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明盼
這是一次信心滿滿、底氣十足的會議——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就斐然,實現“四個歷史性轉變”;
這是一次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的會議——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再研究再部署,明確“六個率先走在前列”。
8月26日,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在南京召開。從省委書記婁勤儉代表省委常委會發表的講話中,我們看到,江蘇交出了一份展現“強富美高”鮮明特質的全面小康答卷,勾勒出今后五年、2035年和2050年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圖景。
在江蘇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省人大及其常委會肩負重要職責。踏上新征程,人大如何在助力“六個率先走在前列”上展現擔當作為,更好扛起新時代的光榮使命?
省委全會閉幕后第二天,常委會黨組隨即圍繞省委全會精神的學習貫徹,采取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方式開展集中交流和研討。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小敏主持會議并講話。
省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吹響了“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奮進號角,為江蘇未來發展明確了前進方向、目標任務和路徑舉措。大家一致認為,要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堅決扛起責任使命,圍繞“六個率先走在前列”深化貫徹落實舉措,為我省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作出人大貢獻。
“‘六個率先走在前列’中,位居第一的是加快建設制造強省,在率先建設經濟體系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捍東認為,人大要聚焦打造現代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鏈與供應鏈同步發展、同步現代化;依靠科技創新打通科技和產業的通道,為我省高質量發展增加新動能。他表示,“十四五”期間,要更加聚焦穩增長、穩就業、控通脹、促改革具體舉措的落實,促進江蘇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加固;更加聚焦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促進經濟發展中的本質安全、生產安全、能源安全和財政金融安全。全會明確提出要把江蘇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的“數字高地”。出席省委全會的省人大財經委代理主任委員周鐵根說,我省經濟發展規模、科技水平、互聯網技術均居全國前列,具備發展數字經濟的良好基礎,根據今年省人大監督計劃安排,將圍繞我省數字經濟制度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升級、數字技術創新引領等內容,聽取和審議省政府關于推進數字經濟建設情況的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全會提出,“堅持優勢互補、協同聯動,在率先建設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城鄉協調發展,主要難點在鄉村。對于如何進一步打破市民農民身份界限、縮小城鄉生活品質差距、推動城鄉關系重構等問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魏國強有自己的思考。他表示,當前人大要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發揮人大主導作用,高質量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確保條例符合中央決策、省委部署及規劃意見,符合鄉村振興促進法精神,符合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方向;精心組織協調,高質量開展鄉村振興評議工作,對全省鄉村振興有關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視;加強有效監督,高質量推動代表建議辦出成效,把督辦工作的重點放在推動突出問題的解決上,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造美麗中國現實樣板,在率先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是江蘇扛起新使命的題中應有之義。“貫徹好全會精神,人大要積極助力我省高起點推進美麗江蘇建設。”在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城建委主任汪泉看來,抓好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重點任務落實與貫徹好全會提出的相關目標任務是一致的。為此,將在提升立法質量、圍繞重大事項作出決定、提高監督實效、強化代表服務等方面下足功夫,今年重點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條例并進行一審,作出加強地震預警管理的決定;根據年度工作安排,“十四五”期間,把減污降碳、長江大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列為重點監督項目,夯實美麗江蘇的生態基底。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全會明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率先建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如何更好發揮職能作用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主任顧樹生表示,必須緊扣省委全會精神,對標對表省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的“時間表”和“施工圖”,奮發前進、勇于創新。“要進一步強化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功能,深化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助推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戰略部署落實。”他說,將通過加強人大預算審查監督和預算執行跟蹤監督,依法及時作出相關決議決定,督促政府及財稅部門立足當前放眼長遠,注重公平與效率,既努力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發揮收入分配調節作用,拓展居民財政性收入渠道,通過“調高”“擴中”“提低”加快形成橄欖型收入群體結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全會提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構筑思想文化引領高地,在率先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引領作用,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省人大常委會將制定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條例、修改歷史文化名城名鎮保護條例等法規,檢查關于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決定的實施情況,圍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并組織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和集中視察活動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加快推動文化強省建設,讓江蘇成為傳遞中國文化、中國精神的重要窗口。
全會提出了“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在率先建設秩序優良、活力彰顯的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目標。如何把這一美好圖景轉變為具體實景?出席省委全會的省人大社會委主任委員陳正邦說,要牢牢把握“堅持提高效能、重心下移,提升風險預防和處置能力”等要求,在“支持”和“助力”中應對新變化、接受新挑戰。他表示,“要立好反家庭暴力條例,明確在‘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社會治理體系中,加強對家庭暴力案件接處、分析研判、數據共享的細化。充分調研、提前介入社會救助條例,修改安全生產條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條例,作出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決定等,讓高效能的社會治理更有溫度。”城鄉關系重構、社會結構調整、生活方式演變帶來新的挑戰,也有未知的重大突發事件帶來的新沖擊。為此,省人大常委會還將積極立好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多元化解矛盾糾紛促進條例等法規,為我省預防和抵御風險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這次全會為我們做好‘十四五’時期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堅定我們走好走實新時代的趕考路。”“在人大履職中要高度關注民生建設,推動政府持續加大投入,確保共同富裕如期實現。”……把全會精神轉化為推進人大工作的最新思路舉措,貫穿于人大“十四五”工作規劃實施、年度計劃執行的全過程,我們定將在新的歷史階段履職有方、大有作為,為實現美好愿景貢獻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