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 輝 張建勛
“這個便民車真是好,解決了我的吃飯難題。”家住山西省陽泉市城區義井街道鴻龍灣社區76歲的李奶奶高興地說。今年,山西省陽泉市民政局啟動“愛老敬老幸福快車進社區”活動,不僅有力地提升了全市居家養老老人的幸福指數,也為全省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可參考借鑒的樣板。
為滿足老年人高品質養老需求,山西省政府連續兩年將“實施城鎮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列入民生實事,加大財政支出力度,今年在全省確定了30個社區養老幸福工程,各地正結合實際穩妥有序推進幸福工程建設。為發揮好指導和支持作用,山西省民政廳通過搭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建設農村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推動康養產業發展等方式,加速全省養老事業發展。按照山西省“十四五”規劃,立足打造“9073”養老服務格局,省政府把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作為工作重點,持續打造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晉老”品牌。
“打造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養老品牌,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分層次、多樣性、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工作,對全省老年人的一個鄭重承諾。近年來,山西省通過抓基礎建機制、抓創新補弱項、抓重點破難點,呈現出政府兜底有力、城鄉統籌發展、市場主體參與、養老事業和康養產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2020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推進社區居家養老和康養產業發展會議。8月,省兩辦印發文件明確提出支持社區養老服務的18項舉措。與此同時,全省各級政府積極整合、盤活社區各類資源,引入養老服務企業,大力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養老驛站、老年餐桌等為老服務網點。加快推進“互聯網+養老”,匯聚線上線下服務資源,精準對接需求與供給,高標準建設智慧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目前,山西的各類市場主體紛紛走進養老市場,盤活了為老一盤棋。
為提升農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山西省先后出臺《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行動計劃(2019~2021年)》《關于加強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通過以獎代補,鼓勵社會力量連鎖運營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實現農村日間照料中心連鎖化、品牌化運行。制訂全省鄉鎮敬老院提質升級“三服務”方案,重點解決供養條件差、機構無身份、運轉無經費、安全有隱患等問題。開展了深度貧困縣留守老人關愛服務試點,著力補足關愛服務短板。
山西省民政廳黨組書記鄭紅說:“‘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通過打造4個養老服務模范市、30個養老服務模范縣(區)和100個養老服務模范機構,以及打造10個社區養老服務品牌、50個養老服務示范社區、100個社區養老服務示范組織、200個社區養老服務示范機構,持續擦亮‘晉老’品牌。”
“我是天鎮保姆,我來,相信我能干好!”今年47歲的溫瑞林是土生土長的天鎮縣人,做養老和嬰幼保姆之前,從未走出過大山。十年來,她走南闖北,先后在太原市和河北省、北京市等地護理老人和嬰幼兒,拿過每月上萬元的工資。
“天鎮保姆”闖市場這十幾年,是山西發展“一老一小”服務市場的一個縮影。
山西的養老產業要有大發展,關鍵就是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建立多元化養老生態鏈和區域性養老中心。全省各地市積極出臺優惠政策,先后引進北京智慧華川、南京安康通、青島頤居等知名養老服務企業,培育出太原易照護、凱森養老、大同398助老、晉城幸福匯、晉中華晟咱家等本土社區養老品牌,再與“天鎮保姆”“呂梁護工”等服務業品牌互相帶動發展,極大地激活了本土養老服務市場。
“為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的積極性,我們將民辦養老機構建設補助由每床1000元提高到5000元。2015年出臺貸款貼息辦法,截至2020年底已為14家民辦養老機構貼息1606萬余元。實施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有98家公辦機構進行了公建民營改革。”山西省民政廳副廳長宋海兵說,“我們還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簡化行政審批。同時,對標55項基礎性指標,對全省養老機構逐一排查、限期整改。2013年至今,共舉辦培訓班45期,為11個地市及10個深度貧困縣培訓養老護理員及管理人員5000余名。”
記者了解到,通過市場撬動、民政發力,山西正在扶持一批養老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設施一流、功能完善、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并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消防改造,進一步改善服務條件,加強技能培訓,以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養老服務市場,使養老成為“優+”產業。
位于晉中市太谷區水秀鎮烏馬河北岸的山投太谷孟母文化健康養生城,集文化旅游、休閑娛樂、健康養老于一體;在傳統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引進國際先進的安養養老理念,致力于探索出一條醫養結合、文化養生養老經濟和復合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可安置養老人口6000人,提供社會就業崗位1500個。
這只是山西省發揮氣候清涼、海拔適中、飲食多樣、醫養資源豐富的優勢打造的眾多康養小鎮之一。近5年來,山西省民政廳把扶持康養產業作為開辟新興產業的“第二戰場”,為全省轉型跨越發展助力。
據悉,2019年山西省發布《支持康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明確分3年初步建成15個康養小鎮、15個康養社區。提出到2021年,“康養山西、夏養山西”品牌在國內有一定知名度,初步形成大同、忻州面向京津,晉中、長治、晉城面向河北、河南的度夏養生、抱團養老目的地,使康養產業成為全省經濟轉型發展支柱產業之一。
“十四五”期間,山西將按照產業化、市場化、特色化、集群化原則,優先發展避暑康養、優化提升溫泉康養、試點推進森林康養、培育鄉村休閑康養、大力推進運動康養、著力推動中醫藥康養,并讓這六大板塊協同發展,共推康養產業發展壯大。
“我們以山西文旅康養集團、大同健保集團、晉城陽太控股等為康養產業龍頭企業,逐步培育出一批融醫養結合、溫泉康養、森林康養等新業態的康養企業。”山西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將通過主動靠前服務,對光大集團、智慧華川等央企投資項目重點跟進,細化方案,逐項落實。”
一個個康養社區、康養小鎮的落成,一個個大型康養企業和項目的落戶,不僅承載著山西老人的幸福,也吸引著全國各地老人到山西健康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