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導讀】常山胡柚是浙江省常山縣的柑桔主栽品種,近幾年來當地致力于胡柚果實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推進產業轉型提升發展。
香橙(Citrus junosSieb.ex Tanaka)為蕓香科柑桔屬小喬木,原產于我國長江上游,可能是宜昌橙和溫州蜜柑類自然雜交形成的種。公元7—8 世紀香橙從我國傳入朝鮮半島后再傳到日本,在韓國和日本分別被叫做“yuja”和“yuzu”,用漢字表示為“柚子”或“柚”。香橙耐寒、耐旱、耐堿、抗病,主要用于柑桔砧木,果實因太酸不宜鮮食而用作加工原料制作果汁、果醬,或作枳實、枳殼的替代品[1]。常山縣是浙江省柑桔主產縣之一,是地理標志產品常山胡柚的產地,該縣2014年從日本引進香橙試種成功,后進行了香橙加工系列產品的開發,發現香橙適合常山土壤氣候條件種植,精油、果汁、果醬深加工產品質量好,與常山胡柚按比例加工可提升胡柚加工產品的質量與檔次。常山縣謀劃在“十四五”時期建設萬畝香橙生產基地,培育10 億元香橙產業。現將常山縣培育香橙產業的基礎、存在問題與困難、對策措施等分析建議如下。
常山縣從20 世紀8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胡柚產業,進入新世紀后加大了胡柚的精深加工研發生產,其主要加工產品有胡柚汁、胡柚茶(帶果皮的胡柚果醬,既可作果醬使用,也可用水沖泡飲用)、胡柚寶(黃酮素)等。胡柚汁雖然營養和活性成分豐富、多喝不上火,但其苦味較明顯,酸、香味不足,且加熱后苦味變重。胡柚茶最早是常山縣與韓國香橙產業界合作開發的產品,作為“柚子茶”的替代品暢銷市場。但胡柚茶中為了掩蓋其苦味加了較大量的蜂蜜,實際上是胡柚蜂蜜茶,與韓國以香橙為原料的 “柚子茶”相比,酸、香味不足,檔次不高[2-3]。
2018年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陸勝民研究員在常山胡柚論壇上建議常山縣重點開發胡柚汁、胡柚茶等飲料,保持胡柚的營養保健成分又要提升口味[3]。近幾年的相關研究表明,將香橙與常山胡柚按1∶2 比例加工,可明顯改善胡柚果汁和胡柚茶的風味口感,口感更濃、香氣更足。柑桔加工專家程紹南研究員在2012年提出創立我國香橙產業的建議,認為香橙雖然是個小眾品種,但小品種以其“特”“稀”可以闖出大市場[4]。目前有規模化生產和加工的僅日本和韓國,而常山縣具有發展香橙產業的基礎與條件。
一是常山胡柚深加工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胡柚是常山縣“三寶”(胡柚、油茶、猴頭菇)之首,是常山縣的農業主導產業。近10年來常山縣將大力推進胡柚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開發作為胡柚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已取得初步成效。據統計,2019年常山胡柚面積6 700 hm2,總產量12.9 萬t,總產值10 億余元,其中鮮果產值4.2 億元,深加工產值3.0 億元,衢枳殼(胡柚小青果)產值1.6 億元,胡柚休閑旅游產業產值1.2 億元,其中深加工產值占比達到30%,加上藥用的衢枳殼產值,加工業產值占比達到46%。胡柚走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開發之路,實現產業融合,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產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促進了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常山胡柚深加工產品要提升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目前最可行的途徑是將香橙與胡柚合璧,在保留原有活性成分的基礎上,風味口感明顯改進,更受消費者歡迎。
二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按照“鮮果精量,加工賦能,三產融合”的方針,以規劃建設“香柚(橙)產業示范園”為核心抓手,推進香橙產業的培育工作。2020年5月,常山縣香柚(橙)產業示范園列入第二批浙江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常山縣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兩位縣委常委為副組長的常山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擬將香橙產業培育列入縣“十四五”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香橙產業扶持政策,對新種植香橙13.3 hm2以上且進行標準化規范管理的每667 m2財政補助600 元,對同一主體種植香橙66.7 hm2(含)以上的每667 m2給予600 元專項財政補助,以建設水肥一體化設施。該縣將發展香橙作為集體經濟薄弱村的脫貧消薄抓手,以天馬街道天安、和平村為試點,按照“政府+企業+村集體”模式,投入中央和省級扶貧資金2 400 萬元,建成香橙產業扶貧基地160 hm2。
三是有龍頭企業帶動。以浙江柚香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龍頭建設“香柚(橙)產業示范園”,浙江天子果業有限公司、浙江忠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常山恒壽堂柚果股份有限公司、常山縣柚樂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參與,這些企業多年來從事胡柚、溫州蜜柑、甜橙等深加工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有柑桔生產加工基地建設、柑桔深加工產品研發的經驗和市場渠道。
四是基層政府和柑桔主體種植開發香橙的積極性高。全縣目前已規模化、基地化、標準化種植香柚400 hm2,培育苗木60 萬株,天馬、金川、白石、球川、紫港、輝埠等鄉鎮街道已有意向開發種植香橙。
五是常山縣有關企業已開發出香橙胡柚系列加工產品。香橙果實因含酸高不堪鮮食,而清新的令人愉快的揮發性氣味和高酸含量適于深加工,在食品和烹飪中應用廣泛,香橙鮮小果作生魚片、生肉片的調味劑和殺菌劑,香橙汁和香橙果醬(商品名“柚子茶”)為暢銷飲料。有些柑桔果汁香味不足甚至沒香味,需加入香橙汁增味提鮮,香橙皮粉是理想的高檔料理增香提味劑。利用果皮的香味作料理的容器,還可加工成糕點和日化用品等。利用香橙酸、香特質和胡柚營養豐富的特點,優勢互補,成功開發了香橙冰激凌、香橙可樂、香橙沐浴露、香橙香皂、香橙胡柚酵素汁、香橙胡柚果酒、香橙胡柚山藥汁、香橙胡柚糕點、香橙胡柚汽水、香橙胡柚調味品等產品。
一是土地和果園流轉較難,影響香橙產業的基地化、成片化、規模化種植生產。香柚(橙)產業示范園涉及6 個鄉鎮街道,可供連片開發的低山丘陵土地資源少,而林地因林地使用審批政策、新墾造耕地和高標準農田區禁止非糧化等難以開發。
二是產業開發資金緊張,影響產業培育質量和進度。香橙產業屬于以深加工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生態特色產業,要求生產加工并進、產業配套、設施先進適用,生產基地建設和加工能力建設前期投入大、回收期長,前期融資難度較大,建設資金較緊張。
三是品種、栽培和加工技術科技創新不足,影響香橙產業高標準高質量發展。我國的香橙經漫長的自然進化,是一個復雜的差異性雜種群體,已審定的“資陽香橙”為耐堿性的柑桔砧木品種,目前沒有開展對加工食用型香橙品種品系的整理和選育工作[4]。常山現推廣繁育的香橙品種從日本引進,沒有開展系統的低山丘陵紅黃壤上種植的香橙的生長結果習性和栽培管理技術研究,香橙提取精油、加工果汁和果醬等深加工產品研發還剛起步。
四是果農對香橙不了解,影響香橙的種植和管理。對于熟悉常山胡柚的廣大果農來說,香橙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香橙有什么特性、主要用途是什么、怎么栽培管理等大部分桔農不清楚。
一是做好《常山縣香橙產業發展規劃》,加強政策引導。香柚產業示范園已列入“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衢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平臺載體、核心區域及展示窗口)的一縣一園重點項目和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名單。在已完成的《香柚產業示范園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利用近期制訂常山縣“十四五”農業發展規劃的契機,以香柚產業示范園建設為重點和關鍵,謀劃產業功能布局、重點基地、重要項目、重點產品、三產融合、扶持政策、資金籌措、保障措施、人才隊伍和示范推廣,創新企業主體、政府引導、農民參與的產業開發和項目建設機制,打造集香橙科研、種苗繁育、倉貯物流、精深加工、檢測檢驗、人才培養、文化展示、科普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香橙和胡柚生產加工銷售中心。
二是加大科技攻關,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核心產品。加強與浙江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江南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以及省市農科院等的科技合作,引進知名專家等高端智力,整合市縣有關科技人才資源,建設香橙全產業鏈科技創新和服務團隊(產業聯盟)與院士專家工作站,圍繞香橙品種資源收集整理利用、加工食用型香橙品種選育、香橙高產優質省力化栽培技術、香橙深加工及綜合利用技術、香橙活性物質提取純化技術及休閑保健功能開發技術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創新集成一批先進適用技術、研究開發一批優質深加工產品、形成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引進資陽香橙、韓國“黃金柚”,以及日本香橙品種山根系、木頭系等,建設品種資源圃和良種苗木繁育圃; 在深加工及綜合利用上要鎖定飲、食、健、美、藥、香、料、茶等八大類產品開發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追求、以特色求生存,夯實產業發展的技術支撐。
三是高標準建設香橙生產基地。鄉鎮街道要千方百計創新機制流轉土地,促進新建基地成片化、規模化、標準化。基地苗木種植前要高標準改良土壤,每667 m2施入5 t 的稻草、木屑、菌渣、堆肥、畜禽糞便,為種植后的高產穩產優質打下基礎。經林地流轉要將香橙與林下經濟結合起來,新墾造耕地要探索香橙與糧食作物間作套種模式,以立體農業模式找尋香橙發展新機遇。種植上實行寬行窄株以利于機械化,株行距(1.5~2)m×5 m;建設肥水一體化設施,實現既省力又要確保高產優質。
四是香橙產業示范園要抓緊建設加工生產線和生產服務及休閑旅游設施。生產基地要建設好生產管理用房; 建設貯藏量1 萬t 鮮果冷庫;深加工目前建設年產1 萬t 精油、果汁、果醬加工生產線。建設游客接待體驗、民宿、培訓、會務中心。
五是加大宣傳推廣和技術培訓。成立由縣內從事香橙生產加工營銷和服務的單位及個人組成的常山縣香橙產業協會,注冊統一商標,在政府的資助下開展香橙產業的服務、宣傳和推廣,組織會員代表參加農博會、農展會以及食品博覽會。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和農民呼吁,邀請專家來現場指導和給農民上課,傳授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術。
六是多方籌措資金,引導香橙產業高標準發展。繼續向上爭取各類項目資金,在縣“大三農” 政策資金中每年安排較大額度用于引導香橙產業的培育,主要支持生產基地的種苗購置、水利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先進適用技術示范推廣、冷鏈貯藏物流設施建設、香橙加工生產線建設以及核心加工新產品研發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縣政府在稅收、貼息、用地、用電等政策上優惠吸引社會資本和工商資本投入香橙產業開發。新成立的常山“兩山銀行”創新香橙樹和倉庫設備質押等貸款方式,支持小微企業和桔農發展香橙生產,解決他們資金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