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少雄,丘鴻毅,余飛 ,林壯宏
(1.廣東省南粵交通仁博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廣東 廣州 510100;2.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510507;3.廣東名都設計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95;4.武深聯絡線管理處,廣東 韶關 512000)
廣東省高速公路中,200多對已建或在建服務區停車區分布在粵東、粵西、粵北及中部珠三角片區,用地條件及建筑規模各不相同,其中有基礎型服務區,也有特色型服務區。服務區作為高速公路配套附屬設施,以提供出行服務為主,部分有條件的服務區可作為地方生活配套設施或地方經濟活動對外宣傳和銷售特色農產品的空間場所。結合新形勢下服務區發展思路,廣東高速公路將形成四類服務區,分別為以粵港澳為中心的干線服務區、省際出入門戶及出入廣州市的窗口型服務區、地方有優秀旅游資源和名優特產的特色型服務區、基礎條件較差按硬性指標建設提供專業服務的差異化服務區。為貫徹“一線一策、一區一品”的品牌策略,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務區,該文以武深(武漢—深圳)高速公路始興聯絡線服務區差異化地域特色為切入點,立足于服務人民群眾,結合節假日高速公路車流行進方向特有的潮汐狀態進行服務區模式構建。
武深高速公路始興聯絡線起于韶關市始興縣深渡水瑤族鄉坪田村,在深渡水樞紐互通連接武深高速公路,終點在關橋樞紐互通連接南韶(南昌—韶關)高速公路,路線全長29.55 km,是繞始興縣城而過、順接武深和南韶高速公路的聯絡線(見圖1)。

圖1 武深高速公路始興聯絡線路線示意圖
始興縣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熱量充足,雨量充沛,冷暖交替明顯,春季低溫陰雨,夏季高溫潮濕,秋季晝暖夜涼,冬季寒冷雨稀。年平均溫度19.6 ℃,月平均最高氣溫31.5 ℃、最低氣溫9 ℃。風向以東風居首,東北風次之,年平均風速1.6 m/s。
始興東服務區位于韶關市始興縣頓崗鎮斗塘村東側,樁號為K16+850,用地面積約80 000 m2。該服務區位于山地丘陵地區,西側為斗塘村,東側為山地,為集約用地和利于土石方平衡調配,同時結合潮汐式共享服務區的構想,形成在高速公路單側集聚型的服務區用地形式。
服務區設計按照潮汐式單側服務區的模式考慮,服務區功能打造時要能解決日常車輛少、資源需求量小和節假日車輛多、資源需求量大的難題,真正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利用。
在滿足高速公路服務區營運要求,為旅客提供溫馨服務,打造具有時代特色、生態靚麗的特色服務區的同時,為有效開展“服務區+”行動,加強綠色服務區建設,在保障基本服務功能的基礎上,探索服務區與旅游、物流、文化、新能源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推進“服務區+旅游+地方特色+…”、“服務區+扶貧”及“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智慧型服務區的應用。因地制宜設置地方特色產品專柜、文化產品展銷區等設施,推進品牌化、專業化、連鎖化經營管理,促進消費升級,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同時加強綠色服務區規劃研究,積極推廣應用各類節能、環保、循環利用技術,推進截污納管改造和生活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
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是交通運輸行業服務群眾的重要窗口,也是社會公眾駕乘車輛出行的重要休息場所,對于滿足駕乘人員生理和心理需求、預防疲勞駕駛、為車輛提供加油和維修服務、消除行車安全隱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服務區建設及管理目標中的基礎設施包括公共衛生間、公共場區、餐飲、便利店、加油站(加氣站、充電站)、車輛維修站、客房、綜合服務、基礎管理等。在功能劃分上分為三類:1)為車輛服務的設施,包括停車場、道路、加油站、充電樁、汽修廠、交通信息告示牌等。2)為旅客服務的設施,包括公共廁所、餐飲、購物、客房、商務中心(含電話、傳真、問詢等)、醫療救護、室內外體息場所及綠地設施等。3)附屬設施,包括辦公用房、辦公住宿用房、水泵房、變配電房、場區管線及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設施。
公共廁所設置管理用房、清潔用房、母嬰室、開水室、廣播室,根據相關規定確定公共廁所的規模和潔具數量,合理設置廁所平面布局及流線,合理設置無障礙衛生間、第三衛生間等設施,采用自然通風、采光的設計。裝修方面,如廁區采用防滑效果好的地面,男廁采用小便器、小便槽相結合的設計布置。洗手臺獨立空間設置,并采用排水效果良好的地面格柵。
項目用地為單側集約用地的服務區形式,打造共享服務、共享資源、共享客流的實體空間,可共享內容包括:
(1)疊加的公共衛生間。首層、二層建筑平面均設置公共衛生間,在人流高峰期可實時共享,并通過信息牌導流,突顯現代化干凈整潔的公共衛生間。
(2)服務樓餐飲、商店、特色商品專賣店等商業,可共享南行、北行2個方向的客源,以利于商業開發、提升商業品質,對業態的拓展形成良性循環。
(3)利用建筑內的院落空間營造戲臺及觀眾看臺,用于商品推廣展示、地方風俗及文化展示、扶貧項目農產品推廣,打造地方政府及經濟組織、服務區經營者、高速公路司乘人員三方面共享的展示區,實現“一方搭臺、多方共贏”。
(4)潮汐式停車位共享。針對節假日出現的高峰車流,通過服務區內設置足夠寬度的連接道路滿足高峰車流停靠,通過設置水馬或警戒布條等可以快速布置的物理隔離避免司乘人員混淆行車方向,也為共享加油站提供條件。
(5)2個加油站共享。加油站結合地塊和車行路線靈活布置,結合可以快速布置的警戒條或水馬形成有效的物理隔離,可在高峰期為小車提供多一處加油點,減少擁堵。
(6)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時代,充分利用服務樓后區的共享停車位建設充電樁,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國家和地方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體現,是交通運輸行業服務百姓的重要窗口。因地制宜、順應環境進行建造,通過打造特色服務區拓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功能,完善經營模式。
共享型服務樓的構想是利用服務區內構建的2個停車廣場臺地實現服務樓“雙首層”化,即南行方向的旅客從“高臺地側”直接進入服務樓二層,北行方向的旅客從“低臺地側”進入服務樓一樓,既能讓2個方向的旅客感受到服務樓的便捷性,又能充分整合商業資源。設計中充分利用建筑的中庭搭建“文化客廳”,既有舞臺,也有看臺,利用旅客休息的臺階式座凳巧妙地構建無障礙坡道,使一樓和二樓的共融、共通感更強。
服務區的建筑形體(見圖2)與周邊環境相互對應,結合具體使用要求和地形條件,綜合考慮建筑形態和需表達的文化內涵,把多種功能的建筑物組合成整體,形成典雅莊重、具有現代化高速公路文化象征的建筑作品。

圖2 共享型服務樓效果圖
服務區以當地傳統客家圍屋作為設計切入點,引入“文化客廳”理念,充分挖掘并呈現唐代詩人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情懷和呈列相關溯古構件、雕塑,以道為詩,將新舊融合、民俗文化、鄉村戲劇、山水田園、商業展示等元素注入其中,讓過往的旅客走進其中,領略傳統文化魅力,感受地道客家風情。同時服務區繼承傳統院落的社交功能,可吸引商家、經濟扶貧機構在這里舉辦各類活動,為他們提供相互交流的場所。
服務區各項設施(包括廁位、停車場、加油站、餐飲購物、員工宿舍)的需求及共享需求情況見表1。

表1 服務區服務內容共享需求情況
由表1可知:設置于服務樓內的公廁、餐飲、商店等服務項目為全時段對旅客進行共享服務。小車停車需求在節假日或其他特殊時期可通過簡單的管理手段,利用2個片區的空間聯系,靈活調配小車停車位的潮汐共享服務;特殊情況(如春節等車流行駛方向具有明顯的潮汐狀態的節假日)下可通過交通指引及有效管控,將小車的加油服務進行共享。
(1)公共衛生間的疊加共享。服務樓采用“雙首層”的設計理念,利用地形落差,設計成2層高服務樓,每層樓分別服務2個方向的旅客(見圖3),每個方向的司乘人員都各自快速進入本層“首層”建筑內使用各項服務設施。在人流量較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一層、二層的公共衛生間的服務功能可有效疊加,并利用智能化信息牌進行誘導指引,后勤工作人員也能及時響應,有效提供清潔管理服務。與傳統對稱型服務區(見圖4)比較,共享型服務區能針對司乘人員的需求,最大化利用公共廁所設施資源,后勤人員也能有效管控公共衛生的保潔質量。

圖3 2個方向客流共享公廁三角關系圖

圖4 傳統型公廁2個方向客流流線圖
(2)商業經營項目的資源共享。商業經營活動的首要需求是人流量和客源,南來北往的旅客及司機是服務區經營者的服務對象和銷售對象。設計中圍繞服務樓餐飲、商店、特色商品專賣店、免費開水間等商業內容規劃旅客行走動線,通過共享南行、北行2個方向的客源,更好地促進商業開發,促進商店經營者提升店面及商品的包裝形象,吸引大品牌的商業機構進駐或進行廣告宣傳活動,對業態的拓展形成良性循環。因為使用同一棟服務樓建筑,且建筑單體通過樓梯、電梯、大看臺等有效快捷的豎向交通,很容易將各個商業體整體化,并且能高效地共享資源、共享后勤物業服務,使用過程中也容易增加和調整經營內容,實現市場化的導向性商業。
(3)實現地方政府、高速公路管理、旅客三方共贏的共享。該項目所處的韶關市始興縣頓崗鎮為革命老區,清乾隆翰林林明倫、清國治拔貢張極和系該鎮人,古建筑有酒埕寨烽火臺、千家營瓦窯遺址等;始興縣也是多民族聚居地區,有漢、瑤、畬等多個民族,唐代詩人張九齡的故居亦位于始興縣。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由于戰亂和自然災害,中原人口幾次南遷,他們在始興落足生根,生活和勞作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艱苦奮斗、勤學苦干是當地人的精神,木牘書卷是他們的精神糧食。設計中,從建筑風格開始考慮和構建當地人以書為伴的高雅生活氣息的詩情畫意,通過建筑表現手法將“木牘書卷”、客家“文化客廳”融入建筑形體中,同時利用建筑內的院落空間(見圖5)營造戲臺及觀眾看臺,用于商品推廣展示、地方風俗及文化展示(見圖6)、扶貧項目農產品推廣,打造地方政府及經濟組織、服務區經營者、旅客三方面共享的展示區和推廣場所。項目所在地擁有豐富的地熱溫泉資源,距離項目較近的有田心溫泉、上營溫泉、羅壩鎮溫泉,適時地將資源引進服務區,以多樣的形式推廣和促進當地的旅游消費,將“服務區+扶貧”的理念落到實處。

圖5 院落式文化客廳

圖6 文化展示廊
(4)潮汐式停車位的共享。潮汐式停車位共享是設計重點。根據預測車流量及周邊高速公路網近幾年車流量和車型比例數據,服務區的節假日出行和返程車輛對潮汐式停車位需求量很大,不少已建成的服務區也會在節假日將場內建有兩側服務區的車行聯絡通道開發給小車通行,進而使用非高峰客流側的服務設施和停車場,但這種共享服務具有局限性和管理上時限性。針對以上問題,道路功能打造時首先考慮解決日常車輛少、資源需求小,而節假日期間小客車數量多、資源需求大的難題,以真正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利用。重點規劃設計內部場區道路,統籌場區內建筑分布及停車場分布(見圖7),達到內部道路清晰、安全、便于誘導及管控的目的。通過設計模擬比選交通組織動態流線,采用智能誘導指示標志,通過自動和人工的攔截隔離帶水馬在高峰時期將小車引導到預定的停車空間。潮汐式車位增加了泊位數量、優化了資源配置,體現了高速公路服務區精細化管理的智慧,也有助于提升節假日民眾的出行幸福感。

圖7 潮汐式停車位平面方位圖
(5)2個行車方向的加油站及充電樁的共享。1)加油站的共享。受交通流線、加油設備及安全等因素約束,加油站的共享方案存在一定局限,但仍然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油站的營業廳、工作人員、監控及智能設備均可以共享,利用躍式建筑的營業廳和具有現代智能化體系的站務管理系統,實現油儲、電氣系統、安全管理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潮汐車流量差異明顯的節假日,延續服務區既有的共享停車位及通道,完善視覺誘導指引標牌和水馬等物理隔離措施,實現加油站對小型車輛“加油共享”有序的管理通道。2)充電樁的共享??紤]直接利用服務區后場區的幾組停車位進行建設,通過簡易的管理手段和欄桿閘口實現2個方向車流的動態實時共享管理。
綜上,圍繞服務區“休息、休閑、飲食、加油、應急、暢通”有針對性地提出潮汐式飽和客流狀態下服務區共享內容解決方案,將服務功能與建筑藝術相結合,體現高速公路時代感和現代化水平,將建筑形體、交通標志標線及環境色彩進行豐富提升,充分挖掘當地的人文底蘊和地方特色,以營造高速公路快捷、舒適、環保、現代的氛圍。
服務區建筑、停車場、充電樁、加油站等基礎設施可通過共享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利用。共享型服務區在建筑面積規模上與兩側分設的服務區大體相同,不同之處是共享型服務區可在一定車流狀態下實現土地面積的放大化利用,同時對各項附屬設施(包括辦公用房、住宿用房、水泵房、變配電房、場區管線及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等)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共享。
在供、配電方面,因為共享的建筑形體按集約化模式進行規劃布局,各用電點集中化了,可以減少電纜長度及由電纜過長帶來的壓損問題,電纜直徑也不用因長度過大而需特別加粗。以往為了解決電纜的距離問題,往往需在服務區兩側分別建設2座配電用房。
在排水和污水處理方面,服務區的污水排放均考慮設置污水處理及中水處理。以往服務區兩側分別建設2座污水中水處理設備,在平時客流較少的情況下,因產生的污水量較少,為了中水處理設施能正常運作,往往需要較多地補充自來水。而在單側集聚型模式下,產生的污水量較多,可實現污水處理的集中化,提高中水處理效率。
共享型服務區在保持建筑控制規模的同時,實現了附屬設施的環保目標及建設經濟成本的節約。另外,在結合地形地貌進行土石方均衡調配方面,也較好地實現了相應的經濟性,有利于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資源整合。
武深高速公路始興聯絡線始興東服務區單側潮汐式共享型服務區的最大創新點在于“雙首層”的建筑形式,采用空間優化方式進行設計,并嘗試建立停車場場地及道路空間的共享方式,有效、全面地利用硬件設施拓展資源的最大化使用。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優化商業經濟價值,通過優化商業氛圍進而助力和促進服務品質提升。可供其他項目借鑒,促進特色服務區的建設發展,探索促進地方經濟協手合作發展的新途徑。
下一階段將結合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優化各項設施功能和開發有利于地方文化資源和商業推廣拓展的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