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巧英,趙 周
(1、蘭州局集團公司 科研技術監督所,工程師,2、蘭州局集團公司 運輸部高級工程師,1、2 甘肅蘭州 730000)
甘肅寧夏兩省區(下稱甘寧兩省區)內的隴海、蘭渝、蘭新、包蘭、太中銀等鐵路干線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擔負著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的重要任務。中國和歐亞各國陸路運輸量逐年增長,加上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升級,西北與內地交流往來更加頻繁。作為西北地區的重要鐵路干線,鐵路運輸通道作用日益凸顯,如何發揮運輸通道優勢,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和西部大開發是必須思考和解決的首要任務。
受西北地區經濟結構影響,甘寧兩省區鐵路貨物運輸主要以煤炭、礦石等原材料大宗貨物為主,運輸產品結構單一;貨物運輸及時性便利性不強;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量有待提高;鐵路主要干線客貨爭嘴嚴重;地區內的主要編組站效率不高,作用發揮有待加強。
2.1 加強班列組織提高品牌效益
1)發揮蘭州樞紐、銀川地區、武威地區等物流基地作用,增開蘭州北(東川貨場)、銀川南至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的中亞班列、蘭州北(東川貨場)至拉薩的南亞班列,積極開拓國際聯運市場。利用既有各鐵路局集團公司的中歐中亞運行線(120 km/h 速度級15 列,80 km/h 速度級13 列)組流上線,加大中歐中亞班列的開行數量,合理設置到開時刻、優化班列運行時間,打造一批貨源穩定、運到時限合理、市場美譽度高的品牌班列。
2)以蘭渝鐵路為骨干,延伸中新南向鐵路運輸通道,實現“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運輸產品有機銜接。大力組織蘭州、銀川至廣西欽州港等東南亞班列,實現中歐中亞貨物班列和沿江貨物班列有序銜接,增開西北地區至長江沿線主要地區鐵水聯運貨物班列和大宗直達貨物列車。
3)優化管內品牌貨物列車開行。優化蘭州東-嘉峪關“河西號”快運貨物列車運行徑路和到開時刻,滿足物流企業對列車運到時限需求,創新編圖理念,大力開行定制化貨物列車滿足市場需求。
2.2 提高干線能力暢通運輸通道
2.2.1 優化干線客貨運力結構 按照管內客流規律優化調整蘭新、隴海、蘭渝線客車結構,每周二至周四停運蘭州至武威、嘉峪關間客座率較低的3 對客車;停運蘭州至武昌等跨局普通旅客列車,增開周末、節日客流高峰期旅客列車,實施客車開行“一日一圖”。優化運行圖結構,組織相同速度等級的客車和120 km/h 速度級的快運貨物班列成組開行,減少高等級列車不合理間隔對區間能力占用,進一步釋放隴海、蘭新、蘭渝通道貨運能力。
2.2.2 動態調整優化干線客貨運能力安排 統籌兼顧直通和管內客貨運市場需求,結合客流貨流變化在蘭新線安北口安排旅客列車25對貨物列車78對,羊木口安排旅客列車22對貨物列車42對,天水口安排旅客列車35對貨物列車55對,提高蘭新、蘭渝、隴海通道的客貨運輸能力。結合安北口和隴海、蘭新、蘭渝線車流變化,調整優化蘭州北、武威南、迎水橋“大三角區段”的客貨物列車對數,合理配置各區段機車、機班,為確保干線正常的運輸秩序奠定基礎。
2.2.3 加強干線車流組織實現車輛快速移動 以暢通蘭渝線羊木口、隴海線天水口、蘭新線安北分界口和蘭州北、迎水橋、武威南等編組站為重點,動態優化列車會讓,減少列車不必要的停車等待,提高貨物列車旅行速度,加速車輛周轉,實現分界口、編區站車流大出大入。進一步優化蘭州樞紐地區車流組織,利用好小運轉機車掛運樞紐各站到發車流,利用干線機車在樞紐內順路稍車,加速小運轉列車活動,做好車流接續,打通運輸的最先(后)一公里,進一步壓縮貨物運到時限,不斷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和效益。
2.2.4 充分利用大型裝車點組織整列裝車 做好空車來源、機車安排、車流接續、裝卸組織等環節銜接。利用柳溝、綠化、銀川南、大壩等大型裝車點組織越過前方編組站的直達列車、減少編組站作業量。對到達管內電廠、鋼廠的煤炭和礦石組織一站直達列車,減少途中改編,加速車輛周轉。對車流穩定、車體固定的石汝線的煤炭短途直達列車和鏡鐵山支線的礦石短途直達列車實現“三固定”(固定到開時刻、固定運行線、固定車體)。發揮蘭州樞紐內穎川堡、東川貨場等站作用,組織相鄰車站開行越過樞紐內編組站的階梯直達列車。裝車地始發直達列車裝車占總裝車的比例達65%以上。
2.2.5 大力組織路企直通運輸 梳理具備整列卸車條件的電廠、鋼廠到達車流情況,結合接軌站站型、車流來源、排空方向、機車交路、列尾運用等因素制定貨物列車在接軌站實現直通企業的運輸方案。將交接作業移至企業內進行,減少列車在車站的交接停留,加速車輛周轉,實現本務機車牽引列車在鐵路干線與廠礦企業間的直入直出,實現運輸作業全過程貫通和結合部的無縫銜接,不斷釋放運輸生產力。
2.2.6 消除通道能力“瓶頸” 加強與國鐵集團計劃統計、工程鑒定等部門的聯系和溝通,推進蘭新線嘉峪關地區客運業務外移至嘉峪關南站和包蘭線棗園堡、青銅峽車站及包蘭線銀川南至蘭州間增加二線擴能改造;爭取太中銀線定邊至黃羊灣復線改造及寶中線平涼南至中衛復線改造工程等建設項目盡早開工建設。
2.3 強化車站組織提高作業效率
2.3.1 強化編組區段站生產組織 一是加強作業過程控制,優化車站作業計劃,減少交叉干擾,合理安排能力,壓縮停輪時間。二是充分利用調車機車能力,抓好禁溜車輛甩車和轉場交換車流掛運。加強交接班作業組織,壓縮交接班停輪時間;三是提高交接班基礎質量,做到按《站細》規定應解體的解完,應編組的列車編好,分類線存車符合規定;四是提高調車作。速度,壓縮駝峰推峰間隔時間,壓縮編車作業至牽出的時間。
2.3.2 簡化車站作業流程 一是優化編組站發車作業流程,撤銷編組站助理值班員崗位,取消外勤發車程序,車站與司機一次聯控即可動車。二是利用蘭州北站車輛部門的地面打風試風裝置,優化列車到達、出發車輛技術作業檢查流程,壓縮本務機車在站停留時間。三是優化峰頂作業方式,提高溜放車組的聯掛率。駝峰解體列車溜放最后一鉤車組,只準提車輛與機車聯掛的車鉤,以免造成溜放車組頂鉤,加大編組車列的困難。四是優化編組場設備維修模式,由目前的每天駝峰停輪集中給點40 min“天窗”優化為按線路維修,每次給點6~8 h,每天封鎖編組場各兩條股道,為工務、電務聯合進行設備整治創造條件,提高駝峰使用效率,及時組織駝峰解體作業、騰空到達場線路,最大限度降低編組站外圍列車排隊等線現象。
2.4 嚴肅運輸紀律強化考核約束按照國鐵集團、鐵路局集團公司運輸組織考核辦法,加強對相關單位運輸經營指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充分發揮考核激勵約束作用,促使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甘寧兩省區地處陸橋和京藏兩大鐵路通道的交叉點,也是一帶一路和中新南向通道的交匯地,區位優勢明顯,必須不斷優化鐵路干線運輸組織,發揮好大通道的優勢,實現人順其行、物暢其流,才能為更好地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充足的運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