道狹窄密切相關,同時,從出版社的角度,編輯部門和發行部門宣傳推廣用力不夠、著力不準,營銷人員缺乏團體標準的宣傳推廣經驗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個問題。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上述問題的出現,與團體標準的產生背景、發展現狀息息相關,且存在于團體標準化工作的各個環節,所以需要團體標準管理單位、編制單位和出版單位共同面對、共同謀劃、共同解決。下面筆者從團體標準出版者的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并簡要介紹交通出版社針對具體問題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團體標準培訓體系
筆者認為,團體標準管理單位需要建立完善的團體標準培訓體系,培訓階段可以包括立項前、立項后、編制中、審查前等;培訓內容可以涉及標準編制的背景研究和目標確定、標準編制的方法和技術、標準編制過程中的案例分析與問題答疑、標準出版后的應用和推廣等;培訓對象可以包括標準管理者、標準編寫人員、標準審查專家等。這樣的培訓體系可以促使標準編制工作更有效率、更高質量。
(二)對團體標準進行宣貫培訓
筆者認為,團體標準出版單位需要聯合管理單位、編制單位,適時選取緊扣發展主題、行業影響大、內容豐富、技術先進、有推廣價值的團體標準進行宣貫培訓,并通過行業內各種學會、協會、團體及單位等舉辦的學術論壇進行宣傳推廣,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資源、平臺持續發力,不斷提高團體標準的行業影響力。
目前,交通出版社已參照“公路工程現行標準規范一覽表”制作了“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出版信息一覽表”,根據每一本標準的印章數,有選擇地加在標準正文后面。一覽表對標準進行了分類,同時,從一覽表中可以看到每一本已出版團體標準的標準編號、標準名稱、書號和定價,方便讀者及時掌握相關信息。每次一覽表更新后,交通出版社都會及時通過行業的QQ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發布,并在團體標準總校等會議中提供給參會各方,充分利用專家、學者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對團體標準進行宣傳推廣。
此外,交通出版社還就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營銷采取了多項措施。
(1)活動宣傳。隨時關注行業動態,當交通運輸部有相關政策出臺時及時跟進宣傳,并策劃具體的營銷活動;編輯部門和發行部門共同開展以團體標準為主題的營銷活動;將團體標準與部門出版的相關行業標準共同開展營銷活動。
(2)多平臺宣傳。在出版社公眾號等渠道發送標準推文;在天貓、微信,以及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發布團體標準相關內容。為了適應快速發展的線上購書需求,交通出版社在“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出版信息一覽表”后加上了交通出版社天貓旗艦店、微店小程序和圖書專營店的二維碼,方便讀者掃碼購買。目前,交通出版社正在天貓旗艦店等平臺增加團體標準專題版塊鏈接,以進一步提高團體標準線上購買的便利性。
(3)富媒體宣傳。通過小視頻、動畫等形式進行團體標準的宣傳推廣。
(4)人工宣傳。與標準編寫人員、審查人員保持密切聯系,共同做好宣傳推廣。
上述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成效,改善了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銷售環境,也促進了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但是,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的營銷推廣依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作為標準營銷推廣工作中關鍵的一環,下一步,交通出版社將積極應用線上銷售快速增長的新發展格局,尋找適合公路分會團體標準線上銷售的更有效方法,加強公路分會團體標準尤其是重要團體標準的營銷策劃方案研究制定,進一步探索與團體標準管理單位(公路分會)、編制單位合作的更好途徑,開拓公路分會團體標準銷售市場,提升標準影響力,推動標準更高質量發展。
四、結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化和市場化的持續深入,尤其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十四五”規劃將加速中國走向創新型國家前列,以促進技術革新、規范市場秩序、引領行業發展為目標的團體標準,雖然標準化工作當前還存在諸多問題、面臨諸多困難,但在未來肯定會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何進一步規范團體標準的編制過程、保障團體標準的應用實施、加強團體標準的監督管理,在未來的團體標準化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團體標準管理單位、編制單位、出版單位在清晰自己定位、發揮好自身作用的同時,還要加強合作,確保團體標準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提高團體標準的社會感知度、認可度,積極打造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品牌,推動社會運用團體標準組織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
參考文獻:
[1]劉雪濤,田川,鄭巧英.團體標準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6.
[2]《團體標準編制指南》編寫委員會.團體標準編制指南[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1.
[3]朱翔華,王益誼,許青,等.團體標準化良好行為指南與實踐[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4]團體標準化發展聯盟.團體標準百問百答[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5]中國標準化研究院.2020團體標準化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20.
(作者單位系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