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一種市場手段,也是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制度創新和重要的政策工具。碳排放權交易既能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又能夠為減碳提供經濟激勵機制,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帶動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投資,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碳減排的關系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以來,整體成交非常活躍,首批參與的2000余家發電企業,碳排放總量超過了40億噸二氧化碳,意味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一啟動,就為我國降碳減排按下了“加速鍵”,推動其管控的高排放行業實現產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綠色低碳化,促進高排放行業率先達峰。同時,也為碳減排釋放價格信號,并提供經濟激勵機制,將資金引導至減排潛力大的行業企業,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而依托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也可為行業、區域綠色低碳發展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資渠道。
以市場交易機制加快全國降碳減排步伐,助力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雖然首批僅納入了發電行業,但“十四五”期間,八大高耗能行業余下的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紙、航空等或將全部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屆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將會展現出降碳減排大作為,會讓中國低碳更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