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鑫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梁家墩鎮人民政府農業技術推廣站,甘肅張掖 734000)
綠色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隨著各類農業技術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們對于蔬菜的選擇。與此同時,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不僅造成了土壤污染和藥物殘留,而且長期使用還會降低化肥和農藥的效果。因此,人們開始探尋綠色防控技術,且隨著農民對于蔬菜種植認知水平的提升,各類綠色防控技術也必將得到大面積的推廣。
1.1 軟腐病
軟腐病是大白菜、娃娃菜等蔬菜的常見病害之一,軟腐病通常由于細菌感染導致,自蓮座期至包心期均存在患軟腐病風險,依據細菌感染方式不同,軟腐病主要以3 種類型存在:一是外表菜葉呈現出枯萎狀,在蓮座期表現出中午呈現出萎蔫狀,但是在清晨或者傍晚則能夠恢復正常,在感染數天后,被感染的菜葉會與地面貼合,包心開始暴露出來,且娃娃菜根莖處會開始腐爛,并有灰色或者褐色的腐爛液體流出,由于根部受損,因此稍微施力即可造成全株倒地。二是患軟腐病的重要原因是由于細菌入侵娃娃菜損傷傷口導致,在感染初期傷口周邊會形成半透明水狀,而后逐漸以傷口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顏色由初期的水狀變為灰色或者淡褐色,觸摸感染處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黏糊狀態。三是由于致病細菌由葉柄、外部的葉片或者娃娃菜頂端的傷口入侵導致,最終造成大面積的擴散。綜上所述,娃娃菜感染軟腐病部位會出現黏液并伴隨著惡臭,在溫度較高情況下,患軟腐病部位的水分會迅速蒸發且呈現出紙片狀,因此可以將此些特征作為判斷依據[1]。
1.2 黑腐病
黑腐病會迅速感染整株娃娃菜,感染時葉片出現斑點或者黑色脈絡,通常情況下首先發病于葉片邊緣,由外向內深入,并形成黃褐色斑點,斑點周邊呈淡黃色。除此之外,娃娃菜的破損處同樣能夠引起黑腐病,病菌由破損處入侵后,會使葉片呈現出不規則的黃褐色斑點,以傷口為中心向四周輻射蔓延,擴展后造成整個葉片的腐爛,嚴重時還會蔓延到根部,造成根部腐爛,對感染黑腐病的娃娃菜進行縱切時可見髓中空。
1.3 霜霉病
霜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任意周期均能夠對娃娃菜造成傷害,幼苗子葉受害,葉片正面會產生黃綠色的斑點,在受損葉片的背面能夠明顯地看到白霜般的霉層,患嚴重霉霜病的娃娃菜子葉和嫩莖會逐漸變黃,最終枯死。成株時期感染霉霜病,葉片的正面會出現淡黃色和黃綠色、周邊特征不明顯的病斑,而后擴大為黃褐色的病斑,受到葉片葉脈的影響,具體形狀呈現出多角形,在濕度較大時患病葉片背面同樣會出現白色的霉層,霜霉病往往由外向內蔓延,最終僅剩心葉球。
1.4 病毒病
病毒病也被稱之為孤丁病,苗期發病心葉呈現失綠的特征,隨后葉片會表現出綠色濃淡不均勻的特征,同時會出現黃綠交叉出現、葉片褶皺等現象,且還會出現黃褐色小斑點。
1.5 娃娃菜常見蟲害
娃娃菜在生長過程中,除了會受到病害的影響外,還極易受到蟲害的威脅。在種植過程中,影響娃娃菜生長的常見蟲害有蚜蟲和小菜蛾2 種。蚜蟲是各類蔬菜種植過程中發生率最大、危害程度最高的蟲害之一,蚜蟲不僅會對娃娃菜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而且還會傳播其他細菌和病毒。此外,小菜蛾也是娃娃菜種植過程中的常見蟲害,無論是幼蟲還是成蟲均能夠對娃娃菜造成威脅,且極其容易在春季和秋季造成大規模爆發。除此之外,種植過程中其他蟲害還包括菜青蟲、蝸牛、蔬菜斑潛蠅等。
科學的種植方式和管理方式對各類病蟲害同樣能夠起到防治效果。首先,種植前要了解娃娃菜的生長習性,并盡量選擇具有耐寒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其次,娃娃菜每個生長周期對于水分的要求也不相同,通常情況下早春對于水的需求量較低,當葉片開始變大時,標志著娃娃菜的生長速度到達頂峰,在這一時期要確保水分的充足。再次,娃娃菜的生長周期較短,但是對于土壤的要求較高,且在不同時期對于土壤中營養物質的需求也不相同,要及時為其補充各類營養。最后,及時定苗和補苗,并清除田間雜草。通過科學的田間管理,不僅能夠保證娃娃菜的最終產量和質量,而且還能夠增強其對于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病蟲害的免疫力。因此,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種植戶仍然要將田間管理作為娃娃菜栽培重點[2]。
3.1 土壤修復技術
在娃娃菜種植之前,應對土壤內有機物含量進行檢測,并依據檢測結果對土壤中各類有機物、酸堿性以及氮磷鉀等營養物質的含量進行科學評估,從而判斷土壤條件,并針對土壤中缺乏的元素進行科學調控。此外,可以施用優質的有機肥料以及氮磷鉀類肥料適當補充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通過提升土壤肥力為娃娃菜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3.2 控制病害
在種植區域使用生物制劑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升土壤中有益菌群的活力。向種植土壤中添加有益生物菌群,能夠對娃娃菜的根部起到保護作用,從而降低娃娃菜根部受到病害威脅的風險。
3.3 氣傳病害的控制
在種植過程中通過噴氣殺菌的方式能夠凈化種植空氣,在高壓靜電的作用下,各類致病菌會固著在土壤表層,無法通過氣流進行傳播。此外,若選擇溫室種植,通過電場還能夠清除溫室環境中的霧氣,降低溫室濕度,通過干燥的環境能夠進一步遏制各類病菌的傳播。
4.1 種植環境保障措施
對于蟲害的綠色防治,首先要從娃娃菜的種植環境入手,為娃娃菜提供一個蟲害密度較低的環境,如可以在冬季將娃娃菜種植區域中的雜草清除干凈,在娃娃菜收獲后對土地進行深耕,在灌溉過程中使用潔凈的水源等方式均能夠消滅或者減少各類蟲卵,從而抑制病蟲害的傳播。
4.2 生物防治方式
生物防治的優勢在于防治成本較低、防治效果長久等,因此對于田間各類蟲害,也可以通過生物防治方式。天敵防治是常見的蟲害預防方式之一,娃娃菜種植期間主要會受到蚜蟲的影響,因此可以在種植區域投入適量的七星瓢蟲進行防控。瓢蟲的投放可以集中在傍晚,此時氣溫較低,害蟲活動穩定,且光線較暗,能夠進一步提升防治效果。此外,生物制劑具有選擇性強、來源廣泛且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因此可以廣泛地用來防治各類病蟲害[3]。
4.3 物理防控技術
首先,溫室種植娃娃菜時要做到及時通風,并降低溫室濕度,可以達到防治多種蟲害的作用。其次,可以通過害蟲的趨光性特征使用誘蟲燈進行殺蟲。最后,在種植地區使用黃板同樣能夠起到防控效果。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不僅能夠節省種植戶對于化肥和農藥的開支,而且還能夠提升娃娃菜最終產量和品質。娃娃菜作為上乘的蔬菜品種,因為其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口感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在種植過程中為了確保產量和品質,種植戶要保證各個時期的生長趨向,并做好各類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從而提高娃娃菜的產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