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從全國各梨產區產量來看,河北省晚霜、大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對主要產區未造成大的影響,梨產能恢復,產量將恢復到正常年份或者略高于正常年份,梨品質好于上年;新疆產區梨豐產;山東沒有受到極端天氣的影響,雨水豐富,預計梨產量將比上年小幅增長;山西、安徽、河南、遼寧等地基本無凍害,預計梨產量與上年持平或小幅增產;南方早熟梨發展迅速,可能會出現小幅增長。綜合來看在無極端天氣的影響下,今年梨將是豐收之年,總產量預計在1 850 萬t 左右。
從2021 年梨產季價格趨勢來看,早熟梨陸續上市,新梨7 號目前收購價2.20~2.80 元/kg,上年收購價格3.60~4 元/kg,今年收購價明顯低于上年。7 月下旬黃冠梨、鴨梨、雪花梨、酥梨等中晚熟梨上市,由于上產季虧損嚴重,經銷商資金緊張,炒高的價格回歸理性,黃冠梨收購價3元/kg 左右,鴨梨、雪花梨2 元/kg 左右,低開低走,平穩運行,全年價格起伏波動不會很大;而且收購進度會放慢。果商為了降低經營風險會減少收購量,果農自存果比例有可能上升。南方部分早熟品種可能有一定的盈利空間,優質果價格降幅較小,低質果價格下降幅度可能較大,存在積壓滯銷風險,果農銷售壓力較大。
(趙玉山)
本刊訊近日,在臨汾市葡萄市場調查發現,80%以上的葡萄攤點銷售的都是堯都區賈得鄉北席村的巨峰葡萄,并且呈現出購銷兩旺的局面。據分析,今年堯都區巨峰葡萄產銷兩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北席村巨峰葡萄規?;l展。據了解,從20 世紀80 年代該村開始種植葡萄,經過不間斷持續發展,目前,北席村的葡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40 hm2余,占全村普通種植面積的88%,規?;l展為市場上叫響北席巨峰葡萄品牌奠定了基礎。
二是北席葡萄品質有保證。為了打造無公害、綠色、有機葡萄,滿足人們對綠色精品葡萄的消費需求,近年來,北席葡萄基地嚴格按照綠色有機葡萄操作規程要求生產,確保葡萄產品健康、生態、安全。今年又聘請技術員進行科技服務指導,從定枝、疏花疏果、套袋、施藥等管理方面層層嚴格把關,進一步提高了葡萄的科技含量,葡萄品質大幅度提高,一級果占95%,比上年提高了15%。
三是構建農旅結合發展的新格局。近年來,賈得鄉政府著力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北席葡萄產業,努力打造精品綠色農業品牌,積極推動鄉村旅游與綠色農業相結合,進一步推進北席葡萄產業高質量發展。每年6—10 月,在葡萄成熟時節,熱情好客的北席人就會為游客奉上新鮮甜美、物美價廉的葡萄鮮果和葡萄酒,讓每個游客高興而來、滿意而歸。每年8 月底還舉辦以“葡萄飄香·大美北席”為主題的葡萄采摘節,通過豐富多彩的交流推介和文體活動,更加全面深入地展示堯都鄉村魅力。
四是把老品種做成精品。巨峰葡萄雖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品種,但在生產上經久不衰,特別是近年來北席人把這個品種做成了精品,北席村生產的巨峰葡萄具有果實紫黑色、個大、果皮厚、果粉多、味甜、多汁、口感好等特點,受到消費者青睞。
(王秋萍)
本刊訊近期,稷山縣翟店鎮南小寧村的桃產業科技示范園迎來了大豐收。放眼望去,桃樹郁郁蔥蔥,形似珍珠、紅潤飽滿的果實綴滿枝頭,果香沁人心脾,惹人垂涎欲滴。桃農穿梭其中篩選、采摘,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南小寧村位于稷山縣南端,土地70 hm2,多年來以傳統農業為主導產業。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支村兩委的帶領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自2018 年開始,利用村集體流轉土地20 hm2,引進珍珠棗油桃等新品種,建立桃產業科技示范園。廣泛采用行業管理新技術,不斷優化品種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換代,不僅盤活了村集體經濟,更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
“園內的珍珠棗油桃小巧玲瓏,吃起來既有桃的鮮甜多汁,又有棗兒的清爽甘甜,特別受市場歡迎?!币晃缓D峡蜕淘诳吹秸渲闂椨吞遥瑱z測甜度后,直接全部包園?!斑@里的桃子品種多、品質好、耐貯存,果面好口感也好,符合我們高端市場的需求,今年我們把這個園子10 萬kg的珍珠棗油桃全部訂購了,明年還會來繼續訂購。”每到桃成熟時,南小寧村便會雇用附近村民近百名在園中務工,摘桃、搬運、分揀,現場忙碌而有序。
(王秋萍)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葛德光)安徽省貝寶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位于淮北市相山經濟開發區,是集果蔬種植、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外貿出口企業,年產罐頭5 萬多t,創匯2 億多元,帶動500 多人就業。該公司以嚴格的質量管理和監管標準嚴把食品安全關,努力將產品打造成“一罐有身份的罐頭”,贏得了國內外廣大客戶的信任,產品暢銷我國山東、河南、浙江、上海、香港等地,及歐美、東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2020 年5 月該公司與淮北師范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大學科技園,著力打造相山區自主創新、創業、產學研結合的新基地,重點引進生物科技與電子信息,以及兩者相互融合的高新果蔬罐頭產業,輔以金融、檢測中心等與產業孵化相關的配套產業。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7 月19 日,首屆中國杧果產業大會在田東縣舉行。當天活動中,通過開展招商懇談會等多種形式,田東縣成功簽約7 個項目,總投資達18.9 億元,包括年加工2 萬t 杧果農產品工程建設項目。
據悉,2020 年廣西杧果面積10.26 萬hm2,產量80 萬t,鮮果產值51 億元,占全國30%左右,而百色是全國最大的杧果生產地級市。2020年,“廣西田東科技引領綠色驅動、杧果變身黃金”入選國務院扶貧辦全國100 個產業扶貧典型案例;2021 年,廣西杧果進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名單。百色杧果是首批35 個獲中國—歐盟農產品地理標志互認的農產品之一,并評為“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而田東縣杧果覆蓋全縣10 個鄉鎮121村,杧果種植農戶約2.52 萬戶,戶均杧果純收入21 828.86 元,人均杧果純收入8 642.77 元;累計有1.16 萬人依靠種植杧果脫貧致富。
本刊訊(特約通訊員錢開勝)據廣西農業信息中心(羅華飛)有關消息,7 月28 日,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的“貴港市慶祝2021 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中國(平南)富硒石硤龍眼節活動”在平南縣舉行。在廣西農業農村廳指導下,廣西益農科技、廣西樂村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貴港市農業農村局等單位聯合開展“鞏固脫貧成果、廣西益農助力鄉村振興”2021 年廣西(平南)龍眼電商直播活動。
本次活動組織了10 多家區內外采購商,對接生產基地、合作社、大戶。龍眼節開幕式當天,達成意向采購2 萬t 左右,銷售金額約8 000 萬元。活動還整合了抖音、淘寶、京東、拼多多、快手、郵政優選等平臺資源,通過展示龍眼采摘、鮮果試吃等宣傳形式,有效提升廣西龍眼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直播當天,不到兩小時線上銷售龍眼6 000 件,銷售額約25 萬元,獲得直播點贊流量5 萬多人次。此外,還策劃組織新華社廣西分社、廣西電視臺、今日頭條等主流媒體或新媒體分別到龍眼示范區、廣西紅心食品公司進行了現場采風,宣傳打造提升平南縣石硤龍眼品牌影響力,助推龍眼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