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卉,周甄武
(合肥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網上新聞輿論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網絡信息安全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觀點,具體涵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等方面,形成了關于網絡工作特別是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學者們圍繞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進行了一系列探討,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過全面梳理現有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把握關于這一研究的最新進展,有利于明確其未來研究增長點;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彰顯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的重要性,有利于落實“兩個鞏固”根本任務,從而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提供強大文化和信念支撐。
從已有研究成果的數量上看,筆者在中國知網上以“主題”為檢索項,以“習近平”并含“網絡意識形態”為檢索詞進行精確檢索。檢索結果顯示,截至2020年6月,知網共收錄相關主題期刊文獻101篇,會議、報紙文獻51篇,碩博士論文9篇。另外,以“篇名”為檢索項,以“習近平”并含“網絡意識形態”為檢索詞進行精確檢索,共檢索到相關文獻32篇。此外,檢索結果顯示,從黨的十八大以來,相關主題的文獻發表量呈逐年遞增趨勢,表明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頗具理論研究意義,近年來已成為學界不可回避的一個研究熱點。
從已有成果研究的主題來看,目前學界圍繞這一重要論述的研究大體存在兩種傾向:一是立足于整體性原則,總體研究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如王承哲研究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思想,李偉研究了習近平網絡宣傳思想,田海艦研究了習近平互聯網意識形態建設思想等。二是立足于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原則,重點圍繞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某一重要方面,如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網路意識形態治理等進行詳細分析和闡述。如萬軍杰、郭雅萌、崔偉、秦潔等人圍繞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進行了深入探討;王永貴、岳愛武、張雪等人圍繞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治理觀進行了深入探討;肖喚元、鄭晶晶、楊洋、謝霄男等人圍繞習近平關于維護、構建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重要論述進行了相關研究。
從已有成果研究的具體內容來看,相關研究大致圍繞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提出背景、主要內容、主要特征、重要價值等方面展開。學者們大多圍繞其中的兩三方面內容進行闡述。如馬孟陽著重探討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重要論述的提出背景、主要內容和時代價值。潘瑾菁著重探討了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內容和理論特點。此外,也有學者重點圍繞其中的某一方面內容進行詳細闡述。如鄭秋偉重點研究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的形成背景。李穎、靳玉軍、江親祥系統研究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要論述的人民性特征。劉亞瓊多角度分析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新論述對廣大領導干部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現實指導價值。張美紅著重分析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實啟示和價值。另外,劉亞瓊從領導體系、法律規范、輿論引導、技術支持和國際環境五個方面,對習近平提出的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具體工作方略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提出背景研究,學界大致圍繞其現實背景和理論背景兩大方面進行展開。
(一)現實背景。大多數學者從國內背景、國際背景兩個角度分析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提出的現實背景。國內背景主要表現為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1]36-37;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已成為新時代的重大課題[2]38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時代背景[3]15;我國社會轉型期網絡社會思潮面臨新的沖擊和壓力。[4]19國際背景主要表現為西方國家對我國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進行的持續性滲透。[3]15-16此外,岳鵬從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文化、推動網絡輿論引導的時、度、效和網絡犯罪有效治理、積極應對網絡安全威脅三種不同的認識視角出發,剖析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系列論述形成的現實依據。[5]4-6
(二)理論背景。學者們普遍認為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具有一脈相承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意識形態的理論和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即十八大以前黨的各代領導人關于意識形態的相關重要論述構成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理論根基。張翠萍指出,“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重要論述是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為基礎,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目的,在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進行繼承、發展、創新的基礎上形成的。”[6]38馬孟陽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意識形態的內涵、特征和功能的深刻分析是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論述形成的重要理論淵源,十八大之前黨的領導人對于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重要論述為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論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遵循。”[7]7-15此外,韋建岳認為,“習近平關于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中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同時也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政治文化精髓的汲取、完善和創新。”[8]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我國意識形態工作和網絡信息化工作發展狀況,通過一系列視頻、會議等講話闡述了關于網絡安全、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等重要理論觀點,形成了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深化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內容研究是學術界關于這一課題的研究重點和主要關注點,已有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對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對習近平關于維護和構建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對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對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
(一)對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
第一,“二層次”說。秦潔從理論精髓和實踐路徑兩個層面闡述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思想的內容。首先,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實現人民、國家、人類利益的統一;掌握核心技術命門,匯聚互聯網人才資源;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四個方面概括了其理論精髓。其次,從筑牢意識形態思想高地;加快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深度參與全球網絡治理四個方面概括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思想蘊含的實踐路徑。[9]
第二,“三方面”說。張翠萍認為,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重要論述是一個“三位一體”的思想體系。它以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導向、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原則,以掌握網絡意識形態主動權和話語權、占領網絡意識形態輿論陣地、形成大宣傳格局為內容,以技術支撐、人才依托、法律保證為戰略模式,形成“三位一體”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想體系。[6]39-42萬軍杰、郭雅萌從黨管媒體——掌握輿論場的主動權;開放與自主——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凝聚共識——共筑同心圓三個方面概括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重要論述的主要內容。[1]37-40崔偉將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的科學內涵概括為: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網絡發展觀、發展網絡安全第一、強調技術建設和人才培養三個方面。[10]
第三,“四維度”說。王斌、肖光榮則從國際、國家、社會、個人四個維度全面把握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重要論述,即“構建人類網絡命運共同體,提升主流意識形態國際話語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營造風清氣朗的網絡空間,形成向上向善的網絡生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11]
第四,“五方面”說。馬孟陽認為,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論述大體可以概括為重要意義、根本目標、基本遵循、堅實保障和具體抓手等五個方面。其中,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性體現在“互聯網是意識形態工作的主戰場”“長期執政必須過互聯網關”兩個方面;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根本目標旨在“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掌握網絡空間的國際話語權”;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基本遵循為“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基本方針”“堅持圍繞中心和服務大局的根本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堅實保障具體包括“領導體制保障、技術保障、法治保障、人才保障”。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具體抓手體現在“創新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工作方式”“明確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的責任主體”“增強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中的國際話語權”三個方面。[7]27-56
(二)對習近平關于維護和構建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
第一,四維度說。肖喚元、鄭晶晶從話語主題創新、話語載體整合、話語主體構建、話語評價優化四個維度總結了習近平關于構建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重要論述的思想精髓。其中,“話語主題創新”體現在創新話語體系、科學設置議題、回應現實問題、回擊錯誤思潮等方面;“話語載體整合”體現在攻克互聯網核心技術、借助大數據技術、推動媒體融合、打造國際傳播平臺等方面;“話語主體建構”包括構建多主體參與的網絡意識形態話語主體隊伍、依法依規加強網絡空間治理、掌握網絡信息傳播的主導權等方面;“話語評價優化”包括系統考量網絡意識形態話語體系質量、及時反饋網絡新媒體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效果、客觀評價主流意識形態引領多樣化社會思潮的能力。[12]
第二,五維度說。謝霄男認為,習近平關于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重要論述系統分析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主體、客體、載體、介體以及環體,形成了完整的邏輯體系。這一體系闡明了誰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明確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對象;分析了怎樣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研究了經由什么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論述了維護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需要創設什么樣的環境。[13]
第三,六方面說。楊洋認為,習近平關于構建網絡意識形態話語權重要論述的核心內涵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戰略形勢是互聯網事關“長期執政”戰略大局;目標指向是落實“兩個鞏固”根本任務,構筑網絡“同心圓”;重點任務是抓好網上輿論宣傳工作這個“重中之重”;基本原則是堅持辯證統一思維;保障機制是占領互聯網管理與創新發展的“制高點”;主體建設是形成“多主體參與”,構建合力。[14]
(三)對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相關論述主要內容的研究
第一,“二層次”說。王永貴、岳愛武從邏輯理路和治理方略兩個層面概括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思想的主要內容。其中,“邏輯理路”包括對多重網絡意識形態圖景給國家治理現代化帶來的壓力及挑戰的認知,對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目標、要求、方針和原則的闡釋;“治理方略”具體包括戰略層面、人力資源層面、技術層面、國際合作層面的實踐策略。[15]肖小芹等從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原因和網絡意識形態治理的重要方針兩個層面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思想的主要內容。治理原因在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具有極端重要性。其一,“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其二,“網絡意識形態直接關系到國家安全。”其三,“做好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事關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治理方針主要體現在“加強傳播能力建設”“抓緊推進依法治網”“加快推動媒介融合發展”三個方面。[16]180-181
第二,“三方面”說。張雪基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視角,從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思想的邏輯起點、邏輯中點、邏輯終點三個方面闡述了其基本內容。網絡意識形態涉及國家安全,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事關黨和國家命運。網絡意識形態治理需要黨、政府、企業、個人等力量的協同參與。網絡意識形態治理既要注重宣傳內容的全面性、方式的多樣性,又要落實技術支撐。[17]
第一,“三層次”說。孫炳炎從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意義、主要內容和基本策略三個層面概括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重要論述的科學內涵,并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科學地回答了‘為什么要建設網絡意識形態’、‘建設什么樣的網絡意識形態’和‘怎樣建設網絡意識形態’等問題。”[18]
第二,“三方面說”。潘瑾菁認為,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思想的主要內容強調了“技術支撐”即“掌握互聯網核心技術”;提出了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首要任務”即“傳播‘正能量’、共筑‘同心圓’”以及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目標方向”即“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2]38-40
第六,“多方面”說。李偉將習近平網絡宣傳思想的主要內容劃分為重要地位、基本職責、指導方針、根本任務、重要內容、主要原則、創新途徑七個方面。[19]田海艦將習近平互聯網意識形態建設思想的主要內容概括為地位意義、目標任務、原則方針、重點關鍵、方法途徑、陣地平臺、責任使命、人才隊伍、技術支撐、保障機制十個方面。[4]19-21
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特征研究,一般包含于內涵研究的文章中。肖小芹等提出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思想的“安全性、人民性、創新性、科學性”四點主要特征。[16]181潘瑾菁將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思想的理論特點概括為五點:鮮明的網絡主權意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意把握時、度、效的統一;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的理念;依法治網的強烈法治意識。[2]40-41此外,李穎、靳玉軍、江親祥立足于人民取向、人民力量和人民立場三個內涵與維度,系統研究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論述的人民性特征。[20]
在價值研究方面,大部分學者對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進行了理論價值與實踐價值的雙重探討。理論價值主要表現為:豐富和發展了經典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萬軍杰、郭雅萌認為,“在理論層面,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論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1]40田海艦認為,“從理論層面來看,習近平總書記互聯網意識形態建設思想,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具體運用和反映,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4]22實踐價值主要表現為:為做好我國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為解決世界網絡發展難題、促進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一體化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7]59-64對于維護我國網絡空間安全、形成現實和網絡同頻共振、抵御西方網絡意識形態滲透和攻擊、形成網絡意識形態品牌效應具有重要作用;[6]43為在實踐中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領導權,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4]22
此外,還有不少學者著重探討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對于其他相關領域工作及人群的現實啟示意義。以張美紅的《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安全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岳鵬的《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系列論述的核心要義和時代價值》、肖小芹等人的《習近平新時代網絡意識形態思想探析——兼論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作用》、劉亞瓊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新論述》等文章為代表。其中,張美紅指出,“高校應確定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思想觀、建立完善的網絡安全系統、建立健康的校園文化。”[21]岳鵬指出,“探究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建設系列論述所蘊含的本質和要義,有助于掌握網絡輿論主戰場上的主導權,堅持真理、批駁謬誤;有助于引導青年健康成長,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有助于推動“互聯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時代感和實效性。”[5]7-8劉亞瓊認為,“廣大領導干部在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中要堅持網絡先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構筑網上網下‘同心圓’,走網絡群眾路線;堅持媒介融合,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堅持解放思想,不拘一格降人才。”[22]
(一)研究的總體評價
通過總體分析現有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相關研究既有明顯成績同時又存在不足之處。成績表現在:研究內容初成體系。從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形成的時代背景、理論淵源到其科學內涵、理論特點、時代價值,學者們都一一進行了探索,研究內容較為全面而具體,并在某些方面達成了研究共識。初成體系的研究內容既能夠為人們把握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提供宏觀指導;同時也為后續相關研究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文獻資源,有利于推動相關研究不斷深入。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相關課題研究中,缺乏對“網絡”意識形態與“現實(傳統)”意識形態展開關聯對照性的基礎研究。網絡意識形態是網絡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它在發展過程中產生出區別于傳統意識形態的特質,二者之間存在什么樣的淵源關系?二者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這些問題都是開展相關研究所不可回避的探索點。
第二,在研究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中,缺乏對“網絡意識形態”概念及其外延的闡釋和界定。大多數學者都越過對這一基礎概念的闡釋,直接對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進行相關解讀。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把握網絡大數據時代意識形態建設規律的基礎上,圍繞黨的宣傳思想工作、新聞輿論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網絡信息安全工作等而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論斷。如前所述,網絡意識形態是網絡信息化時代的產物,它在發展過程中產生出區別于傳統意識形態的特質,它有其自身的特定內涵。目前,系統研究網絡意識形態的代表性文章和論著相對缺乏,學界對這一概念的界定尚未達成共識。因此,在研究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過程中,有必要對這一基礎概念作一定的闡釋,以便更全面、更科學地把握這一研究。
第三,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內涵研究缺乏系統性架構。大部分學者都只是從習近平總書記的相關講話中直接提取關鍵要點作為其內涵,而缺乏對這些關鍵要點的系統歸納和架構,導致內涵研究存在“多方面”說。此外,關于“怎樣建設網絡意識形態”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相關重要論述中已作出一系列回答,這一部分內容作為“建設方略”應當包含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內涵當中。但是,從已有研究成果來看,部分研究將“建設方略”與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貫徹路徑混淆起來。這種混淆體現在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建設方略”從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內涵中割裂出來,轉而直接將其作為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貫徹路徑。
第四,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理論特征研究缺乏針對性和精準性。有些研究在概括理論特點出現了“內容特征化”的傾向,即通過轉變話語表達方式將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核心要義簡單概括為其理論特征,而未圍繞特征本身進行概括,使得特征的研究缺乏準確性。有些研究雖然從總體上概括出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特征,但仍然缺乏針對性和精準性。如有學者提出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思想具有安全性、人民性、創新性、科學性這四點特征。從形式上看,這種特征概括具有總結性效果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從內容上看,這四點理論特征并不是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特有特征。換句話說,這四點特征也可作為其他思想、理論的特征,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研究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特征應力求內容和形式相統一,既要考慮形式上的合理性又要從內容出發,概括出與內容本身具有緊密關系的理論特征。
第五,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實踐價值的研究缺乏層次性和條理性,且相關闡釋較為籠統而不夠充分。大多數研究只是籠統地概括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實踐價值,認為它是具有行動指導意義的科學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而尚未對相關具體的實踐價值作條理性、層次性闡述。此外,有些研究對于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的區分不夠清晰,如將實踐層面的價值理解為理論價值而進行闡述,使得兩種層面價值闡述出現交叉情況。
第六,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實踐性研究較為缺乏。目前,學界普遍是從理論層面對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展開研究。雖然有些研究成果呈現出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對于意識形態等相關領域工作及人群的實踐啟示作用,但關于在相關工作中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現實踐履研究十分鮮見。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源于網絡時代意識形態領域的具體實踐,亟需回到實踐中去接受檢驗,以實現理論本身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伴隨著網絡日益成為意識形態斗爭的主戰場、前沿陣地,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網上新聞輿論工作、網絡信息安全工作、各行業思想政治工作等不斷深入推進,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實踐性研究理應成為學術界的關注點。
(二)未來研究的著力點和增長點
1.未來研究的著力點
第一,研究內容上。首先,應在明晰“網絡”意識形態與“傳統”意識形態關系的基礎上,明確“網絡意識形態”的概念及其外延以及“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外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圍繞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網上新聞輿論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網絡信息安全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論斷和新要求。在這一系列觀點和論斷中,哪些屬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外延,這是我們首先必須厘清的問題。只有闡釋并明確了“網絡意識形態”的概念、廓清了“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外延,才能科學而有效地展開對這一議題的研究。其次,克服現有研究成果在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內涵、特征和價值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強化內涵研究的系統性,增強特征研究的精準性,提升價值研究的層次性。再次,在完善理論性研究的基礎上,增加對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實踐性研究。
第二,研究視野上。將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置于我國傳統意識形態建設歷程、建設網絡強國、推進全球網絡治理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加以考察。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是網絡時代和新時代的產物,它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同時也為推動建立新型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為此,對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研究還應從時間的延展性角度考慮,探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建設重要論述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和我國傳統意識形態建設經驗的創造性繼承和發展。同時,要樹立世界眼光,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研究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國際傳播及其對于推進全球網絡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和價值。
第三,研究方法上。克服研究方法的固化、學科視角的單一化,創新理論研究方法。一要充分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是網絡大數據時代的產物,它回答了網絡意識形態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研究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還應立足于網絡時代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現狀,在實踐考察中回溯意識形態建設本質和規律。二要探索多學科研究方法。隨著研究內容的深化和研究視野的拓展,政治學、哲學、社會學、傳播學等其他社會科學學科視角的運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2.未來研究的增長點
第一,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實踐性研究。該增長點體現為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與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實踐、網上新聞輿論工作實踐、網絡信息安全工作實踐、各行業思想政治工作實踐的深度有機結合和雙向互動關系研究。具體包括: 一是在以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為行動指南的基礎上,發現意識形態相關工作領域實踐中的問題,如思想認識、思維方法、體制機制、能力態度、實踐策略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二是在相關工作實踐中,是否踐行了習近平關于網絡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如何踐行的?踐行效果如何?有無新的做法?抑或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對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關于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國際影響與國際價值研究。該增長點主要體現為從供給側改革思路出發,創新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話語體系,打造國際傳播平臺,促進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實現科學持續有效傳播,從而彰顯其重要的國際價值。具體包括:一是通過制定科學的傳播思維和傳播策略、甄選針對性的傳播內容、打造全新的傳播渠道、利用關鍵的傳播技術,實現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有效傳播,從而增強其國際影響力。二是探索習近平網絡意識形態重要論述的國際價值。如有利于維護全球網絡空間安全、有利于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有利于推進網絡空間全球治理的進程、有利于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