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
你所想象的有愛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看三浦紫苑的小說《無愛的世界》時,腦中不自覺冒出這樣的疑問。
《無愛的世界》以T大植物學研究室為舞臺,記錄著研究人員認真而有趣的日常,在歡笑與淚水中萌生出希望。作者三浦紫苑喜歡挖掘冷門職業不為人知的趣味,譬如《編舟記》中十年如一日編撰辭典的編輯部成員,《強風吹拂》中為了箱根接力而奮力奔跑的青年們。三浦紫苑總能將這些并非日常的經驗描寫得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下去,了解其中的樂趣。
這本《無愛的世界》,故事背景是T大的植物研究室,以T大附近餐廳圓服亭的學徒——藤丸的視角慢慢走入這個研究植物的世界。身為讀者的我們,其實跟藤丸一樣,對植物研究一竅不通,對于實驗室里的各種實驗用具、深奧的專業名詞等也都完全陌生。但當藤丸推開研究室的那扇門走入那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也看到了那扇門后有趣的東西。
隨著藤丸走入那個新的世界,我們認識了研究室里的人:神秘莫測總是穿著黑色西裝的松田教授,熱衷于穿奇怪印花T恤的女生本村,助教川井,還有其他成員。
本村正在研究的是擬南芥的葉片,需要研究何種基因能夠決定擬南芥的葉片大小。本村得用牙簽播種一千二百次像沙子一樣小的擬南芥的種子。她一直小心翼翼,害怕實驗中混入異物導致失敗,精神緊繃而又疲憊。即便如此,本村仍舊沉浸在研究的世界之中。對她而言,植物的世界是無愛的世界,植物沒有關于愛的概念,不會像人類一般在情感驅動下做出反應,植物是純粹的,只要有光、有氧氣、有水分就能生長。而自己投入在這個研究植物的世界之中,也仿佛身處一個無愛的世界。
身為植物研究門外漢的藤丸也想過:“本村他們的研究,是在研究生物為什么會出生,怎樣生長,為什么會死去。這也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產生過的疑問。可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會認為‘想那些也沒什么用啊,就把這疑問扔在一邊了。”我們對于事物的好奇就停留于此,本村那樣的研究者卻在為某一種可能一次次實驗著,無論是播種一千二百次擬南芥,還是研究不同形態的仙人掌。
書中寫道:“即使是沒有盡頭的、渺茫的行動,也并不等于沒有意義。任何工作也好,研究也好,還有愛情。正如植物單純為追求光明而活,人類也生來如此,為了所有這些看似徒勞的行為。”
作者三浦紫苑在巨細靡遺記錄本村播種擬南芥的實驗過程中,也記錄了她的失敗和茫然——在實驗進行過半時發現了錯誤,是全部推翻重做,還是更換研究課題,本村陷入抉擇。一次次的實驗,可能會證實理想的猜測,也可能會失敗,等于這些繁雜而耗時的工作都只是一場空,但這些都是徒勞的嗎?我心中也慢慢浮現這樣的疑問。不過在讀過三浦紫苑關于本書的訪談后,我的疑問有了解答。
“持續思考會讓人疲憊,還可能被周圍的人當作麻煩的家伙。但我認為這是必要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不斷思考而存在的。通過與各種各樣的人接觸、交談,或者瀏覽、傾聽別人的創作,我們才能避免讓這些想法拘泥于自身,陷入歧途。生活中的一切,生存時間內的一切,不都是為了讓我們有所思考嗎?思考過后做什么、不做什么、感覺到什么,都取決于思考、接受、再度思考的反復過程。
“針對理科的基礎研究,我曾經忍不住問‘研究葉片有什么用處?塚谷教授回答說‘沒有什么用,我這才恍然大悟。我想了解某個人、某件事的愿望還遠遠不夠強烈,對人們在思考這件事本身也不夠理解。問別人為什么要進行研究,就像在問為什么活著一樣。非要說為什么,就只是想知道所以去研究罷了。人生的意義不在于做的事有多少用處,也不在于生了多少孩子。生活就意味著持續思考,意味著不斷想要了解某件事、某個人以及我們自己,僅此而已。這是我采訪了潛心研究植物的人之后才明白的。”
本村熱愛植物研究,對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不感興趣,對于情感更是一竅不通,她全身心地投入在研究中。或許旁人看來覺得有些失常,然而她對于植物的熱衷已經讓自己身處有愛的世界之中,只是陪伴她的不是人類的伴侶,而是植物。
能夠被自己所熱愛的事物陪伴,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