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良俊,徐敬洪,沈 超,李治義,張 帆,袁亞章,顏 旭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成都 溫江 611130)
蓉7優錦禾屬于秈型三系雜交水稻品種。在長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50.2d,與對照F優498相當。2017年參加長江上游中秈遲熟組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74t/hm2,比對照F優498增產3.62%;2018年續試,平均產量9.78t/hm2,比對照F優498增產3.26%;2年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76t/hm2,比對照F優498增產3.44%;2018年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12t/hm2,比對照F優498增產3.60%。株高112.1cm,穗長24.2cm,有效穗數24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183.5粒,結實率86.2%,千粒重27.3g??剐裕旱疚敛【C合指數兩年分別為3.0、3.9,穗頸瘟損失率最高級7級,褐飛虱9級,抽穗期耐熱性5級,耐冷性5級;感稻瘟病,高感褐飛虱,抽穗期耐熱性一般,耐冷性中等。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2.3%,堊白粒率14%,堊白度5.0%,直鏈淀粉含量15.6%,膠稠度61mm,長寬比3.0,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三級。
據調查觀察,蓉7A四川溫江4月19日播種,全生育期132d,播始歷期91d。中等分蘗力,植株主莖葉片數12~13葉,株高84cm。莖節淺紫色,葉片淡綠色,劍葉長33cm,寬2.0cm,穎尖、葉耳、柱頭均為紫色,花藥棒狀、乳白色。平均穗長21.8cm,穗粒數236粒,包頸度中等。谷粒長寬比2.9,千粒重22.6g,落黃轉色極好。繁茂性好,株形集散適中。蓉7A花藥瘦小,以典敗為主,不育株率100%。碘液染色花粉通過顯微鏡檢測,花粉均不上色。正常天氣,蓉7B在10:50~11:00開花,蓉7A比蓉7B晚開花20min,父本花時最高峰11:50~12:20,單株花期6~8d,始花后3d進入開花高峰期,母本開穎角度大,柱頭外露率高,異交習性好,異交結實率70%以上。
錦城恢674是成都市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于2012年春在海南陵水以華占為母本,雅恢2115為父本進行常規雜交,經系譜選擇育成,2018年為F12,選擇定株,并通過四川省技術鑒定。該恢復系農藝性狀整齊一致,遺傳性狀穩定?;謴土?、配合力好。四川溫江4月上旬播種,主莖葉片數15~16葉,播抽歷期108d左右。株葉形態好,分蘗力較強,株高105cm左右,葉色深綠,葉鞘綠色,柱頭白色,穎尖黃色。穗著粒160粒左右,谷粒長粒型,長寬比3.1,千粒重30g左右。
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發展變化,業生產結構調整,選擇適宜的制種基地更加困難,為了保證制種產量和質量,必須堅持以種子質量為核心和前提確定基地。應當首先有制種基礎、隔離條件好、能成片種植的區域作為制種基地。同時區域內的土地肥力水平中等,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制種區空間隔離100m以上,時間隔離在20d以上[1]。
在成都地區,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天氣條件好,晴天多,雨天少,適于制種,應把父母本的抽穗期安排在這一時段。父本在3月底4月初播種,抽穗在7月28日至8月4日之間。母本在5月5日左右播種,其抽穗在7月28~31日?;ㄆ谙嘤隽己茫渌愃瞥啥加跉夂驐l件的區域可參照此播種安排。確定父母本花期宜母本早于父本始穗1~2d,可提高結實率。父本兩期播種,播種間隔10~15d。母本比父本遲播20~25d播種[2]。
父本種子量按本田面積計算3kg/hm2,母本種子30kg/hm2。種子用強氯精1g對水5kg浸泡12h用清水洗凈,再浸泡2~3d,最好催芽播種,才可保證出芽整齊。秧母田面留夠充足,父本盡量播種稀,有條件的可采用兩段育種方式。即在父本3葉移植到第二苗床,規格為10cm×10cm。采用兩段育秧的父本能早分蘗,多分蘗。播種前秧母田施用NPK含量為15-15-15復合肥450kg/hm2作底肥。耕地平整,土粒細。分廂定量播種,勻播[3]。出苗后三葉一心追施肥斷奶肥,用尿素75kg/hm2對水澆施。苗期溫度低加強青枯病、立枯病防治。移栽前7d用尿素75kg/hm2施1次送嫁肥。
為了促進早分蘗多分蘗,創建父母本合理群體結構,父本秧齡達到30~35d,母本秧齡達到20~25d,及時移栽。在保證栽插基本苗數前提下,可適當提高栽插密度,母本堅持靠插不靠發原則。父本雙行栽插,Ⅰ、Ⅱ期間隔移栽,規格20cm×23.3cm,每穴栽2~3粒種子苗。母本基本苗數在120萬/hm2以上,開廂2.5m,父母本行比2∶12~13,父母本之間留工作行,行寬27cm,母本密度16.6cm×23.3cm,每穴栽3~5粒谷,插4.5萬穴/hm2,插足基本苗20萬/hm2以上。
“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后期視苗情長勢適當補肥”施肥原則。大田施45%復合肥(N-P-K=15-15-15)450kg/hm2作底肥。移栽后7~10d追施尿素150kg/hm2。追肥時預留20%追肥量單獨施于父本行間,成都地區追肥在6月20日[4]。曬田結束后(幼穗分化Ⅴ期)施氯化鉀150kg/hm2。在水分管理關鍵技術是在母本進入分蘗盛期,田間莖蘗苗達225萬/hm2時,應立即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移栽后田面保持2~3cm的淺水層。返青后應干濕交替,間隙灌溉。母本分蘗達到最高苗數前,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曬田標準是田面有0.5~1.0cm裂縫,露白根,葉片顏色變淡,即可復水。后期不能灌深水,收割前7d排水涼田,利于機收作業。
在父母本進入幼穗分化后,每間隔3~4d選取有代表性的父、母本主蘗苗剝檢幼穗發育進度,判斷花期相遇情況,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控?;ㄆ谙嘤鰳藴适且阅副颈雀副驹缡妓?~2d為理想。發現花期相遇不良,在幼穗分化Ⅳ前采取措施進行調控。對生長發育過快,相差3期以上的親本,施用氮肥抑制其幼穗分化速度,母本用尿素60~75kg/hm2,父本用尿素15~20kg/hm2,對生育進程過慢親本,葉面噴施高純度磷酸二氫鉀,7.5kg/hm2,對水750kg。
母本蓉7A對“九二O”較敏感,施用量控制215~270g/hm2。花期相遇良好情況下,噴施“九二O”分2次。抽穗15~20%左右時,父母本同時噴施90g/hm2,次日120g/hm2。父本在第二天單施噴施“九二O”60g/hm2,增加父本高度,使父母本有20cm的高差。噴施作業在上午10:00氣溫升高前結束。施藥后遇雨應補,施用理酌減。蓉7A劍葉較長,噴施“九二O”后,割掉劍葉2/3,父本不割葉。正常天氣下,蓉7A在成都地區當日開花時間在11:10~11:20,午時12:00左右達到開花高峰期。父本當日開花比母本早20min,因此每日首次趕粉時間11:20,趕粉3~4次,趕粉間隔時間30min,連續趕粉12~14d。
在整個生產不同階段,根據株高、株型、葉色、葉型、生育期等農藝性狀特征特性,去除雜株、變異株見1株拔一篼。特別是父本的去雜工作猶為重要。趕粉結束后割除父本,減少父本機收混雜。母本種子成熟度達到八成時,搶晴天收割,減少種子霉爛,提高種子質量和商品品質。在收割前再次進行田間去雜工作,確保種子純度。在收割、風曬,精選等操作過程要嚴防機械、人為混雜,以確保種子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