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明達
一是“基地+農戶”,提升金銀花標準化種植水平。為改善花農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的田間管理粗放、用藥不規范、品質難以保證等弊端,積極推廣“六統一”標準化種植模式,大力發展金銀花標準化種植基地,把牢平邑金銀花源頭質量關。
二是“合作社+基地+農戶”,完善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為提高花農組織化水平,帶領花農延長產業鏈、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積極引導農戶組建或加入合作社,全縣金銀花合作社達300多家。積極推廣平邑縣九間棚金銀花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次首付、二次返利、三次分紅”利益分配機制。
三是“聯合社+合作社+基地+農戶”,整合資源抱團發展。為解決單體合作社分散經營中生產技術、加工流通、品牌營銷等難題,積極引導整合多家金銀花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平邑金銀花專業合作社聯合社。
四是“協會+聯合社+合作社+基地+農戶”,推動金銀花行業規范化發展。聯合經營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難題,但由于缺乏議價權和話語權,致使金銀花價格波動劇烈,被壓價、滯銷等現象時有發生。
為解決產業鏈與價值鏈間的突出矛盾,提高產業融合增值效益,圍繞金銀花全產業鏈,發揮協會平臺優勢和資源優勢,開展集約化社會服務。
一是開展生產成本調研,引導金銀花購銷價格。協會設立了金銀花成本調查點和價格監測點,對金銀花生產成本進行調查,對市場價格進行監測。
二是建設“陽光市場”,規范交易行為。由于歷史原因,平邑金銀花市場開秤交易時間都在凌晨兩三點鐘,一些不法商販采取假冒偽劣和摻雜使假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
三是建設金銀花網站,打造電子交易平臺。協會與新華網聯合,建設了“山東金銀花網”作為官方新聞發布平臺,發布金銀花產業權威信息和行業資訊,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金銀花行業的權威網站。
四是發揮品牌效應,制定金銀花地方標準。“平邑金銀花”是全國中藥材行業第一個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地理標志農產品“雙地標”認證的區域公用品牌,協會擁有所有權,負責商標使用的監督、管理。組織或協助組織舉辦了十屆中國(平邑)金銀花產業發展峰會,提高了平邑金銀花市場影響力。
五是發揮專家委員會職能,提高協會服務效能。發揮專家委員會作用,努力研發新產品,拉長產業鏈。金銀花原汁、含片、高端品牌茶葉等新產品相繼投產,金銀花價格同比提高了20元/公斤,質量等級也有明顯提高,今年平邑縣金銀花中藥材稅收總額同比增長35%。
一是創新了服務機制模式。“五位一體”服務體系以農戶為生產基礎,以基地為聯農紐帶,以合作社、聯合社為服務支撐,以協會為行業服務龍頭,將小農戶、合作社、企業等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緊密聯合在一起,增強了服務合力。“政府+協會”雙軌運行模式,有利于協會把準為農服務方向。“1234金字塔生態基地”“六統一標準化種植基地”模式,促進了農業綠色發展。
二是提高了小農戶生產的現代化水平。借助基地為小農戶種植提供精準化服務,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依托合作社、聯合社為小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品牌服務,提高了小農生產效率,增加了花農收入,主產區農戶種植收入占總收入80%以上。
三是推動金銀花產業發展升級。“五位一體”服務體系的構建,推動了平邑金銀花產業由弱到強、從小到大、從亂到治的轉變。目前,平邑金銀花產業已形成品種繁育、生產種植、科研加工、倉儲金融、市場交易、旅游電商、包裝設計、品牌策劃等多業態融合發展的產業集群。2018年,平邑金銀花中藥材產業年產值達45億元人民幣,品牌價值達258.1億元,帶動31萬人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