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楊俊 王澄鑫
北接克羅地亞大陸,南通佩列沙茨半島,在亞得里亞海上,俯瞰佩列沙茨跨海大橋施工現場,一艘艘形如“蛟龍”的施工船舶穿梭其間,將現場各個墩臺如一粒粒紐扣般串聯起來。
由于歷史和地理原因,被譽為“亞得里亞海濱明珠”的杜布羅夫尼克省長期與克羅地亞本土處于分隔狀態,當地居民往返兩地要穿越其他國家,經過兩次甚至更多的邊檢,這不利于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佩列沙茨跨海大橋是克中合作的最大基礎設施項目,大橋建成后將徹底結束領土分隔的局面。在中國朋友的幫助下,我們的夢想即將實現!”2021年4月,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來到大橋施工現場,對在疫情影響下項目的施工進度表示肯定,這已是普連科維奇第4 次前來視察了。
7月底,由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牽頭組建的中交聯營體,包括中交二公局、中交公規院建設的佩列沙茨跨海大橋實現整體合龍,讓亞得里亞海兩岸實現了久違的“相遇”。
作為中國企業中標的首個由歐盟基金出資的大型基建項目,大橋建設對中國企業開拓歐盟市場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上圖: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出席大橋合龍儀式Above:Croatian PM Andrej Plenkovic attends the ceremony celebrating the connection of the Pelje?ac Bridge

下圖:7月28日,佩列沙茨大橋全橋鋼箱梁順利合龍Below:On July 28, the final piece of steel box girder for the Pelje?ac Bridge is welded with the main structure
“一定要堅決貫徹推行屬地化管理,快速縮短適應周期,培養出一批適應歐盟項目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在經過多天激烈討論后,項目部副經理曾令華斬釘截鐵地說道。
這一幕發生在2018年5月的一天,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一個不起眼的辦公室里。作為項目的“先行隊”,曾令華和其他幾位同事早早來到克羅地亞了解市場環境。有著豐富海外工作經驗的曾令華明白,想要快速開展工作,屬地化管理是必由之路。
為了快速適應市場環境,經驗豐富的“先行隊”把目標對準了最高學府薩格勒布大學。他們查閱了大量當地關于勞動者工作權益的法律法規,通過電話咨詢、登門拜訪、電子郵件等各種渠道和當地政府、教育機構取得聯系,最終取得了聘用當地高校畢業生的資格。
“Classmates, we are a Chinese company,welcome to join us.(同學們,我們是中國企業,歡迎加入我們。)”2018年6月的一天,薩格勒布大學突然“闖”進幾名黑頭發、黃皮膚的人。經過一周的招聘,項目部迎來了5 名當地的新員工。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先行隊”高歌猛進,通過社會聘請、校園招聘等各種途徑引入了30余名當地工程師、外聯和翻譯,項目外籍團隊規模開始初顯。
與此同時,為推進屬地化管理向更高層級發展,項目部還與克羅地亞的業主、監理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2020年4月,外籍監理Mr. Lvo 因工作關系結束了與項目團隊一年多的合作,但屬地化的管理理念給這位外籍監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x謝我的中國朋友們,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在收到離別的禮物和信件后,Mr. Lvo 用僅會的幾個漢字歪歪扭扭地寫下這句話,表達了對中國朋友們的真摯情誼。
得益于日漸成熟的屬地化管理策略,在項目部,無論施工現場還是會議室,隨處可見中克籍員工在針對問題交談、爭論著,各種問題在溝通中迎刃而解。項目部一系列“入鄉隨俗”的管理模式,在當地樹立起形象標桿,得到克政府和民眾的一致好評。
2021年春節剛過,佩列沙茨跨海大橋首片跨中大節段鋼箱梁架設成功?!?5 個月,從方案策劃到專家評審再到現場實施,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終于把這個大難題給解決了?!表椖扛笨偣ぜ婀こ碳夹g部部長周彬說道。
由于地處歐盟海洋自然保護區內,當地政府對海水水質和生物保護要求極高,嚴格規定大橋建設過程中不允許采用在海中打設鋼管樁臨時墩的常規吊裝方式,避免任何一個可能造成污染的情況發生?!皡⒓庸ぷ骺?0年了,不用臨時墩進行大節段鋼箱梁吊裝的情況,我還是第一次遇到?!爆F場項目副經理王巖頗感壓力。
為此,大橋建設團隊研究了大量資料,最終從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單端懸掛”吊裝方式得到啟發。從最基本的強化浮吊吊裝入手,修訂完善施工方案,綜合考量實際吊裝過程中的曲線和梁段、掛架、吊具的總重量,對每一項數據進行準確核算,同步增加橋墩支架外側鋼管的鋼材用量。為確保萬無一失,在緊密研討后,建設團隊還考慮在鋼箱梁與支架支撐連接部位進行著重加強。在一次又一次的方案、技術碰撞中,建設團隊終于找到了屬于他們的“法寶”。
“不斷的技術創新就是達到高環保標準的制勝法寶!”項目承包商代表張冬不僅要時刻關注現場施工生產,還要繃緊環保這根弦。常規鋼管樁打設中,產生的噪音會給海洋生物帶來危害,為全力規避噪聲污染,所有人找遍了與之相關的中歐工程資料,都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霸谑┕ぶ?,這項技術在全世界沒有可供參考的范本,但我們必須拿下!”
“雖然橋梁建設沒有范本,但有個風電項目做過類似‘氣泡幕’的設備,國內一個礦山項目也采取過類似的方法來阻斷振動波?!庇兄?0 多年施工經驗的項目副總工趙青宏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經過數月不斷的改進和試驗,一個邊長5.8 米、寬4 米、高0.6 米的圓端形“氣泡生產器”終于問世。在經過實際施工測算后發現,“氣泡幕”設備隔絕了絕大部分噪音,周圍海洋生物幾乎不受影響。
此外,針對生活區和施工區,項目部采取了垃圾集中回收到系統降解、攔油壩配合吸油氈、多渠道使用油脂分離器等多種方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環保體系。
“中國人環保做得真不錯,就連多年未見的海豚都被吸引來了?!痹诮邮苊襟w采訪時,當地居民激動地說道。在大橋施工海域,多頭海豚成群結伴往返于墩身附近,像是在慶祝著這支遠道而來建設團隊的成果。
步入7月,佩列沙茨跨海大橋的合龍工作已逐漸步入尾聲,遠遠望去,大橋似乎已經連成了一個整體。來到海邊游玩的當地居民馬琳一家坐在小酒館里望著正在緊張施工中的大橋,聊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爸爸,你看,這是我畫的大橋,它就快連上了,就連小魚都說它好漂亮啊!”孩子興奮地給馬琳看自己的畫。
隨著克羅地亞旅游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聚集在項目駐地科馬納村的海邊,一邊談論著大橋一邊快速用手機拍照?!霸谝咔殚L期影響下,大橋建設進展竟如此之快,中國工程師們的效率簡直不可思議!”在每周一次的監理例會上,當地監理工程師佐然不禁感慨道。“大家看看,這是我朋友馬琳的孩子畫的大橋,這座橋不僅意味著結束分隔,更蘊藏著克羅地亞人心中長期以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橋項目的推進以及中克雙方工程師的不斷進駐,也為當地村民帶來大量機遇,小村超市、餐館、各式小攤陸續多了起來,人來人往,原本局限于夏季旅游收入帶動經濟的單一方式得到改善,不少村民收入甚至翻了數倍。克羅地亞小孩那看似歪歪扭扭卻滿藏著純真童趣的畫作,也映照著中國建設者的辛勞。
從小村的海邊望去,大橋6 個主塔高聳于海面,吸引著各地游客的目光。由于克羅地亞此前未實施較大的基建工程,當地土木工程人才缺乏,嚴重遏制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進程。項目部常務經理謝井麗介紹道,“造福當地人民,提高居民收入,是項目團隊的初衷之一。進場3年來,項目部累計主動雇傭當地各類型員工200 余名,在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也培養了許多曾對當地來說稀缺的橋梁施工管理人員”。
7月10日,歷時3年,項目第一批招聘入職的員工中7 名克籍畢業生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工程師準入證書,進入了歐洲土木工程師協會。這引來當地媒體競相報道,報道稱“這意味著克羅地亞新的基建人才正在涌現,克羅地亞基建行業新業態正在逐步形成”。
今年6月,大橋首個合龍口順利合龍。實地到訪大橋施工現場的克羅地亞交通部長露出無法掩飾的喜悅,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盡管疫情嚴重,但大橋建設進展一切順利,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績,是我們所沒有想到的,感謝中國建設者們的付出!”
在嚴峻的疫情考驗下,從山巒疊嶂的佩列沙茨半島到波濤洶涌的亞得里亞海,1000 多個日夜的奮戰,中克建設者們正在用雙手、用智慧闡述著友誼與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