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貴州省納雍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目前在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期間,出現高處墜落、安全事故坍塌、安全事故、觸電安全事故,引發事故的風險影響因素涉及人為類型、設備類型、環境類型、管理類型幾種,如果不能嚴格進行控制,將會導致項目的安全水平降低,因此在高層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期間,應結合各類影響因素的特點,深入性并針對性進行各類影響因素的控制,有效防范安全風險問題。
高層房建工程施工期間會使用很多大型的機械設備,塔吊設備、腳手架設備、其他大型設備的數量很多,和工程安全存在直接聯系。目前部分企業在工程項目施工期間沒有按照不同設備的特點與狀況深入性地進行管理,甚至為了減少成本的支出量,一味采用陳舊并且落后的設備,導致其在應用的過程中本身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很容易引發機械傷害的事故,并且部分企業在施工之前未能全面檢驗檢查設備應用的安全性能,缺乏對大型機械的了解與安全控制的觀念,很容易在設備不良的狀況下出現風險事故。
工程項目中的安全風險人為影響因素,主要涉及施工人員,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缺乏正確的安全觀念。首先,施工人員在工作中沒有全面掌握各類專業知識,缺少安全防范的技能,甚至會因為不規范或者是不專業的操作埋下安全隱患,在發生風險事故的情況下,不能快速撤離,最終引發非常嚴重的后果。其次,管理工作人員沒有結合項目安全控制的標準要求,掌握各類工作技能,在現場區域施工期間,不能準確分析研究所存在的風險隱患和風險點,無法及時性的發現和排除風險因素,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得施工安全水平降低。最后,相關的監督工作人員缺少對現場安全的控制意識,只重視工程施工的質量,忽略各類風險因素的管理和監督,長此以往會導致安全監督工作缺失,不利于項目安全性的維護。
制度對于工程施工安全和其他工作的操作具有規范性的作用,只有確保制度的健全性,才能從根本上增強管控工作效果,但是目前部分高層房建工程項目領域中,相關部門尚未制定完善的安全管控制度內容。首先,沒有結合材料特點和設備特點統一安全控制的標準要求規范,尚未在制度內容中明確提出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指標、設備的性能指標,導致安全管理工作人員在現實的工作中缺少指導依據,不能深入性進行材料安全性和設備安全性的控制。其次,未能制定完善的現場責任和職責管理制度,沒有明確安全風險隱患過多區域的安全控制責任標準,一旦出現了事故問題就很難準確性追究責任,甚至還會有不同部門相互推諉的現象,并且在缺乏責任標準的情況下,也無法督促管理人員按照要求認真負責進行現場風險的控制。最后,未能結合高層房建工程項目的特點,合理制定安全區域和危險區域的劃分制度,在現場沒有準確劃分不同的區域,甚至導致一些人員不小心進入到危險區域之后,引發傷害事故,再加上工作人員缺乏正確的意識觀念,很難從根本維護現場的安全水平[1]。
通常情況下,高層房建工程主要是在露天的環境中進行,高空性的操作,在無法準確明確自然環境情況的狀態下,很容易受到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出現安全隱患,例如:突發性的臺風天氣、暴雨天氣等各類惡劣的天氣會引發高空作業的人身安全事故。
近年來,我國在時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有所進步,出現了多種類型的高層房建技術和工藝,在為工程項目施工帶來更多便利和機遇的同時,也埋下了更多新的安全風險,部分企業在工程項目中沒有準確識別新技術和新工藝存有的隱患因素,盲目性的為了增強工程施工現代化水平而使用先進的技術工藝,很容易導致項目安全性降低。與此同時,多數施工人員在應用新技術的過程中,缺乏對技術的了解和知識的掌握,不能熟練地運用、操作,甚至還會出現安全方面的問題[2]。
建議工程企業在安全管控的環節中,嚴格預防出現設備方面的風險。首先,結合高層房建工程項目的不同工序和不同工作內容,明確需要引進設備的標準,淘汰已經落后的機械,購買符合標準并且性能較高的設備,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檢驗之后,符合標準才能引入現場。其次,設備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應該按照不同類型規格等強化現場的監管力度,做好相應的檢查工作、維修工作、保養工作,動態性預測有無安全問題、穩定性問題,杜絕發生不安全的因素。最后,應確保所有設備的規范性使用操作,對于一些容易出現事故的危險設備,應該在周圍區域設置警告標識,以免人員誤入危險區域出現危險。
為避免因為工作人員的意識問題或者操作問題引發風險,建議企業在工作中有效防范人為因素。首先,對于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要進行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引導工作人員全面掌握各個工序的安全注意事項,充分認識到如何進行自身安全和作業安全的控制,企業可以通過現場張貼安全圖紙的方式或是開展會議的方式、培訓的方式等,引導人員從理念層面、行為層面有著一定的認知[3]。其次,可以利用以往安全事故的警示方式或是案例分析的方式等,帶領工作人員掌握安全隱患問題發生的規律,成立相應的探討小組,相互之間分析交流總結經驗,選擇最佳的安全操作方案。最后,做好工作人員安全技能的考核評價,明確人員是否已經掌握了相應的安全技能、知識、技術,如果發現有缺陷問題必須要立即做出響應,起到提升人員操作和行為安全性的作用。
企業在制定制度的環節應考慮現場區域的各類因素,健全相應的制度內容,起到一定的約束行為作用,從根源層面入手增強制度落實的有效性。首先,完善制度以前應在現場區域進行勘查與分析,明確了解周圍環境特點、水文特點、氣象特點、條件特點等,逐一排查安全隱患問題,準確結合項目的施工不同環節,提出不同操作安全控制的制度要求,以此保證在落實制度之后,可以高質量進行現場風險的防范[4]。其次,應健全責任方面的制度內容,明確不同人員在現場區域中的安全責任標準,如果在責任負責范圍區域之內出現了安全風險的因素,就要做出一定的懲罰,切實提升人員在安全控制和風險防范方面的積極態度,與此同時,還需制定安全區域和危險區域的劃分制度,要求現場管理部門結合不同區域的特點,準確劃分在危險區域的周圍設置警示標識,以免人員錯誤進入其中引發事故。最后,應健全監督方面的制度,組建專業性的工作隊伍,進行現場區域風險因素的監控,要求每位監督工作人員都要仔細并全面檢查有無風險因素或風險點,動態性的了解不安全的情況,便于做出相關的應對和處置。還需注意的是,在監督期間應打造完善的互聯網監控平臺,使用先進的BIM技術輸入工程項目數據信息之后創建真實的模型,自動化模擬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提出具體的因素位置,便于監督部門和管理部門共同合作防范安全隱患。
通常情況下,在高層房建項目領域中,高空作業會受到惡劣天氣的威脅,如果不能按照氣候因素的特點動態性控制,將會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建議企業在高空作業環節中詳細分析氣候情況,與當地的氣象站之間相互合作,準確并動態化預測天氣變化情況,一旦發現有天氣的不良變化狀況就要提前停止施工,以免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中發生嚴重的事故[5]。
為避免新技術或是新工藝應用期間帶來風險問題,建議企業在工程房建工程施工之前準確進行應對和防范,其一,在應用先進技術之前應做好實驗分析工作,利用實驗的方式分析的方式對比的方式,明確新工藝或是新技術,是否能夠安全應用在本工程項目。如果存有隱患問題,就杜絕引進,保證安全性的情況下才能使用,其二,引進新工藝技術之前應引導施工人員和技術人員全面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能,熟練性的掌握技術操作方式和規律,可以在使用的過程中預防發生風險隱患,規避各類風險點。企業可以使用培訓的方式,現場實踐操作訓練的方式等,提升每位技術人員在工作中的新技術應用安全水平,以免引發不良的后果。其三,在應用新工藝技術之前,還需邀請行業中的專家學者在現場工程區域中進行分析研究,在專家學者的支持下,提出一系列能夠保證新技術、新工藝使用安全性的建議措施,以此維護項目工程施工建設的安全水平[6]。
除了上述幾點防范施工風險因素的措施之外,建議企業在高層房建工程項目中歸納之前所出現的安全因素問題情況,然后結合本工程的情況,因地制宜制定綜合性防范計劃方案,提前預測和預防風險隱患,起到一定的安全維護作用。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部分高層房屋工程施工的過程中,由于沒有形成正確的觀念意識,經常會受到人為因素、設備因素、制度因素、環境因素和技術因素的影響,出現高空墜落的事故或是其他的事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甚至會引發企業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期間,應重視安全方面有效控制,合理進行人為因素方面、設備因素方面、技術因素方面、環境因素方面和專業化因素方面的風險預測,準確控制各類風險點的同時,利用綜合防范措施和手段杜絕引發風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