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翠霞,敬纏琴,王國偉
(1.甘肅省環縣綜合行政執法隊,甘肅 環縣 745700;2.甘肅省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環縣 745700;3.甘肅省環縣洪德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甘肅 環縣 745708)
菠菜屬藜科菠菜屬,1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耐寒性和適應性強,生長期較短,一年內可多茬栽培,以春季供應占比最大,且品質柔嫩可口、營養豐富,可涼拌、炒食或做湯;菠菜具有養血、止血、潤燥等藥用價值,能促進胰腺分泌、助消化,菠菜籽炒黃磨細,可以治咳嗽、氣喘等病癥。依菠菜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同,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喜冷涼而不耐炎熱,生長適溫15~20℃;一類怕霜凍但較耐高溫,生長適溫20~25℃。依菠菜種子的形態可分為刺籽菠菜和圓粒菠菜。刺籽菠菜(尖葉類型)葉柄長,葉片較平整光滑且窄小,尖端似箭形,基部多裂刻,種子有棱刺,耐寒性強,不耐熱。圓粒菠菜(圓葉類型)葉柄較短,葉面有皺縮,葉片大而肉厚,呈卵圓或橢圓形,基部心臟形,種子無刺,抗寒性稍弱,較耐熱。露地栽培可分為春菠菜、埋頭菠菜、夏菠菜、秋菠菜、越冬菠菜。越冬菠菜宜選抗寒力強,冬性強、抽薹遲,秋播采種(也就是成株采種)的種子,品種選尖葉抗寒品種,如東北尖葉、雙城凍菠菜等。營養生長時期葉片簇生在短縮莖上,質地柔嫩,為主要食用部分。生殖生長時期抽生花莖,上生莖生葉,花多為單性花,風媒花,一般雌雄異株,果實千粒重為8~10 g。主要根群多分布在30 cm土層中。直根較側根發達,紅色,粗而長,不宜移栽。營養生長時期葉片簇生在短縮莖上,質地柔嫩,為主要食用部分。生殖生長時期抽生花莖,上生莖生葉。
環縣地處黃土高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屬大陸性較強的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呈現季風性、年型、偏冬性特征。光照充足,太陽輻射較強;春、秋冷空氣活動頻繁,日溫差較大;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干濕季節分明,適宜菠菜生產。環縣依托自然秉賦和氣象服務,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發展菠菜生產,種植面積和產量逐年擴大。現將環縣露地菠菜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春菠菜宜選擇不易抽墓,葉片寬大深綠的中早熟品種;夏、秋菠菜宜選擇適應性廣、耐熱、生長快的品種。越冬菠菜宜選抗寒力強,冬性強、抽薹遲,秋播采種(也就是成株采種)種子,品種選尖葉抗寒品種,如東北尖葉、雙城凍菠菜等。品種純度原種不低于99.0%,大田用種不低于95.0%,凈度(凈種子)不低于97.0%,發芽率不低于70%,水分不高于10.0%,千粒重為8~10 g。發芽年限一般為3~5年,1~2年的種子發芽力強。種子4℃時可萌發,發芽適溫15~20℃,營養生長適溫20℃左右,地上部能耐-8~-6℃的低溫。
選擇種植區域5 km以內不得有污染源,距公路主干道或鐵路50 m以上[1],背風向陽,土壤疏松保肥性好的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pH值介于6~7的地塊。前茬凈地后及時整地,施入腐熟的農家肥料60 000~75 000 kg/hm2、三元復合肥375 kg/hm2,深翻25~30 cm,平整土地,開溝作畦,畦寬1.5 m,溝寬30 cm,溝深25 cm。1.2~1.5 m寬的平畦。每隔8~10米留出風障溝的位置。
菠菜為長日照植物,喜溫、耐寒,空氣相對濕度80%~90%,土壤濕度70%~80%為適宜。種子外面有革質果皮,為了提高發芽率,播種前1 d用涼水泡種子12 h左右。搓去黏液,撈出瀝干,然后直播;或在15~20℃的條件下進行催芽[2],3~5 d大部分露芽后即可播種,最適營養生長溫度20℃左右,因為生產周期較短,可排開播種,周年供應。一般春菠菜在氣溫≥5℃以上開始播種,春、夏、秋、越冬菠菜最適宜的播種期分別為3—4月、5—7月、8—9月、10—11月播種,用種量為60~90 kg/hm2。菠菜栽培大多采用直播法,播種方法有撒播和條播。采用撒播的播種量為60~75kg/hm2,條播的播種量為45~60kg/hm2。對環境適應性強,較耐弱光,可與其他高稈蔬菜間作套種。
當幼苗2~3片真葉時間苗,間密留稀,間弱留壯,間病留健;越冬菠菜出苗前可淺鋤松土或澆1次“蒙頭水”。3~4片葉后,再淺鋤1次,同時去除過密的弱苗,此時應適當控水。間苗后撒播的苗距3~5 cm,條播的行距20 cm,株距6~8 cm;保留的幼苗大小均勻,苗過小、過大均對產量有影響;苗齊后適當控水,以利根系下扎。越冬菠菜播期一般在9月中下旬,保證菠菜在越冬前應有40~60 d生長期,以菠菜在冰凍來臨前長出4~6片真葉為宜,在土壤即將封凍時,應建好風障。
菠菜為淺根性蔬菜,根群多分布在30 cm土層中,直根發達,紅色,粗而長,側根不發達,不宜移栽,對水肥要求較高,喜氮肥。從播種到齊苗需保持土壤濕潤,生長期間要及時供給充足的肥水。春菠菜早期管理以保溫為主,少灌輕灌。當幼苗長出2~3片直葉后灌第一水,第二次灌水時隨水施尿素150~225 kg/hm2,以后根據苗情和天氣追施水肥,以追施速效氮肥為主。夏、秋菠菜幼苗生長時期氣溫、地溫都較高,苗期澆水應在早晨或傍晚小水勤澆。在幼苗2~3片真葉時要結合間苗松土除草,追肥先淡后濃,追施速效氮肥。后期進入生長盛期,應分期追施尿素75~150 kg/hm2(2~3次),促進葉叢生長,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為減少菠菜產品體內硝酸鹽的含量,肥料宜選用豆餅水。越冬菠菜幼苗3~4片葉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可澆1~2次水,如苗弱可追1次提苗肥。在土壤即將封凍時,一次澆足“凍水”,凍水最好灌稀糞水。沙壤土澆凍水后可在澆水后蓋一層細土,防裂保墑。
以農田生態系統為整體,應用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使用藥劑時選擇低毒、低殘留、廣譜、高效農藥。
選用抗病良種,培育無病蟲害壯苗,輪作倒茬。菠菜霜霉病、根結線蟲病預防注意與蔥、蒜類、韭菜或禾本科作物輪作;及時間苗,加強通風透光性,注意灌水、排水,防止土壤干旱和積水;鏟除田間十字花科野菜、雜草,清潔田園,減少蟲源。
采用黑光燈、高壓汞燈、雙波燈等誘殺鱗翅目蛾類遷飛性害蟲;因地制宜利用微生物、天敵昆蟲防治病蟲害。每種害蟲都有1種或幾種天敵能有效地抑制其大量繁殖,如捕食螨、寄生蜂等天敵。創造對天敵有利的生存環境,扶益抑害,防病控蟲。
菠菜霜霉病病菌可在菠菜上越冬,亦可以菌絲形態在土壤中或病殘體及種子中越冬。春季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侵入植株表皮和氣孔,氣候冷涼、濕度大時發病嚴重。病葉表面生淡黃色小斑,病斑多從外葉或下部葉片逐浙向內或向上蔓延,嚴重時整棵葉片變黃枯死,潮濕時病葉腐爛。藥劑防治用80%代森鋅600~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每隔1周噴1次,連噴2~3次。
控制蚜蟲用50%抗蚜威2 000~3 000倍液噴霧,同時也控制了病毒病。菜青蟲可用1.8%阿維菌素450 ml/hm2兌水50 kg噴霧防治。
菠菜生育初期由于根結線蟲的刺食而生育不良或死亡,病原稱南方根結線蟲,雌雄異形,幼蟲呈細長蠕蟲狀,雄成蟲線狀,雌成蟲梨形,每頭雌線蟲可產卵300~800粒,多埋藏于寄主組織內。必要時選用3%米樂爾顆粒劑22.5~30 kg/hm2或滴滴混劑600 kg/hm2于定植前15 d撒施在開好的溝里覆土、壓實,定植前2~3 d開溝放氣;此外也可用95%棉隆45~75 kg/hm2或3%甲基異硫磷顆粒劑150~225 kg/hm2防治,但要注意防止藥害和毒害。
菠菜是一種多次采收的綠葉蔬菜,根據生長情況和市場需求在株高20~25 cm時可分批采收,也可分次間拔采收,宜在晴天進行,要求“細收勤挑,間挑均勻”,每次采收時要挑大留小,間密留稀,使留下的菠菜行距均勻,稀密適當,以利充分發棵,生長一致,長供應期。收獲時一般用菜刀沿地割起,然后扎把上市。但采后嫩莖葉易失水萎蔫,應及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