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巖
(遼寧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遼寧 錦州 121000)
2017 年11 月20 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聯合下發了《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在該規劃中,要求在“十三五”建設期間,“貨物運輸更為高效”。即“貨運能力基本滿足跨區域能源、資源等物資運輸需要,重載、快捷及集裝箱等專業化運輸水平顯著提高,‘門到門’、快速送達的全程物流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鐵水、鐵公、鐵空等多式聯運比重大幅提升[1]。”這對鐵路貨物運輸向現代物流轉型提出了更加明確的發展目標。
長期以來,鐵路貨物運輸一直以煤炭、石油、糧食、礦建產品等大宗貨源為主。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不同運輸方式間的競爭加劇,傳統工業資源對鐵路運輸的需求逐漸降低。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越發重要,甚至有超越重工業趨勢,逐漸成為我國支柱產業。目前,由于鐵路貨運辦理手續繁瑣、服務效率低等原因,致使鐵路運輸零散貨物的市場占有份額始終偏低[2]。因此,鐵路貨運應積極轉變思路,在提高傳統大宗貨物運輸服務質量的基礎上,加快向現代物流轉型。
“不破不立”。實現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變是鐵路運輸企業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必須首先著力解決體制機制不適應轉型及其由此產生的各類問題,才能為轉型掃清障礙。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鐵路物流技術人才相對缺乏鐵路物流人才要求既懂鐵路運輸專業知識又有物流專業背景、既懂計算機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又懂法律法規政策,而目前我國上述方面人才相對匱乏。
2.2 鐵路信息化建設水平亟待提高目前,鐵路貨運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鐵路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相對不足。突出表現在沒有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無法完全實現全路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共用共享[3]。
2.3 鐵路貨運設備難以滿足物流需要從全國鐵路現狀看,目前,鐵路貨場主要承擔貨物運輸的集貨和配送任務,貨場設備的設計主要考慮鐵路貨物運輸作業的需要,較少考慮現代物流服務,智能化、自動化設施比較少,缺乏標準的裝載、包裝、發貨區,現有貨運基礎設施不能滿足物流全程化服務的要求[4]。
2.4 鐵路物流服務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
1)鐵路運輸時效需進一步提高。目前鐵路貨運主要存在資源分配不均衡、“回空車”不足、接取送達不及時等導致鐵路運輸時效性不強的問題[5],沒有充分體現出鐵路速度的優勢。
2)鐵路物流全程服務尚未完全實現。雖然鐵路貨運改革在開展“門到門”運輸服務方面有所突破,但距離從貨物的接取、包裝、存儲、防護到準確定位、安全取貨、快速送貨全過程優質高效服務物流管理要求還有不小差距[6]。
3.1 提高鐵路物流人員整體素質
1)加強績效考核,激活貨運職工潛能。要在繼續抓好貨運職工服務習慣養成、崗位技能提升的基礎上,努力完善績效考核獎懲機制,促使鐵路貨運職工主動進行從“個別服務”到“全程服務”,從“坐等上門”到“主動出門”、從“低質應付”到“優質服務”的轉變。
2)引進物流人才,增強示范帶動效應。要努力吸引鐵路院校物流專業優秀畢業生入職鐵路從事貨運工作,為他們提供物流產品研發、物流設備升級改造、物流信息化建設、繼續學習深造等創造條件;注重選樹、表彰作用突出績效顯著的物流工作人才,著力營造見賢思齊爭創一流的企業氛圍。
3.2 大力開發適合鐵路運輸的物流產品一方面保留并創新發展傳統運輸種類,繼續為國計民生、社會經濟發展做貢獻;另一方面,不斷轉變觀念,不完全依賴大宗貨源,聯合地方大型物流企業,共同開發適合鐵路運輸的物流產品,吸引高附加值貨物,深入推進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
3.2.1 打造新型物流品牌
1)開展大宗貨物直達化運輸。針對煤炭、礦建產品、石油、化工產品、糧食等大宗貨物不同運輸要求,實行定制服務,優化運輸組織,減少集結等待時間和途中解編次數,盡可能實行直達運輸和整列運輸。
2)保留并創新國內集裝箱運輸。從適應現代物流發展趨勢看,未來,鐵路可以適當放開集裝箱的限制條件。例如:鐵路可以運用大型集裝箱裝運煤炭、礦粉等散堆裝貨物,便于貨物的接取送達。另外,還可以在我國特殊鐵路區段固定時間、固定車次進行鮮活、易腐貨物的冷藏集裝箱運輸,積極鐵路冷鏈物流的發展。
3)打造中歐班列國際品牌。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鐵路應進一步深化貨運市場化改革,適度放開運輸價格管制,理順集裝箱與大宗貨物、零散貨物間的比價關系,提高鐵路在運輸行業中的競爭力。同時,進一步加強同國內大型物流企業合作,增加貨源、提高集裝箱的調撥能力,提升“中歐班列”的運輸效率和安全質量[7]。
3.2.2 改革鐵路貨運模式
1)開發高鐵快運產品。充分利用高速鐵路網的密集性和高速鐵路的高速性,在擁有大型地方物流企業集散中心并且是高鐵始發終到的城市間開發高鐵快運產品,選擇早晚固定車次,加掛特殊動車組車廂,在動車組整備和旅客乘降時間內通過使用托盤裝載貨物完成貨物交接。
2)大力推進家用小型汽車運輸。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節假日出門旅行。同時,城市家用小型汽車的占有率逐年加大,人們對旅游出行到達目的地后的便利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節假日前,可以在我國主要城市間推進小型家用汽車直達運輸服務。
3)聯合多方物流平臺進行個性化物流服務。要大膽嘗試、勇于突破,在恪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前提下,聯合多方力量,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客戶需求,努力做大做強鐵路物流。
3.3 積極探索鐵路混合制改革
1)探索鐵路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模式。積極推動鐵路物流升級轉型,構建現代新型物流體系。未來,鐵路應積極與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平臺展開合作,互學互鑒,探討融合發展模式,實現互惠互贏。
2)大力開展多式聯運。我國交通運輸系統應以鐵路運輸為主線,開發鐵路物流通道,將鐵路物流網絡與其他運輸網絡有效銜接,構建以鐵路物流為主體的大物流網絡,開展公鐵、鐵水、空鐵等多式聯運,構建物流運輸的無縫銜接。
3.4 加強物流信息化建設
1)加強物流信息技術建設,實現大數據共用共享。鐵路在貨運作業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物流信息。鐵路運輸要真正實現與現代物流的深度融合,必須將鐵路物流大數據看作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價值,將鐵路物流信息與其他行業、企業、政府、國外鐵路等部門間的共用共享,推動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8]。
2)充分利用“互聯網+”,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構建并逐漸優化電子商務平臺和鐵路物流共用信息平臺,實現鐵路物流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5 加強鐵路貨場設施改造
1)改造鐵路貨場設施,實現鐵路物流作業必需功能。推動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不斷彰顯預期效果,除了要有軟件設備的保障外,還需要對硬件設備加以改造或整合。現代物流場區的設計主要考慮的是其是否能夠實現倉儲、加工、交易、配送等作業環節的專業化、規模化和標準化,配置的設備能否實現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的深度融合和無縫銜接[9]。因此,必須對現有的鐵路貨場進行改造和資源的整合。
2)科學規劃鐵路區域路網,構建鐵路現代物流中心。鐵路應對各貨運站現有的物流服務功能進行調研,掌握其是否具有物流節點必須具備的貨物分揀、保管、加工、倉儲等功能,再根據調研結果將其改造成功能完善的現代物流節點。要在鐵路物流整體規劃基礎上,形成“核心鐵路大型物流園區—核心城市中型物流中心—中小城市小型配送中心”的鐵路物流域網[11]。
3.6 加強鐵路物流管理
1)積極轉變傳統觀念,提高物流服務意識。鐵路貨運組織要樹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物流服務理念,為加快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提供動力。
2)改革運輸組織模式,提高物流管理時效。為提高鐵路貨物運輸的時效性,必須進一步簡化辦理程序,對運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以提高其有效性。將鐵路通過能力、分界口協作、機車銜接按階段組織均衡交接,保證鐵路干線暢通[12],這些都需要對運輸組織進行適當改革。
3)提供物流全程服務,提升物流服務質量。現代物流的全程服務指的是為客戶提供從申請訂單,到訂單受理,審批、接貨入站、發送作業、途中運輸、到站交付、配送到門等一體化的物流服務。通過鐵路物流信息網,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拓展業務功能、提高作業效率和服務質量,實現物流各作業環節的無縫銜接[13],真正促進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的轉型。
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是需要長期研究、思考和推進的漫長過程。在向現代物流轉型過程中,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同時也會遇到很多新機遇。鐵路貨運部門只有不斷改革創新、積極思考、主動謀略,并且同其他現代物流企業通力合作,才能將鐵路貨運組織改革不斷深入推進,走向成功,才能引領我國物流行業真正走向低碳、環保、低成本運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