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迎春
(河南醫藥健康技師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0)
高血壓是臨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種疾病,該疾病的發生會導致患者動脈血管內的血流對血管壁的壓力增高導致血管出現一定的病理變化,進而發生一些心血管疾病,其中較為常見的疾病包括了冠心病和腦卒中等[1]。高血壓可根據發生原因的不同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其中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無法通過目前的檢測水平找出其病因,因此無法對患者進行對癥的治療[2]。雖然目前并未找到原發性高血壓的確切發病原因,但是有研究顯示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環境、飲食和遺傳相關[3]?;加性l性高血壓的患者在臨床上除了會出現眩暈、頭痛、眼花等情況外,高血壓還可對患者的心臟、腎臟、腦、眼睛等器官均有損害作用,因此對原發性高血壓的防控對保證患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有重要意義[4]。但是在基層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防控過程中面臨中許多問題,本研究就在基層原發性高血壓發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探究,然后就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最后就對策在臨床中應用效果進行探究,以下是本研究詳細結果報道。
選取2020 年6 月到2021 年6 月在我院被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的10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后進行不同的綜合干預措施。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分布為43-77 歲,平均年齡為(60.18±2.36)歲;觀察組患者年齡分布為44-77 歲,平均年齡為(60.36±2.27)歲。所有參與本次探究的患者均意識清醒、并同意參與此次研究。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納入標準:1.患者被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2.患者對治療過程所用的藥物沒有過敏反應;3.患者及其家屬有一定的讀寫能力和溝通能力,無精神類疾??;4.患者及其患者家屬自愿參與完成此次調查。排除標準:1.患者或患者家屬患有精神障礙性疾?。?.不配合此次研究的操作的患者及其家屬。
在進入此次研究后,所有患者均進行本研究制定的調查量表就基層群眾在防控原發性高血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與患者的遺傳密切相關其占所有患病患者中的大部分。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導致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如飲酒、吸煙等,此外高鹽、高鉀的日常飲食也會觸發患者的原發性高血壓。此外,我們就患者日常服藥、鍛煉、復診等情況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患者不遵守醫生的醫囑、不堅持鍛煉、護理不到位、多種藥物同時服用出現毒副作用等均是原發高血壓患者不能有效控制其血壓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就相關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1.健康知識的宣傳。在社區和鄉村中開展高血壓相關基礎知識的宣講活動,通過活動、互動的方式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相關知識進行宣傳,同時提高老年人員對原發性高血壓的重視程度,增加治療的依從性。2.心理干預。多數老年患者無論是高血壓還是其他基礎疾病的原因,患者都飽受疾病對身體和精神的折磨,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相關的心理負面情緒,進而出現不積極治療的情況。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定時的回訪,同時就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評估。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一些負面的心理情緒,需要及時對患者進行疏解,必要時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3.飲食護理。通過專題講座,活動入社區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宣傳有益于高血壓患者疾病的飲食方針以及飲食食譜。列出相關有益的食物,如高纖維、高維生素、低膽固醇等食物,印發相關的傳單,以提醒患者注意日常的飲食。4.延伸護理。高血壓是一種不可治愈的疾病,且該疾病需要進行長期的服藥對病情控制,因此需要對患者進行長時間的隨訪以了解患者疾病的控制和治療情況。對患者的掩護護理可通過QQ、電話、微信、回訪等方式對患者的用藥情況、藥物用量情況、鍛煉情況、身體情況等進行了解,必要時應該讓患者回醫院進行復查,然后就患者的用藥劑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綜合干預結束后就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服藥依從性、負面情緒改善的情況進行探究,最后就數據進行總結分析。
選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取X2 檢驗進行數據資料對比;計量資料用表示,采取t 檢驗進行數據資料對比,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血壓指標直接反映了患者血壓的情況,因此本研究就相關的數據進行了檢測,本研究利用收縮壓和舒張壓對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檢測,其中收縮壓的正常值范圍在:120-139mmHg;舒張壓的正常值范圍在:60-89mmHg。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綜合干預前后收縮壓分別為:166.32±26.03mmHg、147.41±7.23mmHg;治療前后舒張壓分別為:106.93±13.94mmHg、97.38±1.93mmHg;觀察組患者綜合干預前后收縮壓分別為:166.40±25.93mmHg、127.42±3.54mmHg;治療前后舒張壓分別為:106.96±13.44mmHg、89.14±1.63mmHg,兩組數據比較有明顯差異(P <0.05)。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指標的檢測結果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區別護理后,就兩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不良情緒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結果證明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的焦慮、緊張、不安的情緒,兩組數據間有顯著的差異(P <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SAS、SDS 評分比較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需要進行及時的服藥才能保證患者的血壓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因此按照醫囑定時定量服藥十分重要。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遵醫率為90.00%,觀察組患者遵義率為96.00%。兩組數據比較有明顯差異(P <0.05)。

表3 兩組患者服藥性情況的比較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種疾病,該疾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其中包括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值得關注的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目前還未能被闡明,但是根據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調查顯示,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的重要因素為遺傳因素,除此以外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對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也有一定的影響。高血壓發生后,若對患者的疾病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和護理,患者疾病會逐漸惡化進一步會對患者的其他臟器進行傷害,其中包括腎臟、心臟、腦等器官,惡化患者的身體情況,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和預防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在基層中宣傳相關的醫療知識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阻礙了醫療知識的傳播。
根據本研究的調查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疾病防控不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不良的生活習慣、不良的飲食習慣、不遵守醫囑服藥、沒有基礎的醫療知識、不進行日常的鍛煉等均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疾病惡化的主要原因。為了改善相關的情況,本研究就相關的問題提出了對應的對策,并對相應對策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探究。本研究的結果顯示經過相關的綜合干預后,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其主要表現在患者的負面情緒得到良好改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服藥的服從性均有了顯著提高。證明本研究的綜合干預措施在臨床的應用效果良好,可在臨床推廣和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本研究只對在調查中存在的重要問題進行了對策的制定,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會出現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患者由于記憶力的降低無法記得定時定量的服藥,患者由于藥物太多而出現藥物誤服的情況,又或者患者沒有基礎的藥理知識,多種藥物混合吃出現毒副作用而不自知等,均是原發性高血壓疾病防控不佳的原因[6]。但是這些原因的解決需要隨時隨地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才可以得到解決,或目前并沒有十分有效的方法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因此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對策的研發和應用,以幫助基層原發高血壓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