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暉
山西省晉城北公路管理段 山西晉城 048000
隨著公路網路的擴大,沿線遇到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更為特殊,橋梁和隧道成為重要的路線敷設形式,例如利用橋梁跨越河流和峽谷,利用隧道穿越方式來保證路線的順直性。但橋梁、隧道的施工環境復雜,存在諸多不可抗力因素,結構以及現場巖土體有失穩的可能,此時合理采用灌漿加固方法顯得至關重要,值得圍繞該項施工方法做深入的探討,形成準確的認識后,再將其應用到位。
某橋梁工程全長45.23km,路橋隧道占比約30%。其中,隧道采用22m寬的整體式路基和9.96m寬的分離式路基。隧道設計速度100km/h,現場地質條件復雜多樣且頗為特殊,貫通段以砂巖和英砂巖為主,有山泉水流經,在采取爆破措施時,易由于參數不合理、作業不規范等原因而誘發泥石流、內部開裂等問題。對此,項目采用灌漿法,經過灌漿施工后,依托于漿液的固結作用,保證結構的穩定性,規避隧道質量缺陷。
以水泥、砂、粘土、水、添加劑為主要的原材料,按照特定的比例選取適量材料并予以充分的拌和,制得均勻性較好的砂漿,將其灌注至預先鉆進成型且得到清理的孔洞內,水泥砂漿在固結過程中將連同待加固結構共同組成完整穩定的整體,達到加固的效果。灌漿法是公路橋梁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方法,其還能夠填補結構的裂縫,避免結構表觀質量問題以及受力異常。在路橋隧道工程中,根據注漿壓力的不同,分為高壓注漿和低壓注漿兩種形式,通常前者的應用更為廣泛,即壓力作用更強,有效地將漿液推送至特定的加固區域后,漿液的填充更加飽滿,隨之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1-2]。

圖1 灌漿原理示意圖
灌漿法在公路橋梁隧道中的應用優勢突出,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在壓力作用下,注入的水泥砂漿有效填充縫隙,其在逐步凝固的過程中促進待加固結構力學性能的提升,漿液與結構共同結合,達到“化零為整”的加固效果。
灌漿法的應用有利于規避結構滲漏問題,即漿液填充至縫隙內,消除滲漏水通道。
灌漿法對水泥砂漿的質量提出較高的要求,其強度通常高于結構本體,有助于提高隧道結構的強度。
因不均勻沉降的存在,導致隧道發生不同程度的偏移,而灌漿法的應用則能夠較好地解決該問題,使隧道整體結構在形態、穩定性方面均達到要求。

圖2 灌漿法施工工藝流程圖
較為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填充灌漿。在地質性坍塌或是存在大規模裂縫時,宜采用填充灌漿方法。
(2)壓密灌漿法。在高壓作用下,將制備的高濃度漿液注入孔縫內。施工常采用高壓脈沖泵等相關裝置,注漿壓力控制在20-40MPa,由于壓力作用較強,噴出的漿液將對土體帶來切割作用,使土粒從土體上剝落。此時,細小的土體被注入的漿液置換,順著漿液的流動而被推動到土面上;還有部分土粒與漿液結合,經過攪拌后得到均勻性較好的混合體,兩者共同凝固,產生穩定可靠的固結體,擠入巖縫后起到加固的作用。對噴射流移動方向進行調整后,固結體的形狀也隨之改變,因此施工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以及要求控制噴射流的移動方向[3]。
(3)滲透灌漿。橋梁地基加固、隧道側壁修補施工中常采用的是滲透灌漿方法,經過注漿后,將漿液推送至巖土層,通過漿液的應用,與周邊的巖土體共同組成穩定的整體,此時巖土層的強度較之于未處理前有明顯的提高。
(4)電動化學灌漿法。首先確定待加固的巖層,在該處確定好正負兩極后,將插至底層的正極接入金屬管內,與電源的正極連接,以便組織灌漿作業。從適用性的角度來看,電動化學灌漿法常被應用于橋梁基礎加固中,漿液固結后基礎結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均得到改善。
全面的準備是灌漿施工作業正式開展的關鍵前提,主要考慮三個方面:①深入現場做全面的勘察,明確地形、地質、水文、氣候等自然條件,對公路橋梁隧道的施工環境形成準確的認識,將采集的信息作為施工方案編制時的參考。②合理配置施工隊伍,落實持證上崗制度,由具有資質的員工參與施工。③根據施工方案,配備材料、機械設備,進場時加強對材料質量以及機械設備性能的檢驗,夯實物資基礎[4]。
嚴格依據施工標準開展各項工作,富有流程性地推進施工進程,盡可能避免工序交叉的情況。對于無特定圍巖加固施工標準的,則密切關注現場環境,動態調整施工方案,盡可能提高各項工作的規范性。漿液被有效注入待加固區域的關鍵在于得到特定壓力的支持,不同壓力條件下的灌漿施工效果存在差異。在正式灌漿前,需組織灌漿試驗,確定最具適用性的壓力控制值,后續依據該值灌漿;遇施工條件改變的情況時,動態優化灌漿壓力。灌漿量也是灌漿施工中的重點控制對象,其并無固定值,因此根據實際情況以及需求而定,有必要預留出額外漿液,確保在突發異常狀況時漿液能夠及時供應,避免施工中斷。通常,實際準備的漿液量以理論值的1.2倍較為合適。灌漿孔吸收量在0.6L/min以內且有逐步減小的變化時,表明孔內灌漿達到飽滿狀態,可結束灌漿作業。經過灌漿施工后,軟土圍巖的承載力需達到90kPa及以上,復合型圍巖的該值需達到135kPa及以上。
灌漿材料的性能會直接影響灌漿效果,因此在漿液拌制階段加強質量控制極具必要性。在漿液的生產中,配比必須得當,其是影響漿液性能的關鍵指標,應加以控制?,F階段,灌漿主劑主要采用的是粒狀漿材、化學漿材兩類,各自均有其獨特的應用優勢。
粒狀漿材。原材料包含水泥、瀝青、粘土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優勢在于制備工藝簡單、造價較低,因此在多數公路橋梁隧道工程中取得廣泛的應用。
化學漿材。漿液的灌注覆蓋面較廣,灌注效果良好。
3.4.1 鉆進成孔
鉆孔采用的是半徑為40mm的鉆頭,沿著與鉆孔面垂直的方向打孔,期間加強對垂直度的檢測與控制,保證全程的垂直度誤差均在±1%以內。鉆孔深度范圍內可能存在特殊的地質條件,在本工程中則有粉狀土壤,此時先下入導管用于防護孔壁(以防粉塵泥沙混入孔內,否則會造成堵塞),而后再繼續鉆孔,直至達到設定深度要求為止。鉆孔后清理內部的巖粉等雜物,將孔內沉渣厚度控制在許可范圍內,并檢測孔位、孔深、孔徑等參數,確保各自均滿足要求。
3.4.2 安裝灌漿管道
鉆孔成型后,向其中安裝灌漿管道。道路橋梁施工環境復雜,若采用普通灌漿管道,容易受施工擾動等作用而損傷管材,例如管壁出現裂縫,此時部分注入的漿液沿著裂縫向外流出,材料浪費量增加,且注漿的密實性難以得到保證,影響最終的加固效果。為有效規避該類問題,在安裝灌漿管時采取防護措施,即在其外部包裹軟膠保護層,用于緩沖,以免管壁與周邊孔洞直接接觸而破裂。灌漿管道鋪設至指定位置后,進一步檢查鉆孔孔隙以及管道銜接部位的孔隙,對其采取填補處理措施,提升嚴密性。
3.4.3 拌制水泥砂漿
根據試驗確定的配比選擇原材料,沿一個方向連續攪拌,制得均勻的混合料。攪拌時盡可能保持勻速,時間不短于30s,期間觀察水泥砂漿的實際狀況,靈活調整攪拌速度,確保在攪拌全過程中均無砂漿離析、沉淀等質量問題。遵循隨拌隨用的原則,將拌制好的水泥砂漿轉至現場,盡快投入使用,通常中途間歇時間在2h以內,否則砂漿易初凝或變質。在本次公路橋梁隧道施工中,拌制原材料選用的是42.5硅酸鹽水泥、粒徑不超過3mm的集料,并輔以適量水玻璃、粉煤灰等外加劑,借助此類材料提高砂漿的性能。
3.4.4 正式灌漿
灌漿施工量較大,為富有秩序性地推進施工進程,采取分區段灌漿的方法,單個區段的長度不大于50m。灌漿后,隨即采取封堵措施,避免漿液流出。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灌漿,在底處孔灌漿時,隨著漿液注入量的增加,氣體在漿液的推送作用下從高處孔排出,并在某時間節點出現高處孔溢漿現象,此時隨即將底處孔封堵,再進一步從高處孔開始注漿,迫使漿液向下推送,以保證注漿的飽滿性。注漿時,根據漿液的流動性、內部鋼筋分布情況等靈活控制注漿壓力,但避免壓力異常波動。
注漿遵循連續性原則,盡可能避免中途中斷。因材料供應不足、機械設備異?;蚱渌蚨袛鄷r,隨即掃孔并復灌。在本工程中,采用的是分階段(兩次)灌漿的方法,首次為常壓注漿,從孔底開始逐步向上注入,待上孔溢出漿液后結束;經12h后再次安排注漿,此環節采取的是劈裂注漿的方法。第一、二次注漿時,漿液的水灰比不盡相同,分別為1:0.5、1:0.6。注漿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注漿參數,保證注漿壓力、注漿量以及注漿時間的合理性。通常,注漿壓力不大于1.2MPa,若在施工期間遇到地表冒漿、串漿問題,則隨即予以防護,并對注漿方法做出調整,例如間歇式注漿。注漿結束后,組織地基承載力的檢測工作,判斷注漿效果,實測值達到300kPa,滿足130kPa的要求。
3.4.5 灌漿孔封堵
灌漿壓力達到設定值后,仍需穩壓灌注10min,注漿量約為10L/min,目的在于保證漿液注入的飽滿性。注漿后,隨即對注漿口做封堵處理。
依托于灌漿法,有效解決公路橋梁隧道的裂縫、松動等缺陷,進而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對于本工程而言,經過灌漿施工后,隧道孔洞得到有效的填充處理,力學性能有所改善,抗滲效果較好,實測結果顯示巖土體以及混凝土結構兩部分的強度增幅均超過120%??傮w來看,灌漿法的應用效果良好,但其細節較多,必須予以高度的關注,具體做如下分析:
鉆孔期間發生突涌時,隨即暫停鉆進,采取加壓注漿堵口的方法有效封堵。
灌漿壓力異常升高時,轉為灌注清水的方法,待實測灌漿壓力回歸至正常水平后,繼續灌注;若實際灌漿壓力仍偏離正常值,則隨即暫停灌漿,拆除管道并做詳細的檢查,判斷其是否有堵塞,若有則予以處理。
進漿壓力長期偏高時,按照如下兩條思路應對:一是調整漿液的性能,例如對漿液的配比、濃度等參數加以改進,制得更適用于實際施工環境的漿液;二是采用間歇式灌漿的方法,用于降低灌漿的壓力,并根據漿液凝膠時間有效控制灌漿停留時長。
灌漿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使施工人員準確掌握實際情況、工程規范以及作業方法等內容,以便后續各項灌漿工作的高效開展;灌漿時加強檢查,例如灌漿管路的嚴密性、機械設備的穩定性,若存在異常則及時予以處理,避免施工裝置“帶病作業”;灌漿后,按照規范檢查,判斷灌漿施工效果,必要時補充灌漿或采取其它增強措施[5]。
綜上所述,灌漿法在加固公路橋梁隧道時具有突出的作用。施工單位必須立足于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有序完成鉆孔、灌漿管安裝、漿液制備及灌注等工作,且加強對鉆孔質量、漿液性能、灌漿參數等關鍵內容的檢測與控制,全面保證灌漿施工效果。經過本文的分析,提出一些灌漿法在實際應用中的具體要點,希望給類似工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