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淑英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和表達的能力。那么,怎樣才能讓中年級學生對習作感興趣呢?筆者認為,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習作教學提供了一種表現力豐富、交互性很強的支持,它的超時空性和直觀形象性,能為學生再現五彩繽紛的生活,提供豐富多彩的信息源,不僅可以輔助教師“教”,而且更能富有創意地輔助學生“學”。所以,在習作教學中,恰當運用多媒體助力習作教學大有空間可為。
一、巧用多媒體,激發習作興趣
多媒體技術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于一身,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喚起他們極大的學習熱情,激發強烈的求知欲,使習作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
(一)展示圖畫,激發寫作興趣
筆者經常根據習作的要求,用多媒體技術來制作一些豐富多彩的圖畫,使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如在指導學生三年級上冊的習作《這兒真美》時,播放了花園、果園、田野、小河的美景,優美的圖片喚起了學生的審美愉悅。原來不曾留意的美景,變成了學生需要的信息,從而引發了學生的情感反應。然后安排學生畫一幅優美的圖畫,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心理反應激發了學生習作的激情,為進一步寫好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篇篇優秀習作也就脫穎而出。有了源頭活水,就有了豐富的寫作材料資源。學生易于動筆,樂于動筆。
(二)借助視頻,提高寫作興趣
多媒體課件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具有獨特的優勢。它既能演示靜態圖像,又能展示一些動態過程。因此,教師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進行觀察,把觀察能力的培養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始終,教給學生觀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點。
如在指導三年級上冊習作《我家的小狗》時,先讓學生說說小狗的樣子,接著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看小狗活動時的畫面,最后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在紙上盡情寫作。情動而辭發,學生下筆時,語言富有情趣,還適當地運用了聯想、比喻、擬人等手法,輕松自如地寫下了小狗可愛活潑的一面。根據觀察小狗的方法,學生也自然知道了如何觀察其他動物了。觀察動物可以這樣指導,觀察其他事物同樣也可以用這種方法,這不僅使同學們對觀察內容記憶深刻,而且可以避免學生觀察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使學生逐漸掌握觀察事物的方法。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有序地去觀察自己生活中喜愛的事物,做好觀察記錄,為習作積累素材。
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引進,打破了傳統的沉悶教學,給教學輸入新鮮血液,使習作課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借助多媒體,培養觀察能力
(一)利用多媒體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中年級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觀察能力,但是對于身邊的事物還是缺乏實踐體驗和細致的觀察,在寫作時很難寫出事物的特點。因此,可以利用多媒體可操作性強的特點,把圖中的事物從小到大,由遠到近,由上到下,由整體到局部,一點一點地展示出來,讓學生反復觀察,從而為后續作文奠定基礎。
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習作《我的植物朋友》時,我通過動畫效果讓學生由遠及近地觀察桃花,并結合書上的記錄卡,讓學生分步驟觀察桃樹的莖、葉、花等各方面的特征,一些特別的地方,可以把它放大或定格,讓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如此,把寫作順序和觀察順序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在寫自己的植物朋友時,也會通過這樣的觀察,把作文寫具體。
(二)利用多媒體讓觀察和聯想結合起來
中年級學生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只有讓聯想與觀察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更好地感知事物,寫好作文。平時的教學中,一些優美的語段,一些課文的插圖,或者是一些美妙的音樂,都可以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賞析能力
賞析是習作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它的作用是指導、幫助學生分析、運用習作材料。
(一)師生之間共同評議
多媒體技術在師生共同評議環節中發揮了獨特的功效。通過多媒體可以將范文顯示在屏幕上,全班學生都能看到同一篇習作,能使每個學生都來積極參與。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修改,既可以對文章的具體詞句進行點評,也可以對整篇文章進行綜合評價。寫得較好的習作師生共賞,能從中得到啟發。寫得差一點的文章,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控、糾正。這些做法,可以調動每個學生的習作熱情,從而大面積地提高習作教學質量。
(二)學生之間共同評議
多媒體技術在學生自我批改環節中也可以發揮獨特的功效。在評議時,把學生寫的作文依次展現出來,隱去同學名字,看完一篇習作,讓學生互相討論,幫助修改。人人動手、動腦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經歷一個學習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總之,多媒體作為教學活動的一種輔助手段,給習作課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合理借助多媒體輔助作文教學,把圖像、聲音、文字等教學材料融合起來,能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陶冶情操,愉悅身心。