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玲
(甘肅省高臺縣三清渠水利管理所,甘肅 高臺 734304)
由于部分灌區以地下水源補給的方式進行農業灌溉,使得當地的地下水出現了嚴重的超采現象,甚至已經形成了地下水漏斗區。如果不對地下水超采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優化當地水資源的供需平衡,必然會對當地農業生態環境產生嚴重的影響。而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地下水超采區,在解決這一問題方面表現出突出的優勢。
部分糧食主產區對地下水的開采力度過大、開采速度過快,使當地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并出現水資源日益匱乏的問題。另外,部分灌區農田灌溉設施配置不夠充足,現有農田灌溉設施也出現了嚴重的老化、受損問題,當地居民灌溉模式粗放,降低了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甚至對糧食生產的產量產生影響[1]。只有加強高效節水灌溉的實施,優化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設施,才能夠對當地的農業生產條件進行改善,提升當地農業灌溉水平,進而實現當地農業的增產目標。
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改造當地的水利設施,可提高當地的農業灌溉效率,降低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進而為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創造便利條件,實現農民收入的增加[2]。
在地下水超采區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對環境的消極影響主要體現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施工階段。例如,在工程施工階段,施工車輛的運輸、施工設備的運行以及施工人員的施工操作行為,都會產生廢氣、廢渣、噪聲以及揚塵污染,對施工現場周圍的生態環境以及居民的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數量較多,還會產生一定數量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如果沒有對這些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進行妥善的處理,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施工工期較短,對環境的消極影響并不會維持很長時間[3]。另外,如果在工程竣工后沒有對其進行妥善的運行管理,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只要做好相應的環保措施,基本可以將高效節水灌溉對環境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
在地下水超采區實施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可有效改善灌區的農業灌溉條件,提高當地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的科學性、合理性,避免因為開采不合理而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
2.2.1 對地下水超采區水環境的積極影響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一般會對地表水資源進行優先利用,然后再對淺層地下水進行適度的開發和利用。同時,以原有的灌溉面積為基礎,進行水源工程和田間工程的節水改造與升級,進而通過傳統灌溉模式的改革來實現灌溉水利用系數與灌溉管理水平的提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實施,需要始終堅持以下四個原則:一是節約用水原則;二是高效用水原則;三是總量控制原則;四是定額管理原則。遵循這四個原則,可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促進當地水資源可持續發展。
2.2.2 對地下水超采區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的積極影響 與工業建設不同,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不會產生工業“三廢”。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對現有的田間工程進行節水改造升級,可以對當地的水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降低農業灌溉回歸水對地下水環境的污染[4]。總而言之,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在促進農業灌溉現代化發展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農業灌溉用水的消耗量,降低農民群眾的生產勞作強度,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優化糧食品質,增加糧食產量。另外,高效節水灌溉的發展,還可以提高對地表水的利用率,降低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力度,加強地下水資源的保護,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在地下水超采區,高效節水灌溉的實施需要以IC卡為載體,構建一套系統的用水管理體制,提升灌區灌溉的智能性,不僅可以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還可以避免因為水資源爭奪而產生的糾紛事件。因此,高效節水灌溉在地下水超采區的實施,不僅可以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還可以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保障。
首先,混凝土拌和系統設置了袋式收塵器,工作人員要對收塵器的除塵效果進行定期的檢測,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除塵器的清理工作。其次,在裝卸水泥材料的過程中,要使其處于密封狀態[5]。最后,設置簡易棚,為細骨料的堆積創造有利條件,加強骨料堆積邊坡角度的控制,對堆積的細骨料進行加濕處理,避免細骨料被風吹散。
首先,針對施工車輛要進行限速,使其行駛速度不能超過15 km/h。其次,為了控制揚塵污染,在干旱季節、多風季節或者運輸高峰期,交通干道每天灑水2次。最后,針對多塵物料的裝載,需要做好物料的加濕處理和帆布覆蓋處理,并對運輸車輛進行有效的清洗。
針對施工人員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生活污水,要使用專業的綜合污水處理設備進行處理,確保污水經過處理后可以達到相應的排放標準。另外,設置垃圾站,通過垃圾站對施工人員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處理。
地下水“采多補少”問題的存在,使得當地的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甚至已經對當地的農業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在國家大力倡導環境保護的形勢下,非常有必要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在滿足當地農業灌溉需求的基礎上,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