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莫凡彪
山水相連,守望相助。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上,與中國比鄰而居的吉爾吉斯斯坦(以下簡稱“吉國”)境內,由中鐵五局承建的BK 公路(比什凱克——卡拉巴爾塔段)正在緊張有序的施工中。自2017年4月開工以來,這條吉國“大動脈”的建設從未因突發狀況和艱難險阻而中斷過。
BK 公路全長45.1 公里,位于吉國西北部,是吉政府提出“努力修復和養護公路、發展國際運輸走廊和擴大國內公路網”的重要項目,不僅是連接首都比什凱克和第二大城市奧什的主干道,也是通往鄰國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中國的唯一通道。項目的實施,對吉國經濟、旅游、商務發展以及改善當地民生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1000 多個日夜,BK 公路建設能如期進行,離不開那些辛勤的建設者們。
2018年大學畢業就來到項目部的李春博,主要負責分包合同管理以及各項拆遷工作,無論寒冬還是酷暑,他總是穿梭于項目沿線村莊間。“我們必須在認真調查、全面了解項目各作業面圖紙和規范要求后,才能有效把握公路建設過程中的重難點。”幾年的磨練,李春博已經從初出校園的青澀小伙子成長為成熟干練的助理工程師了。
在BK 公路的建設中,還有一群“女將”,她們完美詮釋了“巾幗不讓須眉”的責任和擔當。
在BK 公路每期的計量現場,總能看到項目工程部副部長王丹忙碌的身影:對有爭議的地方和監理據理力爭、對現場簽證認真記錄、深夜打印報表,面對分包計量,更是一絲不茍。事事“較真”的她說,“現場沒有做到位的,必須按照合同扣除相應金額,且要及時形成書面記錄”。從事俄語商務的周慧積極響應號召,加入到公司包機“逆行出征”的隊伍中,毅然回到項目施工一線。“我非常珍惜這里的工作機會,及時高效是我最基本的工作原則。”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時,已經連續兩年沒有回國過春節的項目經理張亮仍然堅守在吉國,帶領留守人員積極開展復工復產,拓市場、抓生產、控疫情,千方百計克服因疫情導致的人力、物力匱乏等重重困難,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在疫情與國際復雜形勢的雙重考驗下,正是這一個個敢為人先、可欽可敬的人,奔走在中吉合作的重大項目一線,為推動吉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一帶一路”上最堅實的力量。
“克服一切困難,盡最大努力,確保早日向吉國人民交付優質的道路工程”,這是BK 公路項目全體員工搶抓生產、保障吉國南北道路暢通最樸實的宣言。
今年入夏以來,項目部抓住當前吉國有利的氣候,倒排工期計劃,實行每天12 個半小時的工作時間,爭分奪秒抓生產。

吉爾吉斯斯坦民眾觀看BK 項目營地舉行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年成就巡展”Kyrgyz residents visit the Exhibition of Achievements to Celeb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camp of the Bishkek-Kara Balta Road projec
目前,BK 公路項目施工已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主項目路段路基土石方也已基本完成,地下管線改移進展迅速,道路標志牌、紅綠燈、劃線等道路附屬工程也已開始施工。
看著眼前寬闊、平坦即將完工的道路,參與了BK 公路建設的當地員工伊布拉黑木開心地說:“感謝中國人幫我們修了這條路,我為自己能參與其中感到自豪。”
“感謝中鐵五局給我提供了工作,還教會我使用各種測量儀器,這是我最大的收獲。” 吉方員工青格孜是BK公路的現場測量報檢員,從初進項目部的茫然,到如今能獨立熟練地使用全站儀、水準儀、RTK 等測量儀器外,他還兼職項目部的翻譯工作,與監理開展相關討論交流,有效提高項目的施工進度。
以前,吉國經濟以能源供應和農牧業為主,現代工業和科學技術欠發達,基建方面的勞動技能普遍不高。中鐵五局在吉國所承建的項目雇用了大量當地員工,并定期為他們開展各種技能培訓。僅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就為當地提供了約1200 個工作崗位,大大促進了當地的人員就業和經濟發展。
在海外從事基建工作十多年的張亮時常對同事們說:“來吉爾吉斯斯坦之前,我去過非洲、印尼、新加坡等地參與工程建設,不論走到哪里,屬地化管理理念是我一貫的堅持。”他認為,“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在為當地建造出經得起檢驗的優質工程的同時,把先進技術傳授給當地員工,讓他們學到更多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以前就在中國公司工作過,很喜歡和中國人交流,這次能夠和中鐵五局一起建設我們國家的道路,我很自豪。”畢業于中國西北工業大學的吉國員工馬克思說,“無論面臨何種困難和挑戰,中國同事們始終堅守崗位,他們值得敬佩!”他是一名非常有經驗的協調員,漢語非常好,他常以“好兄弟”稱呼中方員工。項目一開工,他就在這里工作了,主要負責與吉國各級政府部門的協調翻譯工作。現在,他已經成為項目協調工作的中堅力量。
新簽的BK7400 米增項項目建設之初,當地居民普遍反映,該地段由于地下排水系統問題,下雨之后就會出現積水,水甚至會流向住宅地區。項目部調查發現,該排水系統已經使用了60 多年,管道銹蝕嚴重,管道布設位置錯綜復雜。通過與當地政府溝通,中鐵五局決定為居民建造新的排水系統。新排水系統建成后,當地民眾紛紛稱贊,“感謝中國的朋友”“中國是我們的好鄰居”……
改善民生的活動,BK 公路項目部還做了很多。
耗資約100 萬索姆,主動為別拉沃思克地區的孤兒院平整校區內場地、攤鋪瀝青路面;每逢“六一”兒童節都會購置禮物,送給索庫盧克區和莫斯科區孤兒院的孩子們,并為兩地分別捐款2 萬索姆;向吉國第三屆游牧民族運動會捐助了30 萬索姆;購買了75 萬索姆的材料,為項目沿線的阿克蘇村小學修繕校舍;給阿克蘇村政府免費提供約15 萬索姆碎石材料,平整兒童公園門口道路……
今年1月,BK 公路項目收到了吉國政府發來的感謝信,“感謝中鐵五局幫助當地清理泥石流,在建國28 周年之際,特此提出感謝,并邀請參加國慶活動”。
自BK 公路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吉國歷屆國家領導人、各級政府部門及人民,持續高度關注這條道路的建設。吉國多家主流媒體高頻率進行集中采訪報道,為項目的順利推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工程進度、質量及中鐵五局的施工能力、履約能力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贊揚。
張亮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在外面搞基建,代表的是國家,如果質量不過關,影響的是國家的形象。所以在質量問題上,沒有妥協的余地,必須保質保量。”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鐵五局的建設者們,用根植于內心的友好感情,譜寫著中吉兩國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時代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