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廣西南寧 530022)
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作為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對規范工程建設行為和防止工程建設項目對環境造成危害具有重要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實施,對整個工程建設和環境保護具有積極意義。結合當前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實施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存在先建設后審批的現象、在宣傳力度方面不足、企業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存在重視審批和輕視監管的現象,導致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難以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因此,我們應積極改革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提高制度的嚴肅性和規范性,保證制度在實施中能夠發揮指導作用。
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主要是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第22 條作出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由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的規定,報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環境保護效果,避免工程建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從當前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實施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可以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的規范性,使工程項目在建設之前按照審批制度履行審批手續,先報備審批再建設的方式提高了工程項目建設效果。同時,從源頭杜絕環境污染的行為,使整個工程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得到科學有效的環境保護手段指導,解決環境保護問題,有效預防污染事故發生。從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施的過程來看,對規范工程建設行為和提高工程項目的建設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
(1)環保部門歸屬地方政府,存在先建設后審批的現象。基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特點及作用,在實施過程中對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對規范工程建設行為和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從目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實施來看,還存在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在環保部門歸屬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會在特殊的建設項目過程中,向環保部門施加壓力,有些項目甚至在建設之前未履行正常的評價審批手續,采取了先建設后審批的方式,嚴重違反了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使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形同虛設,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1]。這一現象較為普遍,在各地區的地方政府中均有出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遏制,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實施勢必會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其積極的審批作用。
(2)環境影響評價宣傳不足,企業重視程度不夠。目前關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宣傳,無論是宣傳的頻次、宣傳的覆蓋面,還是宣傳的力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首先,環境管理部門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宣傳沒有做到廣泛宣傳和大力度的普及,導致了企業對環境影響評價不了解不深入。其次,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監督不嚴的問題,沒有按照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執法不嚴的問題。再次,對于違反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流程的企業,沒有采取必要的處罰措施,沒有體現出環評制度的嚴肅性,導致環評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得不到企業的重視,客觀上影響了環評制度的落實和推進,對環評制度的嚴肅性產生了質疑[2]。因此,如何加強環評制度的宣傳并覆蓋所有的企業,讓企業樹立正確的環評觀念,對環評制度的實施具有重要影響。
(3)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實施以來,在審批的環節方面力度較大,往往能夠根據審批制度的要求做好審批環節的工作,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審批中能夠按照規范要求予以落實,對于不符合審批條件的予以堅決駁回。審批環節的強化,使環評制度在落實中取得了積極效果,不過從目前環評制度的實施來看,雖然在審批環節力度較大,審核較為嚴格,但是在環評制度的落實過程中,在監管環節還存在明顯的不足。環保部門往往只重視審批環節的把關,對監管環節重視程度不足,或者受到監管條件的制約,導致了監管不到位的現象,既影響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同時也影響了環境評價制度的實施效果。因此,如何改變重審批輕監管的問題,對于環評制度的落地實施而言具有重要影響。
(1)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基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對環境保護產生的重要影響,在環境影響審批制度改革過程中,應當塑造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價值,應當將其作為項目建設和項目審批的必要環節。通過對其嚴肅性的塑造,使整個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得到企業的重視,能夠在社會上形成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氛圍,能夠讓環保機構在落實環境審批制度的過程中以法律為依據,避免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拒不履行環評審批義務[3]。通過明確環評審批制度的嚴肅性,以及塑造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價值,將其上升到法律的層面,對影響環評審批制度落實的因素予以規避,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在落實當中能夠具備更強的法律效力,能夠對影響環評的風險予以規避和干預。
(2)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宣傳,提高企業環評意識。基于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以及環境影響評價的基礎作用,在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實施過程中,應當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的宣傳,應當讓社會各界特別是企業認識到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嚴肅性,以及審批流程的重要性。企業在建設過程中,主動參與環境影響評價,在得到批復之后,才能開工建設。如果未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應立即查找原因,如果涉及到嚴重的污染隱患或污染行為,應當堅決杜絕項目開工建設,對項目做下馬處理[4]。只有企業提高了環評意識,充分認識到環境評價的重要性以及環境評價對企業和環境保護的重要影響,才能使環評制度在執行過程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
(3)重視審批和監管兩手抓。從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實施過程來看,環境評價審批制度在落實當中,既要重視審批環節,也要重視監管環節,審批和監管都要加強。既要從源頭上做好項目的審批,保證環評達標之后才能開工建設,還要做好后期的監管,避免出現監管不力的現象和工程實際建設未按環保措施施工等問題。通過強化監管,能夠使整個環境影響評價在落實當中滿足項目建設需要,規避污染風險。
通過對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的了解,在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實施過程中,受到管理理念、宣傳力度、企業意識和審批與監管手段的影響,在整個制度落實當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影響了環評審批制度的執行。為保證環評審批制度在執行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應轉變觀念,嚴肅環評制度的執行,擴大宣傳范圍,提高企業的環評意識。同時,還要從監管的角度入手,保證評價審批制度在實施過程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解決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制度落實不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